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研讨之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城市文明”专家发言摘编

文摘   2024-11-20 09:01   陕西  

文章来源于

《解放日报》







日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宣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承办。研讨会设置主旨研讨和七个平行研讨。平行研讨之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城市文明”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协办,今摘登该平行研讨部分专家发言。



让文旅成为城市金色名片

张 旗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文旅行业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一头担着人民物质富裕,一头连着人民精神富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进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第一,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位精神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打造满足文化需求、增强精神力量的文化作品和旅游产品。

新时代,文旅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上海原创、上海供给,在丰富精神世界、提供文化滋养、加强价值引领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打造上海原创文艺精品。近年来,我们把繁荣文艺创作作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抓手。3年来,近20部上海出品的文艺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飞天奖”“星光奖”等国家级大奖。面向未来,要从时代之变、城市之进、人民之呼中汲取鲜活题材,优化文艺创作资源配置,多出文艺精品,多育创作人才。

策划办好上海文博美展。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链接全球的枢纽。近年来,我们发挥自身优势,推出一大批现象级文博美术展览,帮助市民、游客了解悠久的中华文化、领略多彩世界文明。面向未来,要持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办好高品质、世界级的文博美展,让“看大展”成为市民的文化选项、上海的亮丽名片。

推出上海特色旅游产品。优质的旅游产品,无一不包含深厚的历史韵味、文化内涵和生活体验。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从上海厚重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时尚文化中汲取养分,深耕上海文旅“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特色,推出红色初心游、文博艺术游、街区建筑游、非遗古镇游、江南水乡游、科普工业游、时尚夜间游、江河亲水游等广受欢迎的旅游产品。面向未来,要深挖文化内涵、整合都市资源,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并依托旅游这一生动载体,让文化走入千万家、传播海内外。

第二,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新时代文化服务和城市美育体系。

城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家园。要让城市成为品质生活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使在上海者引以为豪、来上海者为之倾心、未到过上海者充满向往。

构建最便利的服务网络。公共文化设施,与市民最贴近,市民最需要、最关注。近年来,我们建成开放上博东馆、上图东馆、刘海粟美术馆、少儿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地标,全市每10万人拥有1座文博美术场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布局258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289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分中心、超过6600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形成较为完备的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挖掘城市空间资源,建成近3500个、约85万平方米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252个“家门口的好去处”,织密家门口的公共服务网络。着眼未来,要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突出中心城区服务网络改造升级和郊区新城扩容增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衡优质、更加便利可及。

办好最需要的为民项目。近年来,我们把“城市美育”作为为民服务主题,深入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连续3年推出“市民艺术夜校”“社会大美育课堂”“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民艺术夜校从16个教学点位、80余门课程起步,4年来教学点位增长25倍,达到400个,教学课程翻了近4番,达到1037门。着眼未来,要找准时代发展变化、人民群众需求的切入点,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供更多有思想内涵、审美品位、情感温度的服务项目,确保人人共享、各美其美。

传承最上海的城市文脉。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城市历史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结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推动“建筑可阅读”从扫码阅读的1.0版迭代为数字转型的3.0版,推动杨浦滨江从工业遗迹集聚的“工业锈带”转型为文物保护利用创新示范的“城市秀带”,推出武康大楼、上生新所、蟠龙天地等一批既饱含历史韵味、又集聚现代生态的融合新地标。着眼未来,要持续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亲近市民、让市民走进历史。

第三,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新期待,努力打造创新活力迸发、带动作用明显的支柱性产业和重要增长极。

新形势下,文旅业在服务民生的同时,其经济属性、产业属性更加凸显,在人民增收、共同富裕中体现更大价值。

一是吸纳就业。文旅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创新活力强、发展空间大。上海既有携程、春秋、锦江、华住、B站、小红书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头部企业,也有大量从事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文娱经纪、旅行服务等业务的中小微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下一步,将进一步扶持文旅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文旅头部企业,发展壮大中小微企业,孵化培育文旅新型业态,使文旅业成为城市就业的“蓄水池”、民生保障的“顶梁柱”。

二是促进消费。文旅业历来是流量型城市入口、服务型经济引擎,在引流量、促消费、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去年以来,文旅业在全市经济复苏中一直走在前列,演艺市场、网络视听产业不断创出新高。今年前3个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接待入境游客、在沪过夜外国游客双双实现翻倍增长;十一假日,全市旅游总收入位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人均旅游消费金额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体现了文旅消费的旺盛活力。下一步,将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拉长消费链条,提升消费热度,更好服务全市促消费、稳增长工作大局。

三是改善治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先天具有促进社会治理的文化基因。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同时,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文明素养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主客和谐包容等,也会在无形之中改善城市治理环境。下一步,将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因文旅更了解、更和谐,让文旅成为城市的金色名片。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把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升到城市文明高度

黄凯锋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征程上,要充分认识到上海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炼和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挖掘滋养上海的文化源泉。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上海城市精神的提炼、城市形象的塑造,尤其是与时俱进地发掘城市精神的内涵。2007年,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习近平同志在之前概括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基础上,特意增加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八个字,十六字上海城市精神正式确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强调“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上海城市品格同城市精神一脉相承,深深烙印在上海一路前行的奋进轨迹中。

第二,谋划和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助力上海的文化力量。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高度,提出上海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文化大都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和交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艺发展方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等作出精心谋划,指导相关工作推进落实。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勉励上海“坚定文化自信,守好文化阵地”“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要求上海“增强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树牢引领上海的文化旗帜。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文明委全体会议、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引领意义,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要在传播中让群众知晓,在教育中让群众领会,在参与中让群众体悟”,在“知”与“行”的有机统一中把社会主义的价值共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进一步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上海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上海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努力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四,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展示上海的文化标识。

习近平同志重视城市文化标识的重要价值,以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对彰显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的关键作用,要求上海“坚定文化自信”“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尤其要“把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好,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要求上海“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加大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和建设”,尤其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为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多作贡献。

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从规律认识到实践要求、从整体谋划到具体实施,为上海用好自身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好展示城市的神韵、魅力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五,提出和阐释人民城市理念,让城市工作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指出一切城市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把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升到城市文明的高度,是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上海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持续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提供了实践指引。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人民文艺在新时代共创共享

聂 伟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教授

塑造紧贴城市品格、城市精神的文化IP,是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课题,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梳理近年来国内城市形象的“出圈”经验,从“进淄赶烤”、榕江“村超”到“尔滨现象”,以及今年电视剧《繁花》通过“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赋能上海文旅,可谓都找准了符合自身气质与文化调性的“流量密码”。

首先是红色文艺表达式。

红色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鲜明底色。近年来,上海加速推进红色经典“再开发”工作。“上海出品”与经典握手,充分发挥经典作品的源头活水价值,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通过跨时代“同理共情”,实现对主流受众群体的精神引领。

典型案例如“电波”IP。作为新中国电影谍战片的教科书,王苹执导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从一开始就具有经典重读与再经典化的品与相,60多年来不断实现话剧、电视剧、歌剧、舞剧领域的跨门类改编。2018年,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主题文艺攻关课题,成功实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高度融合,首演至今演出逾670场,各地巡演一票难求。2024年,同名舞剧电影发兴于前作,面向青年受众展开影像技术赋能和语汇创新,产生了情感共鸣与回响。

今年7月,一批在沪游学的美国大学生到美琪大戏院集体观摩《电波》。两天后,我应邀到他们的课堂分享“电波”IP从电影到舞剧,再到电影的故事,大家讨论很热烈。我问他们,《电波》最令他们感动的是什么?一名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奋不顾身。那一刻,我觉得,这四个字就是“电波”IP源源传扬的“能量核”。对于中国式信仰与中国式忠诚的正向印象,相信会留在这批美国学子的脑海中。就像蒲公英的种子,由他们“带出去”“带回去”。

其次是海派文艺表达式。

在上海,城市漫步已成为一些人热衷的社交方式,也是沉浸体验都市文化的重要路径。将影视剧取景地连缀形成城市漫步路线图,借助作品的标注和阐释功能,加深大众对城市的认知程度,推动文旅融合与青年社交。

电视剧《繁花》以影像考古方式深入城市历史的时代现场,将“1993年的黄河路,755米长的一条街,开了100多家饭店”的往昔盛况再现于荧幕,严谨复现了和平饭店、外滩27号和西康路101号的部分建筑空间,与“宝总泡饭”“排骨年糕”等充满本地烟火气息的生活场景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建筑“活”了,让城市“火”了。

有学者评价:“《繁花》中最引人注目的因素之一,还有它浓浓的上海‘本帮味道’,以至于许多并不熟悉上海话的观众都愿意观看‘沪语字幕’版,从而体验到更多的上海腔调。”以此为基石,多条主题“City Walk”索引图示风靡网络,典型路线如外滩—进贤路—南京路—五原路—武康路,进一步拓展“走读”城市的文化实践场景。

再次是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表达式。

“一座面向未来的城市”,底气就在于对文化传统的坚守以及由此生长的文化自信。近年来,电游电竞和网文领域的“上海出品”海外传播表现极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游戏《原神》和电视剧《三体》充满未来色彩,其内在实践逻辑依然紧密对接、嵌合传统文化与东方智慧。一般情况下,电子游戏的市场宣发时间节点和故事文本的时间线描述,大多按照西历纪元展开,但《原神》的宣发往往配合中国的端午、七夕、中秋、春节等节日展开。《三体》故事里的纪年方式,同样使用了中国式的东方日历。从中国时间到中国情节、中国情境,经由叙事逻辑和计时方式调整,指向解决任务的中国议题设置,以全新的故事宇宙实现了未来与传统的连接。

新兴业态推动“文化出海”的实践案例说明,上海城市IP传播不追求“奔流不复归”式的内容投放,而是通过国际传播,建立拉动资本、市场、消费回流的“潮汐引力”。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既是文化出海的起锚地,更是国际资源的“入海口”。精准定位城市IP,强化全球文化资源配置能力,是人民文艺在新时代共创共享的工笔实景画、精彩施工图。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协调文化与经济关系

徐 剑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

人文经济学强调从更深层次把握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共生共荣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文化的支点和撬动作用,将人文要素转化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推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盼。人文经济学内在的人民性、协调性、实践性等原理已经成为新时代激发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基本遵循,也是面向未来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理论武器。

构筑人民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升,人民城市建设必须遵循人文经济的发展规律,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城市人文经济的活力,蕴藏在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之中。以上海打造的“博物馆奇妙夜”等夜间文化活动为例,通过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时间广度和内容深度,以“夜”为媒,满足了不少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赋能美好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夜间经济活力,创造出独特的人文经济价值。

类似案例表明,通过打造有创新性、有品质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来活跃市场,创造城市财富的“新经济”,可以有效激发城市文化消费活力,使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厚滋养。

阐明人民城市参与式治理的基本模式——

从广义上讲,人文经济是尊重人的精神财富、以保障人民群众精神福祉为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摆脱了资本主义利润主导和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强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协调平衡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人民城市的建设既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功能,也强调市民的精神文化创造对于城市的反哺作用。人民城市的建设路径,体现了人人参与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的人民智慧、人民力量。

指引打造人人出彩的城市舞台——

人文经济学强调通过文化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突出的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的互哺关系。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广泛的文化创意与创新智慧融入城市文化产业建设,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创造自身财富价值与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苏州和杭州为例,它们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均注重发挥文化创意的力量。通过文创、科技等要素的融合实践驱动新兴产业发展,并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有机融入产业革新,达到“以文兴业”“以业促文”的效果。

实践表明,城市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可以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更为主动、强大的力量源泉。下一步,应进一步聚焦城市人文特色,实现城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贴近普通百姓、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IP在网络和现实空间持续走红;进一步推动“人人传播”,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力量,塑造鲜活可感的城市人文形象,打造人文资源丰富、经济活力迸发的城市舞台。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商旅文体展”形成协同效应

张伊娜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商务部消费大数据实验室主任

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商业和展览业正在形成一种具有协同效应的经济生态系统。在这个“商旅文体展”的联动系统中,各个产业的核心要素相互渗透,如文化元素为旅游赋予内涵、体育赛事为商业带来流量、展览活动为文旅创造话题等。这种联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宏观层面看,能够打破产业壁垒,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GDP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从微观层面讲,其涉及的产业链广泛,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球商旅文体展联动趋势和启示——

从全球范围看,商旅文体展联动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例如,法国戛纳电影节不仅是一场电影盛会,也是商旅文体展联动的典范。电影节期间,全球的电影明星、制片人、媒体等汇聚戛纳,酒店、餐厅爆满,旅游收入大幅增加。与电影相关的商业活动,如版权交易、周边产品销售等,也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通过跨产业融合实现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如学习戛纳电影节对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商业开发模式,挖掘本土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另一方面,如何在众多国际活动中脱颖而出,如何在联动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可持续性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商旅文体展联动的路径和策略——

一方面,政府政策与市场建设共同发力。政府政策在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中扮演关键角色。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减轻相关企业的负担,鼓励更多资本支持联动;产业扶持政策能够引导资源向新型文化业态倾斜,促进其发展壮大。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如交通、通信等,为商旅文体展联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可以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市场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对文化品质和体验要求的提高,市场对新型文化业态的接受度也在增加。此外,市场的竞争机制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经营效率,推动新型文化业态向更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与创新技术共同驱动。创新商业模式是商旅文体展联动的核心驱动力。“众包模式”的出现,让更多的创意人才参与内容创作,有助于丰富文化产品的种类和质量。

就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是关键。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分析游客的行为数据,旅游企业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在展览行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展品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展览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商旅文体展联动的挑战和机遇——

从经济角度看,资金投入是一个关键问题。以举办大型赛事活动为例,场地建设、赛事组织、文化产品开发等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回报周期可能较长,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国内各个城市也在竞相进入这个赛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众多类似的活动、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是组织者需要思考的难题。

在文化融合方面,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也需巧妙设计和平衡,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生硬嫁接。要确保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损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机遇同样巨大。新型文化业态在不同城市落地,与当地的旅游、商业和展览资源更加紧密地结合,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有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同时,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潮流,激发人们对于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往期推荐

《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

期刊动态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学术争鸣】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及其世界意义

编辑 | 嘉言宣轶

审核 | 风清扬

社科学人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