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令·第二弹!】STS海外青年学人论坛2023详细日程

文摘   教育   2023-12-26 10:20   安徽  

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报告人报名现已正式结束!

但我们的评议人听众还可以继续报名到12月29日中午12:00!!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论坛将设立合作评议机制:即特别面向中国在读研究生开放初级评议人(junior reviewers)邀请。我们期望初级评议人为论坛的评议过程带来新的声音,也希望通过和资深评议人(senior reviewers,要求在国际同行评议期刊担任过评审人角色)共同评议,为共同提高评议素养尽一份力。

  • 初级评议人:2-4人,只需要在每个部分中选取1个报告给出评论(comments)或提出问题(questions);

  • 资深评议人:1-2人/部分,需要对该部分中的所有报告给出评议。建议评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研究:1)是否促进了所在(或相关)领域知识的新发展;2)是否做出了独特的经验贡献;3)是否结构完整、逻辑通顺、论证合理。


(评议人、观众报名二维码)

STS海外青年学人论坛(2023)

12月30日12:00-17:30

腾讯会议号将于12月29日晚通过邮箱发送,请注意查收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0 专委会代表简短致辞

第一部分 重思技术

12:00-14:00(报告20分钟/人,集中讨论40分钟)


1-1 批判性的技术转移研究:STS,后殖民研究和中国科技史的视角

肖中显(佐治亚理工学院)

技术转移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但早期的技术转移研究囿于制度决定论,忽视地方能动性。1980年代以来,以STS和后殖民为代表的许多理论取向为技术转移研究在技术内涵、行动者和权力关系 三方面解决制度决定论和地方能动性的问题奠定了基础。这些理论取向也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技术转移研 究的多个领域,包括大型技术系统,具有本土历史传统的混生技术,及日常技术的转移等。通过鼓励跨 学科沟通,拓宽技术转移的考察范围,重视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国内的科技史与科技社会研究将 进一步拓展深化。


1-2 通过基础设施实验实现中国标准国际化:在以色列建设抽水蓄能水电项目

陈茁(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这项民族志研究考察了中国工程标准在以色列跨国抽水蓄能水电项目中的实施情况。通过民族志方法,该研究调查了中国标准在当地工程实践中是如何被协商、接受或拒绝的,以及中国工程师如何体验其知识在国际上的应用。我们发现,尽管在组织机构层面,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标准的采用落后于以原理为基础的西方知识;但在个人层面,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开始缩小。我们还展示了中国工程师的个人生活如何受到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标准实践。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基础设施实验过程,而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口号。这项研究将工程标准的讨论拓展到能源转型,并突显了知识和实践如何从基础设施边缘向中心流动(或者未能流动),从而可能重塑全球能源建设范式。


1-3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下的中国乡村 “光伏景观” :基于广东省“光伏+”电站案例分析

盖怡君(香港大学)

自2015年起,凭借国家发布的大量补贴政策,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安装及发电国。即使补贴于2021年取消,光伏在中国进入平价上网阶段,中国的光伏装机量仍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中东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光伏景观”。本文指出,光伏电站在中国乡村的建设,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 system)的构建过程,其发展和影响需从光伏电站所嵌入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背景中探索。本研究以广东省的部分“光伏+”电站为例,即与农业、渔业和林业活动相结合的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探讨了该类电站如何成为乡村地区的新景观,以及该类电站如何影响其所处的社会及环境。研究通过在“光伏+”电站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描绘出基于国家逻辑、官僚逻辑、乡村逻辑,不同行动者——中央政府、地方官员及企业和农村居民——在该系统构建中的互动和协商过程。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在乡村“光伏景观”的形成中占主导性作用,但该过程依赖企业与地方政府、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光伏+”电站的建设影响和构建着被冠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的中国乡土社会,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带来深远影响,并在农业与电力互惠的愿景下,使得土地、阳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被争夺之物,揭示了光伏技术被用于平衡生态与发展时引发的新矛盾。


1-4 人工智能社会学的问题框架:以围棋人工智能为例

贺久恒(康奈尔大学)

随着技术的迅速进步,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开始取代人类专家成为重要的决策参与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非人参与者)如何影响某一特定职业社群成为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主题。本研究将提出一种社会学的问题框架,来构建一系列研究人工智能对特定社群影响的通用研究问题。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应用的“生命史”(life history),AI在职业实践中的管辖权问题,以及AI的专长研究。本研究将以围棋人工智能为案例,讨论以上的研究问题框架在经验案例中的应用,探讨人工智能对围棋社群造成的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 跨越边界

14:00-16:00(报告20分钟/人,集中讨论40分钟)


2-1 从“五”字形到五角星:中医五行结构在20世纪的转变

高珊珊(香港城市大学)

本文研究五角星五行在20世纪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在帝制中国,中央加四方的“五”字形五行是其宇宙观、文化社会生活及朝贡体系的理论基础。然而,在现代科学传入后,五行理论的适用范围缩窄至中医领域。1941年,日本针灸师本间祥白发明五角星形五俞穴图。1954–55年,德国医生许米特将本间祥白五角星图从日本传到香港和欧洲。1956年,上海针灸师陆瘦燕使用本间祥白五角星图进行“西医学习中医”教学。1957年,“西医学习中医”学员黄志立首次使用五角星表示五行结构。1958年,五角星五行图被加入第一部国家级中医教科书《中医学概论》中,并被此后历版国家统编、规划中医教科书延用。文革中,五角星五行由于其循环结构受到批判,从中医教科书中删去。1980年代,由于海外针灸热的兴起,在欧美针灸学界已被普遍接受的五角星五行图被重新加入中医教科书中延用至今。本研究对中医五行结构变迁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医学的现代化转变,亦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科学与政治的互动影响。


2-2 不均衡的知识景观——科学的历史地理学

杨鑫(格拉斯哥大学)

科学的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cience),作为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自觉发展阶段后,有力的推动了科学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这一被称之为科学史领域近四十年最重要的变化不只是简单的涉及空间术语,或“转向本地性解释”。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它可以被描述为在历史和当代语境的科学研究中,地方和空间作为解释范畴的重要性的转变。空间已经成为理解科学知识的核心组织原则。回顾科学的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理论探索阶段,科学史中的建构主义、相对主义、历史主义和自然主义是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哲学和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科学知识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研究框架。2010年至今是实证研究阶段,大量的实证研究丰富了知识的“流通”概念并使之重构了以往的研究框架,一方面知识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界限被模糊,流通的过程也被视为是知识生产的场所;另一方面更加强调知识的诠释性、媒介性、实践性和物质性,科学知识的不同空间尺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动态地审视科学及知识,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呈现的是一幅不均衡的知识景观。


2-3 STS与动物研究(animal studies)

李轶璇(曼彻斯特大学)

本次汇报题目源自我正在做的博士课题“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的历史和STS研究”中的综述部分,从现代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动物出发,对动物在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进行STS讨论。汇报主要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将展示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搜集到的国外学者所做的关于动物研究(Animal Studies)的理论论证和实证探析,比如人与动物的关系(human and animal relationship)、多物种研究(multi-species)、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等。在第二部分中,我将通过列举一些在刚过去的4S大会中我注意到有关动物研究和多物种研究案例,对现当代STS框架中的动物实证研究进行介绍。


2-4 分析与解决医疗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中的组织紧张关系

李曾(爱丁堡大学)

本研究采用了Biography of Artefacts and Practices (BOAP)方法论,这一方法专注于探索人工制品和实践的生命周期,从它们的创造、采用到演变过程,旨在深入理解它们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在此框架下,本研究关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在采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时遇到的挑战,包括复杂矛盾和紧张关系。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些紧张关系的起源、如何随着时间演变,以及医疗机构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所采取的策略。通过三个案例研究,本文将探讨AI技术在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医疗机构如何响应这些技术带来的变化。为了深入理解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了深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来收集定性数据,涵盖了医疗专业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的经验和观点。通过综合分析,本研究不仅将揭示在采用AI技术过程中出现的组织和个人层面的紧张关系,还将探讨这些紧张关系如何在不同的医疗实践和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通过运用BOAP方法论,本研究旨在提供一个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和解释AI技术采用的复杂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见解和参考。


第三部分 海外生活

16:00-17:30(报告15分钟/人,集中讨论30分钟)

3-1 媒介研究系里的STS传统: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型硕士就读体验分享

纪小璐(阿姆斯特丹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介研究系综合了文化研究、批判理论、STS等诸多人文传统,形成了电影研究、电视和跨媒体研究、新媒体和数字文化、档案学和信息学等分支方向。在物质性传统的影响下,新媒体和数字文化分支领域尤其表现出鲜明的STS取向,在数字方法、互联网文化和平台研究方面多有建树,也体现出科学知识生产的文化逻辑。本报告主要以报告人的就读经验出发,介绍该系研究型硕士项目的授课设置、研究方向、培养体系,以及相关的收获和反思。


3-2 研究室生活

王旌伊(东京大学)

人文知识是如何生产的?我以个人就读于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专攻的三个月研究生经历为基础,将其总结为交流学习、经典导读、精读研讨、阶段发表和文献参考五个环节。通过该闭环流程可了解到,校园内的文科学术研究,是如何在本硕博师一体化的制度、线上线下整合的体系中,相对卓有成效地运转、积累起来的。


3-3 西学与东渐:由英国科学史课程思索东亚STS的当下与未来

朱相龙(剑桥大学)

技术史家David Edgerton曾在《老科技的全球史》(The Shock of the Old: Technology and Global History since 1900, 2006)中强调,如果一昧地遵循“创新叙事”探究科学、技术与医学的发明与生成,那么近代东亚作为欧美知识转移的承接地,在这一叙事中几乎无法占据一席之地。对于这一困境,以傅大为为代表的东亚STS社群随后给出了回应。他(她)们通过创办《东亚科技与社会研究国际期刊》(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以鼓励东亚STS理论的争鸣与探索。东亚STS并非鼓吹“东亚例外论”(East Asian Exceptionalism)或固守任何一种形式的中心论;相反,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它尤其需要全球智慧的滋养。然而,在感受东亚STS这一昔日热点问题的余温之后,我们也不得不对其进行冷静思考:当我们在讨论东亚STS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什么是东亚?什么是东亚STS?我将从英国高校学习科学史和STS的个体经历出发,思索这些关涉东亚STS当下与未来的问题。这些讨论被我视为“西学东渐”在21世纪知识流通中的新面貌,因为这关乎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借鉴、采纳和吸收“西学”或广义上的非本土知识,以重建我们对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与现实的认识?


3-4 我在东京研究北京猿人

臧龙凯(东京工业大学)

身边很多做东亚研究的学生在提到日本科学史研究时面面相觑,尽管语言有不少相通之处,但是“想要精通之后再做日本史研究”的念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本次分享主要从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语言能力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利用日本的资源和史料进行科学史研究,希望给国内和海外其他国家研究东亚史的中文学者一些新的思考。首先,我将介绍我自己的硕士研究——人类进化理论和古人类化石在日本20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的接受和讨论,主要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的大众报刊、学术期刊和其他相关资料,探讨日本学者和科学工作者如何将人类进化知识和化石人类介绍给大众,他们的担忧和期待是什么,他们基于日本种族所提出的理解如何。其次,我将分享我自己在日本求学期间所探索的研究机会:1)如何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2)如何寻找日本科学史交流项目以及日本科学史研究室的氛围之浅见;3)如何在交流期间克服日语障碍进行交流(日语讲座、日语文献和与日本学者之交流);4)一些我原有的偏见。


苏菲的脑洞
苏菲的脑洞,即智慧(Sophie)的脑洞——是用最正经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探讨生活中最不正经的事儿。愿兴趣成为你最好的老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