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力健康是否良好,关系到他们未来学习、生活的质量。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家长们不仅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更要留意他们的视力状况。
眼部问题如果延误了及时发现和干预,后患无穷。
因此,趁开学前这个时间窗口,带孩子做一次全面眼科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期,眼睛的发育同样至关重要。
如果错过了这个窗口期,难以完全弥补。
3岁以下宝宝的眼球正处于迅速发育的关键阶段,这时眼睛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快速形成和完善。
错过了这个阶段,眼睛极有可能出现不正常的生理发育。
而从3岁起至青春期,则是决定视力发育命运的重要时期。
如果在这个阶段出现了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等,如果不及时矫正,视力障碍就会愈加严重。
因此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避免视力问题加重的关键。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医生会安排合适的眼科检查项目。
0-3岁宝宝:
每年至少1次视力筛查,主要是筛查高度数近视、远视等异常情况。
大多数医院会安排做视力表测试、电脑验光或人工验光等。
3岁以上儿童: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数据,需要做散瞳验光,获取屈光度数。
同时还需配合眼球生物学参数测量,了解眼轴长度等详细情况。
这些检查最好每年做1-2次,以跟踪孩子视力发育变化。
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结果中,往往会标注"远视储备"这一数值。
这个数值实际反映了眼球的生长发育状况。
远视储备是指眼球未发育到正视时,眼轴过短导致的远视状态。
一般数值越高,表明眼球离正视状态还有较大空间,近视风险较低。
但这个数值下降得越快,意味着眼轴在迅速生长,就越有可能超过正视临界点而发展为近视。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参考标准,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远视储备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如果在对应年龄区间内,说明当下还不错;如果低于区间,需要警惕近视风险。
不过,远视储备的单次检测数值并不能完全判断孩子是否会近视。
关键在于要通过多次定期检查,关注远视储备值的变化趋势。
一旦发现快速下降,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建议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根据视力发育情况制定相应的近视预防策略。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预防近视的重要一环。
专家建议,每天要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周累计10-15小时。
同时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遵循"20-20-20"原则:
即每20分钟远离近距离用眼20秒钟,目光对准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
此外,还要合理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
注意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桌面台灯光线要柔和适当等。
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树立起健康习惯,就能为孩子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家长,我们理应把视力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只要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地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就一定能使孩子远离近视,拥有一个明亮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