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美国大选投票日,决定未来四年世界走向的一票就要投下。最后这一周,提早投票群体哈里斯占优,川普概念股下跌,某些民调显示哈里斯比数接近甚至反超,选情重新接近。也好,保持悬念是任何故事的生命力所在,但对于熊叔而言,悬念已经结束了,我保持两周前发出的判断,床赢。很多人都担心床上台会引发太平洋的波澜,大可不必。真正要担心的反而是一向是美国老牌盟友的欧洲,川普上台势必会引起美欧关系的震荡。为什么这么说?什么关系是最能被折腾的呢?不是剑拔弩张的关系,也不是脆弱平衡的关系,而是最亲密的关系。反正折腾一下也不会破裂,却能给选民交代,如果你是川普,你会怎么做?折腾欧洲,折腾乌克兰,能省一点是一点。欧洲与乌克兰也不傻,他们非常清楚川普的做派,都在积极地为他入主白宫做准备。那么问题来了,做最坏的打算,欧洲能够独立支撑乌克兰战争吗?芬兰图尔库高等研究院美国专家奥斯卡·温伯格提出一个观点:“2016年时,川普并没有真正做好赢得大选的准备,因此他不得不大量依赖党内建制派人物展现‘实力’,当时有许多前将军加入内阁,但这些人不像他那样愿意在规范上妥协。他们可以说是‘房间里的成年人’,并阻止了他想要进行的一些最具破坏性的变革。”翻译一下,就是那时候的川普身边围绕着一大批共和党建制派,他们协助政治初哥的川普掌握权力,但会捆住川普的手脚,让他无法为所欲为。“但现在他已经有四年甚至八年的准备时间,计划让保守派和效忠派入主政府,并解雇那些政治理念不合的公务员。所以,之前的护栏——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都消失了。”回到今时今日,川普已经成为共和党的王,个人影响力几乎取代了党派影响力,完全可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让欧洲付钱。德国曾对川普在2016年的胜选措手不及,并公开承认他们几乎不知道川普会做什么。然后,德国开始了动荡的四年。川普曾一度对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你欠我一万亿美元”。这把默克尔吓坏了。川普的归来最让欧洲担心的来自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首先是高昂的关税。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建立了庞大的贸易关系,为大西洋两岸16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贸易和投资总额达到数万亿美元。川普计划对跨境关税额外征10%-20%,这将导致贸易成本增加,并可能导致欧元走弱。欧洲改革中心助理主任扎克·迈耶斯对《财富》杂志表示:“关税将严重抑制欧盟的经济增长。”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对来自欧洲的钢铁和铝进口征收关税,殷鉴不远。研究表明,更多的关税可能会损害德国等经济体,德国一直在苦苦挣扎,严重依赖美国出口,升关税导致GDP 萎缩0.23%。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W)估计,川普多次提出的20%的关税可能会使德国的GDP减少多达1.5%,这对2024年将连续第二年萎缩的德国经济来说会是一个沉重打击。德国官员坚称这次做了更多准备工作,并特别提到了对共和党人进行沟通。出现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德国政界人士非常多,德方官员们一直在与共和党参议员、州长和外交政策专家会面,强调德国作为重要贸易伙伴的作用,并强调德国目前已达到北约的国防支出目标。慕尼黑安全会议高级研究员舒特说,“包括德国人在内的所有欧洲人最近都争相”会见川普的潜在官员。但“个人关系的影响力有限”。柏林的专家和一些欧洲官员认为,德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提出雄心勃勃的政策,从而抵御一旦川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外交政策可能出现的结构性转变。首当其冲的是国防开支:舒尔茨政府只为德国2026前达到北约2%的开支目标做了预算,而在经济挣扎和财政紧缩的情况下,德国如何继续为国防建设提供资金,仍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川普当选,柏林可能没有更多时间做好准备。在野的中右翼基民盟外交政策发言人哈特表示,在川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他最激进的提议都是总统任期的最后几个月提出的,而且在他卸任前也没有完全完成。哈特预测说,这一次,德国将在一开始就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这位前总统已做好准备,可以从第一天起就一马当先。27 个欧盟国家的大使组成的小组于上周会见了欧盟的高级官员,其中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幕僚长比约恩·塞伯特,以及委员会多个部门的代表,讨论从贸易到能源等各种话题。据报道,欧盟已成立快速反应部队,为应对选举后果做好准备,该部队俗称“川普特别工作组”。川普曾警告说,他不会为“不守规矩”的北约盟友提供保护,这些盟友的国防开支不到GDP 的2%。他还威胁要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到20%的关税,以将制造业岗位带回美国。但也不是所有欧洲人都感到担心,反而有些人欢迎川普为欧洲带来新的刺激。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表示:“川普的回归将是一个有益的冲击,将使欧盟能够向前迈进,就像这场大流行或乌克兰战争后的能源危机一样。”多名欧盟外交官和欧盟官员私下表达了这种观点,但这种观点并非源于对共和党候选人或其政策主张的喜爱。他们还认为,如果川普当选总统,欧盟将面临极大的敌意,欧盟将别无选择,只能增加国防开支、加强科技部门并明确对华政策。前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在上个月发表的一份重要的报告中警告称,欧洲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他认为,为了避免进一步落后于美国和中国,欧盟需要统一市场并大规模投资工业产能。狼来了喊了10年,但协调欧盟市场(特别是金融部门)的改革却从未取得很大进展。所以,那些官员才认为,川普再次连任可能成为催化剂,迫使那些不情愿的国家最终接受对其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共同监督。多位欧盟官员表示,总体而言,布鲁塞尔这次准备得更充分。所谓准备,其实很简单,就是欧洲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目标,比如乌克兰。俄乌战争就是一场持久战,双方比拼的无非是综合实力,很多人喜欢拿欧美盟友的GDP总和与俄罗斯相比。这么比没有意思,战争不是计算纸面实力,而是计算双方愿意投入到战争中的资源。欧洲的政治支持不可或缺,他们也赞助了大量武器和经济援助,但华盛顿在近三年的战争中捐赠的军事援助超过640亿美元,超过所有其他盟友提供军事援助的总和。所以,一旦美国哪怕是缩小援助规模,对乌克兰都是灾难性的。选前,匈牙利总理维克托·奥尔班周日表示,如果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欧洲将需要重新考虑对乌克兰的支持,因为欧洲大陆“将无法独自承担战争的负担”。那么情况真是这样吗?要探讨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一件事能否成功,要看可能性与可行性。前者包含了欧洲的意愿和实力,意愿是没有问题的,整体上是团结的。2021年,俄罗斯减少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当俄罗斯于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时,很明显他们计划挤压供应,以迫使欧洲放弃乌克兰。普京认为,如果天然气供应不足,欧洲国家被迫在能源价格飙升和支持乌克兰之间做出选择,布鲁塞尔将迫使乌克兰求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欧盟各国齐心协力,采取紧急节能措施,包括降低公共建筑的温度,并在午夜后关闭埃菲尔铁塔的灯光。这些措施帮助超额完成了15%的节能目标。此外,欧洲国家迅速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迅速建设液化天然气终端,完成管道项目,并将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削减至之前水平的三分之一以下。这些措施导致莫斯科的如意算盘破产。意愿有了,但可行性呢,欧洲真正要投入到军事援助,又有这个能力吗?分析人士估计,2023 年,俄罗斯至少将国内生产总值的6.4%用于国防,而北约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1%。如果以这个比例计算,俄罗斯GDP大约2万亿,那就是1200亿美元;欧洲国防军费去年增加了20%达到2893亿欧元,相比起来只有两倍多的优势。但各国自身军队和装备还要维持更新,所以可以投入乌克兰的经费其实有限。再看具体装备弹药援助上,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欧盟向乌克兰提供了35.5万枚炮弹。截至2024年3月,已提供50万枚,目前尚不清楚何时能达到100万个目标。另一边,基辅自2023年3月以来已从欧盟购买了34万枚炮弹,这与欧盟同期提供的炮弹数量大致相同。捷克挑头进行的炮弹计划,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完全实现,捷克总理宣布,确定可以供应的总共150万枚炮弹中,只有50万枚可以签订合同,这意味着他们仍在为其余的弹药筹集资金。但整体上,欧盟的贡献仍然持续不断,按照最保守的计算,在战争的头两年,欧盟及其成员国贡献了896亿欧元,并承诺未来交付819亿欧元(这包括了经济、军事援助)。美国交付了671亿欧元,到年底可能会兑现2024年4月通过的 608 亿欧元一揽子计划。但如果要面对美国单方断援的情况,欧洲肯定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去年,欧盟制定了首个《欧洲国防工业战略》,盘点了国防工业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愿景。欧盟动用了15亿欧元,资助15个欧盟成员国的项目,旨在消除供应链瓶颈。然而,除了炮弹之外,旨在扩大泛欧洲生产规模的大宗订单尚未下达。最大的问题是,新战略需要大量资金来解决国防工业的缺陷。区区15亿欧元远远低于预期金额。有人警告称,欧盟战略尽管精心设计,但如果无法获得长期资金,就会失败。相比之下,俄罗斯仅对喀山火药厂就拨款8亿美元用于提高产量。欧盟国防工业资金不足并不是唯一的问题。2023年,欧盟国防开支达到创纪录的2800亿欧元。然而,情报、监视和侦察等某些能力仍然依赖美国,欧盟不太可能在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解决之路,是在乌克兰本地投资建厂,就地生产。欧洲的莱茵金属公司和KNDS,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都在乌克兰建立弹药厂,这有助于在未来缓解乌克兰的但要需求。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泽伦斯基在2024年1月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没有美国,欧洲无法单独支持乌克兰”。这在目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所以川普一旦上台,并且决定以援助逼迫乌克兰低头,这种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很可能迫使乌克兰低头。但川普会不会真的那么干呢?如果以他大佬级的豪言壮语看,似乎懂王发话,四境臣服,普京也不过是听招呼的小弟而已。
PS:很多川粉秉承川普的说法,凭什么支援乌克兰,你们搞得清楚一件事吗,美国支援乌克兰是基于布达佩斯备忘录,为了让乌克兰解除核弹,美国给与乌克兰安全保障。
这是国际条约义务!不是生意,也不是警察行动。熊叔在这个问题上说了很多遍了,请川粉搞清楚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