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李开复
零一万物创始人兼CEO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李开复带队的零一万物改变商业化策略,在国内优先发展toB领域,走 “高层路线”,靠高管经验和人脉“Boss 直销”。李开复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的to B业务能为公司带来可观营收。
11月6日,李开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分享了他对商业化、融资等话题的思考。
精彩观点如下:
1.toB方面,我们的坚定方向是深度了解客户的需求,只做那些对客户有巨大帮助、帮助大到客户愿意给我们付费的业务。
2.坚持做跟客户双赢(的生意)。如果整个行业都是需要做一单赔一单的toB氛围,它本身就很难扶持起来。
3.过去说百模大战,现在肯定没有百模在做预训练了。这是一个健康的事情,因为有了开源的存在,就可以间接地帮助那些自己的水平不高于开源的模型,不要浪费资源。
4.每个公司都有好的工程团队,但目标对,工程团队才能做出正确的产品。
5.无论是多伟大的科技,最终的灵魂拷问都是从商业模式和商业判断来说,公司值不值它的估值。
6.要做一个很漂亮的PNL(Profit and Loss),每花掉一块钱,就能看到财务状况在进步,进步到钱还没有花完的时候,就会有财务投资人、后期投资人,甚至二级市场追着上来。
以下为李开复对话整理,有删节:
toB商业化要做到不踩坑
Q:你怎么看,现在各家商业化路径不太一样,有的toB,有的toC,有的可能走一些垂直的路线。
李开复:我们认为关键是让模型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梯队并降低推理成本,如此会催生大量应用,那时再开展toC应用。toC应用先在国外开展,后拓展至国内,因国外付费意愿高,先探索最快商业化路径,国内未来也有机会。toB方面,我们的坚定方向是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只做对客户有极大帮助且客户愿意付费、能助力其盈利的业务。
Q:在国内,toB的生意不是特别好做,怎么找到跟行业结合的切入点?
李开复:刚开始做toB必须要聚焦,分析最有商机的领域,不做不赚钱的项目。要盈利就得先帮客户赚更多钱。我们坚持做跟客户双赢的生意。
以下是几种探索:
一家世界100强国外公司想买全栈AI技术,OpenAI不卖,我们打算打包卖给它,制成 APP供其使用,让它有制造模型流程。
第二是国内很多城市数据中心想升级,数智化中AI基础架构重要,而数据中心往往不具备此能力,我们可将能力打包卖给数据中心转售,这是可行商业模式。
第三是我们有大模型数字人解决方案,对接国内零售、餐饮连锁头部品牌。他们的痛点是店长没空直播,需要分身和语言生成功能,仅数字人无大模型无法低成本拉动GMV,还有其他相关技术,我们提供完整方案,简化操作,助力店店甚至人人可直播。我们从帮助客户直播、提升GMV的角度出发,卖定制方案后再推广。我们不是从卖模型角度,而是从帮助客户直播、打造提升GMV解决方案的角度出发,把量身定制的方案卖给客户后,再推广给其他分店和其他公司。
这些领域是否成为重要方向不一定,要看解决客户问题和方案抽象提炼程度。大模型时代颠覆了“非标化、定制重、交付重”等传统toB 模式,想象空间大。
Q:零一万物现在明确要toB转型,现在很多大模型公司都在着急实现商业化落地,接下来会不会出现B端的竞争或者价格战?
李开复:这不是价格问题,不认可我们价值的客户才会压价。我们要找懂价值的客户,目前业务单一无竞争,靠信任一对一谈成,没有比价。希望那些低价做项目却不满意的公司,能看到高价创造高价值的案例,避免只比价格,形成良性循环。
创业公司要有计划地融资和花钱
Q:前段时间OpenAI进行了一笔巨额融资,同时签了一份对赌协议。近期您去融资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灵魂拷问?
李开复:OpenAI规模大,投资人对其有收入、盈利期望,我们与之差距大。投资人关注我们收入质量和增速。未来两年市场有爆发空间,但难以对赌,我无法确定收入增长倍数,这种对赌适合发展后期且稳定的公司。
Q:有数据统计,国内投资机构偏向于投早投小,或者投非常后期,但现在头部大模型公司估值都到了200亿元上下,其实都到了一个中期阶段,目前怎么去找到“耐心资本”?
李开复:需要提前预测并规避问题,有认知的公司要早做融资计划。我们有两到三年计划,按部就班增加收入,增强投资人信心,完成成长周期。这不仅是融资金额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合理花钱,让其对业务发展有积极影响。比如,不能盲目将60%-80%的融资金额用于GPU,要考虑GPU是普通开销还是重点投入。做业务时要考量可成长性和利润率,做好PNL,每花一元钱都能让财务状况改善,吸引投资人。
Q:目前投资人是怎么看待企业商业化的速度和策略的?
李开复:现阶段看营收规模。这个行业与AI1.0不同,早期看人才、论文、比赛成绩,后来看产品落地速度、收入及规模化、盈利情况,这是必修课。AI1.0中很多公司后两项没及格,创造收入尚可,规模化和盈利很难。零一万物管理团队商业经验丰富,伴随10多家AI1.0独角兽艰难发展,会提前筹备业务规模化和盈利。我们早就意识到,无论科技多伟大,从商业模式和商业判断看公司估值是关键。不能只看比赛结果和用户下载量,要早思商业需求,否则融资、上市都会受阻,之前的问题已出现,这次要避开陷阱。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整理丨《浙商》全媒体中心记者 施晓艳
编辑丨杨文茜
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