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暮春之交,迎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时年八节”之清明节。在国家和社会的倡导下,缅怀先人、祭祀扫墓、赏春郊游的清明节传统得到弘扬。清明节当天,我们全家早早地来到位于合肥大蜀山西部的文化陵园,在父母的墓前敬献鲜花,思念远行的父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祭扫结束后,家人一起商讨决定,利用节日余下的时间到皖西名镇桐城踏青、赏春,同时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活动。
经过近两个小时车程,我们驶下合安高速,很快进入古镇桐城市。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区和繁荣的商铺,岁月沉淀的古韵和古镇变迁的新风相融。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几次出差路过桐城,但都没能停留。此次置身古镇,与桐城相关的桐城学派、桐城文化,以及六尺巷美好的故事在我脑海中不断地涌动。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环路的宰相府边,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据当地老百姓告知,游客以外地来的居多。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六尺巷虽短,但巷中发生故事的寓意绵长。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在桐城老家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纠纷不好处理,张家人写信把这件事告诉张英,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阅过来信,立即回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首小小的打油诗,反映了当朝宰相的胸襟和格局,也化解了两家的矛盾。张家人见信后把围墙拆让三尺,谦让的行为受到邻里称赞,也感动了邻居吴家,于是吴家人也把围墙向后退了三尺。两家之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
在桐城逗留的时间不长,但收获不小。结合今天的生话,家人和我对巷中的故事有了新的诠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教育。高尚的品德是民族立世之根,是我们每个人立身之本。古人身上体现的包容大度、正直公道、谦让有礼、平等待人的美德,让人感佩。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爱国、奋斗、奉献、仁义、忠孝、谦让、包容”的美德,是宝贵的财富、文明的纽带,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今天,有的人当了领导、或身居要职,手中有了权,本应为人民、为事业好好作为一番,但他们胸无大志、眼光短浅,能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侵犯国家、人民和集体的利益。这种现象在社会大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行为,与“六尺巷”故事中提倡的美德形成鲜明的对照,与我们倡导的正能量也格格不入。今天,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程中,爱国的情怀、奉献的精神、包容的胸襟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高尚的品德,尤为值得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