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温尼科特初级理论听课有感9

文摘   2024-07-08 01:17   山东  

第九次课程,明明是讲创伤和无法想象性极端痛苦,却全程体会到一种秩序感。

或者是由于对创伤的归类和安放,创伤的来源、性质以及相应的分类,有一条非常清楚的线,在每个时期对应的环境失败时,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和相对应的防御,以及真实的内心体验。有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理解和扩容,对于这种扩容是欣喜的。或许这个欣喜冲淡了那些对细节“无法想象性极端痛苦”的理解不能。于是是带着这种“进一寸有一寸欢喜”的心情开启病因学的分类。


温尼科特科特范式的创伤与其他心理学描述的创伤有很大的不同,他把创伤和家庭环境功能联系在一起思考和理解。是个体对养育环境失败的反应导致的,而非家庭环境以外的其他各种事件。


于是就对应生命发展阶段的需求能否被满足,以及生命各个阶段的照顾质量。比如是绝对依赖期环境可靠性的断裂,还是相对依赖期去适应功能的失败,还是担忧阶段信念的断裂。每一阶段又会细分出创伤的等级,比如原初创伤的本质就是无法想象的极端痛苦。源自生命原初自体存在的断裂而导致精神性死亡的状态。


一边是环境断裂引发自体的崩塌,一边是解释什么样的方式造成这样的创伤,还有相应的正常需求是什么,自然而然也就有对应的怎么照顾。或者那个秩序性和通透感也来于这里。

环境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对婴儿造成创伤:婴儿反复地被其无法预期的事情所惊吓,并以一种对环境失败的自动化反应的形式经受着个人存在连续性的中断。

有了创伤性的方式,就对应一种可靠性的照顾和一种一致性的需求,而需求只是简单的可及,以及对环境(妈妈)的可用。只要日复一日的做到,那个单调的重复就有了意义,成为孩子自体建构的安全保障,而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出乎意料。所谓科学育儿和指导的另一面—“科学喂养之毒。” 过度的相信和盲从科学,忽略妈妈天然的直觉,也是一种对科学的迷信。

讨论时同学们提到学了温尼科特理论以后,会自动对标自己的过往养育过程,因为会有很多的缺失和遗憾。而这一点我想到那个发展悖论。
在相对依赖期,由于婴儿的自我功能(包括心智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个完整的原初自体功能单元体(unit)基本构建起来了,婴儿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力量,尽管依然还是很弱小。
因此,在这个阶段,创伤也开始表现出来其正常发展的一个面向(必要的丧失),这也是一个悖论。

创伤是病理性的还是适应性的,取决于创伤形成和影响的程度,创伤的正常面向即妈妈总是在一种适应的框架之内“创伤”婴儿,这样反而是促进了婴儿的成长,从绝对依赖期到相对依赖。这样的“创伤”并不具有病理性质。因为妈妈时刻感知到婴儿发展出心智的能力。去适应反而是一种需求。所以在该经历挫折的时候,去经历和体验反而是一种适应性。这就是常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吧。


或者了解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还有个“宽慰”的作用,基于对理论的理解,会支撑起一种养育的确定感,这个确定感会抵挡那些科学和建议的毒害,或者社会层面的要求。在内心有一种坚定。那是妈妈的直觉和理论支撑的坚定勇气。

如果母亲能够提供一种足够好的适应能力来满足婴儿的需求,那么婴儿对侵入的反应就不会过多的打扰到自己生命线的正常发展。所以真正起作用的是对侵入的反应,而不是侵入本身。母性养育失败,导致婴儿出现了对侵入的反应时,这些反应打断了婴儿的持续性存在。

还有讨论时同学提出的一个非常好的引发思考的问题:对反应性的愤怒和反应性的憎恨的理解?为什么是反应性的?


初老师的提醒,在绝对依赖期什么特点?婴儿和妈妈处于二合一的母婴一体状态。顺着这个思路,在绝对依赖期,婴儿的需求是需要妈妈的辅助性自我来完成的,婴儿表达需求就是哭或者嗷嗷的哭,表达愤怒也是,当哭的信号没有被识别,哭的等级就会升级。


如果环境识别了,婴儿的自发性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正是因为没有被识别,也就没有被满足。于是这种妈妈的失败,也就是依赖失败,导致一种创伤也就是原初创伤,导致婴儿不得不面对无法想象的极端痛苦,也就形成一种模式—反应性的恨,也就是精神病性的防御,也就区别开适当的愤怒和憎恨。


所以当任何一个咨询中的问题提出来,回到对应的理论发展阶段,问题一下通透的被理解时,一种稳定感油然而生,这种在稳妥中对问题的轻松应对,也是一种秩序感的来源。




童蒙止观
平静的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