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竹是一种生长于山间的小野竹,与常见竹子相比矮小得多。在宁洱县黎明乡仙人村,刺竹被引种“下山”并成功育苗,发展成当地的特色产业。这种不起眼的小竹子,已经成为村民眼中的“富贵竹”,也让刺竹笋的脆嫩酸爽滋味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初冬,正是刺竹笋采收的季节。在一个月的采收高峰期里,每隔一周左右,仙人村的村民们便会邀约着相互帮忙采收刺竹笋,本着“采大留小、采高留低”的规则在竹林间“摸索”,用不了多少功夫就能满载而归。
“2015年开始种刺竹,到现在有八九年时间了,一共种了10亩左右。连我餐馆用的和自己销售的,一般销售到西双版纳,普洱市,一年的收入有3.6万元左右。”仙人村村民毕晓东告诉记者,因为家靠路边,自己在家开起了小餐馆,路过的游客都会来自己家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为保证品质,新鲜的刺竹笋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剥皮、清洗、去节,将脆嫩可食用部分切小段,加入配料舂碎放入罐中腌制,最长半个月左右即可销往市场。腌好的刺竹笋,用来炒肉或是煮汤都酸辣开胃、脆嫩无比,深受消费者青睐。腌制手艺好的村民家,刺竹笋还未破土就已经有客户找上门来订购。
“我家种的有60亩左右,打回来的鲜笋好的年成有1至2千斤,我家加工的味道好基本上年年都能卖完。”仙人村村民汤应华介绍,十月份笋子还没发客户就来订购了,现在他家笋子才腌进去,客户就来订购了200多斤。
说到刺竹,曾是村级农科员的汤应华总是滔滔不绝。作为仙人村第一个把刺竹引种“下山”并成功育苗的人,汤应华很早就看到了刺竹笋的经济价值。他介绍,本地人爱吃刺竹笋,但以往都要去深山里采,路不好走,效率还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开始尝试把刺竹“引”下山。
“2012年的时候我们也是去大山里打笋子,后面看这个笋子开花了我就拿来揉,里面就有籽,我就想着拿着这些种子去育苗,育苗的时间有点久,要一年多才会长出来。”汤应华介绍,后面想着大山里的刺竹肯定也出苗了,于是在2013年上去捡菌子的时候顺道就去看,还真的出了,于是就挖了些苗拿回去移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汤应华成功培育了刺竹种苗,随后又扩大了育苗规模,先后育种5万株,并带领村民们大规模种植刺竹。十年过去,如今的仙人村几乎家家都种刺竹,并逐渐辐射全乡400余户农户种植,规模累计达到了1000余亩,实现年产值30万元左右,让村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刺竹妥妥成为了群众的“绿色银行”。
“我的想法就是如果种植的好、种植的多也是一个产业,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多点少点也是一项收入。”汤应华介绍,这个刺竹只要前两年管理好,后面就不用管理了,之后每年11月份左右只要笋子一发就可以去打了。
刺竹种植的成功推广,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财富,也有力减少了水土流失,为村庄发展带来了绿色希望。
“我们仙人村的小刺竹还是相当有名的,特别是配着小河鱼,味道是相当一绝,欢迎大家来我们仙人村来品尝小刺竹真正的味道。”对于刺竹笋的美味口感,仙人村村民毕晓东自信地说。
温馨提示:你关心的宁洱新闻,都在这里!将“宁洱发布”设为星标,宁洱的大事小情 随时掌握!看完点个赞,点一下“在看”,再转发到朋友圈,为小编加个鸡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