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商户共同为骑手提供“免费食品、专享用餐折扣”等暖心服务和资源;“江湾里”商圈建设供骑手歇歇脚、喝口水、充充电的综合服务载体;将建设“骑手友好社区”扩大至杨浦全区;在区内多家高校推进“骑手友好校园”……
为全面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11月4日,杨浦区结合正在推进的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攻坚行动,举行“人民城市·好YOUNG骑手”骑手友好城区建设启动仪式,以首创性案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现场,新江湾城街道、“江湾里”商圈运营方与美团、饿了么、达达等网约配送平台企业签约共建杨浦首个骑手友好商圈。未来,这里将成为骑手们歇歇脚、“充充电”的好去处。活动中,“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标准”正式发布。
此外,区相关部门向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的代表递送“友好校区建设邀请函”,邀请各高校共同加入到骑手友好校区的共建大家庭中来。多家区级部门联手发布“骑手友好服务资源清单”,确保政府服务精准惠及新就业群体。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美团、饿了么、达达等头部平台类企业在杨浦集聚,汇聚了一批以网约配送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穿梭活跃,成为杨浦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网约配送员也面临着进门难、定位难、休息难、就餐难等实际问题。这该怎么办?怎么尽快办?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积极协调平台、商企、部门及街道各方资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杨浦特色、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新思路。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思路主要是指构建联动务实的党建工作机制、营造多维友好的城区环境和打造特点突出的品牌形象三大层级,着力提升包括网约配送群体在内的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骑手友好城区
24小时驿站,全天候陪伴
“对于我们来说,商家是配送的起点,也是平常接触最多的地方。可在日常等单取餐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停车、歇脚、充电等方面的困扰……”一位骑手的话诉出了无数骑手的烦恼。
为了解决这些看似琐碎却十分重要的问题,新江湾城街道“江湾里”商圈试点建设骑手综合服务载体——尚浦党群服务站“i新城”24小时驿站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新江湾城街道按照“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的阵地就建设到哪里”理念,统筹用好网格主阵地尚浦党群服务站沿街空间,依托街区党组织、阵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天候为骑手免费提供休憩、阅读、娱乐、应急服务等内容,满足骑手工作中的大部分需求。
骑手友好城区
标准发布!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
继殷行街道在全市率先打造“骑手友好社区”后,杨浦区总结出了“骑手友好”的核心要素,在其余11个街道全域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根据新老社区不同形态,分层分类指导社区为骑手提供公共服务、工作便利、权益保障等方面服务。同时,进一步凝聚社区多元力量,依靠骑手们走街串巷、熟悉社情、行动快捷等优势,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当天发布的“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标准”,从选址、信息、设施、人际、权益等五个层面,指导社区为骑手提供公共服务、工作便利、权益保障等方面服务。
“感谢杨浦区能关注到我们新就业群体,给我们骑手提供如此多元化的服务。”一位骑手小哥激动地说。
骑手友好城区
为骑手和学生打造双向友好型校园
杨浦区内大学聚集,教育资源丰富,校园便成了骑手配送工作的重点活动区域。为此,杨浦区率先在上海理工大学探索合理配置智能取餐柜、优化人员进出政策、规范划定停车区域等校园配送新模式,同时在上海开放大学探索骑手群体学历教育和职业发展规划服务等校园资源供给举措,打造双向友好型校园。
骑手友好城区
贴心服务,让城市温度触手可及
现场,多家区级部门联手发布“骑手友好服务资源清单”,不断探索贴近群体需求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共绘人民城市融合发展的温暖图景,让城市温度触手可及。
其中,区体育局开展“骑手专场体质监测服务”;区总工会推出“杨工乐学”骑手友好文化培训课程,在沪东工人文化宫开设红色文化、艺术修养、养生保健、体育健身、实用技能等培训课程,并于每月推出骑手友好免费专场电影;杨浦团区委聚焦年轻人心理健康,开展“一缕阳光”骑手陪伴计划;区妇联则推出“暖心骑手家庭志愿服务行动”,为骑手送去爱心礼包、安全知识宣传、亲子互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到了骑手们的实际需求。
“骑手友好城区既要建好,也要加强常态化管理,巩固提升服务效能。”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立足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主责主业,聚焦包括骑手在内的广大新就业群体,加强服务、凝聚、引领,持续丰富骑手友好城区建设内涵,坚持“双向奔赴”“多方聚力”,助力深化杨浦人民城市新实践。
文字:窦雨琪
图片:朱良城
编辑:吴百欣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