转发:司令读史(四十三)曾侯乙墓中的埃及

文摘   2024-10-04 00:10   江苏  

大辉注:

司令+小兵=司令小兵,
感谢小兵老师给我提供WORD版本,允许我转发。



司令读史(四十三)- 曾侯乙墓中的埃及

原发表于司令小兵的新浪博客   (2016-04-27 00:00:58)



湖北省博物馆出土文物展正在广西博物馆展出。





这样重量级的项目在广西是不多的, 司令小兵珍惜这难得机会一次次地去看展, 很多体会 . . . 作为主要记录中华历史中西来事物的"司令读史"专题, 又值我们刚从埃及回来,本辑着重讲讲看到的曾侯乙墓中的埃及@西亚成份
 

 


与楚国仅隔汉水的曾国~随国, 物件中楚风浓重楚韵坦荡。羽葆Suitang

 簋  -- 盛肉盛汤的大器




簋 -- 这是中国人饮食喜欢汤汤水水的源头么?




鼎  --炖肉大锅


新鲜惊艳,这鼎还有这两活节的铜扣手一对,古人不傻, 趁热滚火烫把鼎提进屋摆上桌, 那是必须的 !  (好像那时中国还没桌子) 


鼎形食器  配有匙子


很显然, 那时代是分餐制 .

专人专用






大辉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金盏漏匙 



唐朝开始中国逐渐有了和餐制的萌芽,但直至宋元明共桌分餐制依然是汉人主流 , 围桌和餐制从清朝开始彻底流行开来,直到完全消灭了中国传统的分餐制。

以上是炊具食器, 下面一列是盥洗之器






洗手洗脸也那么隆重, 那是何等的虔诚 , , , 司令突然似明白了孔子痛心疾首的"礼崩乐坏"之所指~ 整个社会的形式感仪式感没有了乱了,社会的虔诚心丧失了 !



铜盘  环蛇。

青铜匜,先秦人盥洗用具。



《左传》“奉匜沃盥”说的就是盥洗行为。“饭前便后要洗手”,并不是现代人提倡的卫生口号,古人早这么要求,称为“晨必盥”。






《淮南子·诠言训》称,“涤杯而食,洗爵而饮,浣而后馈,可以养老。”而在清洗餐具时,则须先把手洗干净,此即《礼记·少仪》所谓“凡洗必盥”。隋唐人孔颖达就此注疏:“洗,洗爵也;盥,洗手也。凡饮酒必洗爵,洗爵必宜先洗手也。”



(参照一下)  祷告前净手净心~ 虔诚 , 是文化延续千年再千年的前提。

 摄于以色列哭墙



建鼓铜座印象中这与曾侯乙编钟同为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植而贯之,谓之建鼓”。

从材质到铸造焊接工艺到艺术感, 水平之高为之叹服 !

 

形制似曾相识, 刻在埃及各神庙入口的神圣生命之树   . . .

大辉注:这是敏神。用绳子把上下埃及连系到一起。)


不要认为司令在牵强附会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中的确有太多的埃及- 两河文化的传承.  作为两座偶然完整存在至现代才被打开的墓葬, 图坦卡蒙墓与曾侯乙墓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 , 应倒过来说。


棺椁







图坦卡蒙五层外棺两层内棺 共七层 。









大辉拍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外棺, 请注意那小门, 图坦卡蒙外棺也开有的, 据信都是留给灵魂的出口。(网上图片)


曾侯乙内棺。(网上图片)


棺椁 -- 椁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司令一时查不到曾侯乙棺椁的层数,,, 按周代丧葬的礼仪规定,天子要用三椁四棺, 也是共七层。



《荀子·礼论篇》曰:“天子棺椁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庄子·杂篇·天下》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天子棺椁七重”应为天子“三椁四棺”,“诸侯五重”应为“二椁三棺”,“大夫三重”应指“一椁二棺”,“士再重”则为“一椁一棺”。


 

棺椁纹饰 



曾侯乙墓外棺。(网上图片)


曾侯乙墓内棺。(网上图片)



曾侯乙内棺。(网上图片)








曾侯乙编钟。(网上图片)


很显然,十字纹- 棱形旋纹- 卷(纽)旋纹是主要纹饰 ,这都是多见于西亚和古埃及文化的纹饰,我国距今5000年仰韶文化晚期与西亚同源的彩陶已有出现。

 


外棺椁图案


十”字也是非常古老的一种符号,来源于公元前5500年前西亚苏美尔文明的哈拉夫文化,十字和十字的各种变形(各种卍字符等)很早时候就开始了全球扩散。

      

安卡(ANKA)是古埃及的神秘符号之一,古埃及的生命护身符,又叫“埃及T形十字架”,或“生命之钥”,

古埃及浮雕中太阳轮,代表养育生命的三要素:阳光、空气和水



我们这次中东行, 这些纹饰见得太多, 以传承埃及和两河文化的犹太教- 基督教诞生地以色列为样本, 粗略看看都可大致看到远古文化的脉络。



以色列伯利恒 , 世界第一座基督教堂~圣诞教堂4世纪的马赛克地板 。

以色列伯利恒 , 世界第一座基督教堂~圣诞教堂木雕窗上古老十字架。

  以色列伯利恒 , 世界第一座基督教堂~圣诞教堂水涵盖。



首饰


曾侯乙墓出土的玛瑙串珠,古埃及和西亚贵族最常见的饰品 。 



 

曾侯乙墓出土了173颗蜻蜓眼古玻璃珠,这是最典型的古埃及饰品, 可惜这次没有随展。(网上图片)

 

2014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密切合作,采用高性能便携式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蜻蜓眼玻璃珠成功进行了原位无损检测。研究确定了这些精美的玻璃珠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体系,采用锑基、锡基化合物作为着色剂、乳浊剂,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与兴盛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铅钡玻璃不同。结合器型、纹饰的分析结果,研究认为,此次检测的蜻蜓眼玻璃珠的制作技术应该是多元化的,且可能来自于古埃及或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彼此之间有相互交流的不同制作中心。



曾侯乙墓蜻蜓眼古玻璃珠 (网上图片) 

战国语汇”随珠和璧“珠即蜻蜓眼。 




铜盥缶盖子上旋纹装饰, 源于两河文化, 道家双鱼图的前身。

关司令小兵新浪博客博文:  《太极图非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


马车


  

展出了大量的马车车俱 , , , 马车更是与西域文明东传有直接关联的物件, 商周史最能做为标样的东东(如近年二里头发现车辙印...), 从甘青到山东最南到长江北大量存在马车殉葬(车马坑), 但至今没有看过国内有可靠的研究著作~ 显然是避而不谈。 



 
 幅条轮战车与4000-3500年前的雅利安人世界性大扩散紧密关联.  西方的历史研究结论, 人类东方文明的开启由之而来。


关司令小兵新浪博客博文:  幅条轮车滚滚西来》


 

 
 这可不是话筒 , 这是马车铃铛, 内有子核, 抖动则声响。


车軎


 

车軎 车辖 



“軎”、“辖”位于两个轮的外侧,用于固定车轮,将軎套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轮子绕轴转动。辖是穿过軎与车轴的一个销子,将轴与軎销为一体,辖上有一长方孔,穿入皮条又防止了辖的脱落,若辖脱则軎脱,軎脱则轮脱。今天的“直辖市”、“管辖权”、“辖制”等词汇都表达了管束的原意。


 

司令告诉儿子, 这束绳车具就是"节约"  (相当于现在的布线导管) 。



 

各种兵器, 剑和箭镞等等, 都可在埃及博物馆图坦卡蒙馆中找到相似的前身 。
 

 


唯这精美的玉雕, 是很独特的文化, 玩小石的东方原住民一脉相承的打心之作 !


~~~~~~~~~~~~~~~~~~~~~~~~~~~~~~~~~~~~

《司令读史》一项项考究列数几千年中国“西来”之物,不是长别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读史明志做个明白人,终有一日,吾等兼与大哥大姐小弟小妹Ladies and Gentlemen,皆能 “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引自《孟子》)。


`````` 司令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

JinLinE金陵大辉的新埃及学研究
中国人的新埃及学研究,南京大辉的探索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