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是生命的同频共振
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
世界去向何方
取决于我们如何与生命相处
当我们行走在这颗星球上时,还有着同行的伙伴,它们是各类各样,顽强而充满灵性的动物们,从上亿年前开始,它们就和人类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一起行走于这颗美丽的星球之中。
绿洲、沙漠、海洋、山谷,足迹遍布,它们也曾在生命濒危之时发出一次次的呼救,连同着海水都会哭泣,树木都颤抖。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片环境都值得被保护。世界孕育我们,而这个世界行走的方向,取决于我们如何与生命相处。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北京代表处)主办的2024自然向好国际论坛,10月11日在北京市东城区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并全球同步发布了《2024地球生命力报告》。
WWF全球总干事克思婷 • 斯海特(Kirsten Schuijt)在论坛上对《2024地球生命力报告》进行深度解读,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采取行动保护濒危物种和恢复生态系统。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4》中的地球生命力指数(LPI)表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仍在不断恶化,生态系统韧性持续降低,威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过去50年间(1970-2020年),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平均规模缩减了73%,这一数字比两年前高出了4个百分点,主要威胁因素为栖息地的退化与丧失。(地球生命力指数是关于自然健康的早期预警指标,其追踪了5,495 个物种近 35,000 个种群的平均比例变化趋势。)
克思婷表示,每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都明确地提示着我们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紧迫性。全球目标提供了路线图。解决方案就在我们的行动中,自然向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报告警示,变化虽微,积重难返。如任由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海洋、冻土和生物圈等生态系统)将触达其崩溃的边缘,即:临界点。全球生态系统一旦突破临界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将被打破,威胁人和野生物种的生存。
希望犹在。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维护地球生命力,国际上制定了很多全球目标,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巴黎协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等,这些努力是必要的,但仍然不足以扭转自然丧失的趋势。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共同努力,进一步落实深入的保护工作,科学系统地处理导致自然丧失的主要威胁因素,寻求农业、能源、金融等行业的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最后,WWF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指出,环境保护应该从被动的危机应对,转向主动寻求与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深度交融的新机遇,希望能与社会各界一起推动这一理念转化出更多切实的行动,共同助力自然向好。
让地球微笑,让万物呼吸。从一点一滴开始,用行动守护众生的地球。愿你、我、地球以及鲜活的生命个体,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