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海滩 开荒起宏图——紫泥军垦农场

文摘   2024-10-21 07:58   福建  

在福建漳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紫泥军垦农场宛如一部用岁月书写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与自然交织的故事,每一段文字都流淌着军民血汗交融的记忆,静静诉说着往昔的传奇。

紫泥军垦农场,坐落在紫泥镇浒岛洲九龙江北港下游入海口处。那是一片被江河与大海环抱的土地,地理位置恰似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区域。东临大海,浩渺无垠的红树林保护区仿佛是它无尽的梦想延伸之处,厦漳跨海大桥与远方的双子塔,常常带着都市的繁华气息与它遥遥呼应;西与金定村相邻,仿佛两个亲密的伙伴,共享着时光的宁静与变迁;南和甘文农场交界,在这片土地的交融之处,蕴含着乡村之间质朴的情谊;北隔江与角美台商投资区相望,江水悠悠,见证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望与期许。

回溯往昔,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开的序曲。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那个特殊的年代,国家面临粮食供应的困窘,如同在漫长黑夜中摸索前行的旅人急需找到希望的曙光。于是,围海造田的伟大构想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萌芽,紫泥军垦农场的围海工程拉开了序幕。

那是一场军民齐心的浩大壮举。1966 年 10 月 20 日,福州军区的命令如同一声号角,吹响了向大海要土地的战斗集结号。九十一师的 1.6 万多名干部战士,如同英勇无畏的开拓者,带着坚定的信念奔赴九龙江畔下游北港。军直、九十三师水兵大队的舟船、水艇穿梭在水面,宛如灵动的音符,奏响了工程建设的交响曲。紫泥公社、角美公社的民工们也积极响应,1000 余人的队伍,700 余条船,他们是这场战役不可或缺的力量。军民总共约 45 万人次的投入,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凝聚希望的磅礴力量。

在围海工程的建设中,每一个画面都写满了艰辛与坚韧。隆冬的寒风,像无情的冰刀,割刺着战士们的肌肤,他们的双手皲裂,却紧紧握着挑泥沙的扁担,如同握住命运的咽喉;酷暑的烈日,似炽热的火焰,烘烤着大地,战士们的汗水湿透了军装,滴落在滚烫的土地上,瞬间化为乌有,但他们的身影依然坚定地挺立在围垦现场。在那片涨潮时被汪洋淹没,退潮时只剩一片烂泥滩的地方,他们搬运着一担担泥沙、一块块石头,就像在编织一个关于未来的梦想。狂风呼啸,恶浪汹涌,他们毫不退缩,那是人与自然的一场壮烈较量。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隆冬迎寒风、酷暑顶烈日,用一滴滴汗水、一担担泥沙、一块块石头,战狂风、斗恶浪,坚韧拨百战挠,历经 11 个月的奋战,硬是在涨潮汪洋一片,退潮一片烂泥滩上筑起了一片绿洲。直至 1967 年 8 月 30 日,一条长达 4350 米的海堤横空出世,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海边,围起了 3500 亩的土地(这片土地由草湘坪、弄坪、金灵坪、新甘文尾和一、二、三、四、五号港组成)。投入的大堤土方量约在 48 - 50 万方之间,沙 4 万方,石料 3.1 万方,这些都是他们辛勤付出的见证。

围海造田工程的成功,是一曲英雄的赞歌。那是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胜利果实,是人类挑战自然、书写奇迹的壮丽诗篇。它不仅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更为国家粮食供应的难题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工程竣工后,紫泥军垦农场宛如一个新生的婴儿,开始了茁壮成长的历程。驻地官兵们,他们如同这片土地的守护者,秉持着艰苦奋斗、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精心雕琢着农场的每一寸土地。

他们开始平整土地,那是对大地的一次温柔抚摸,让土地变得平坦而充满希望。开沟挖渠,大兴水利,如同在土地的躯体上开凿生命的脉络,让水的灵动在农场中流淌。洗田排酸,改良土壤,这是对土地的悉心呵护,宛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般用心。建设厂房,是在这片土地上播下现代文明的种子,期待着它们生根发芽。在官兵们的努力下,农场内十多座大小水闸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农场的水利安全;一万二千多米的水渠蜿蜒交错,恰似大地的毛细血管,为土地输送着生机与活力;九千多米的拖拉机道,像大地的丝带,连接着农场的各个角落。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在官兵们的汗水浇灌下,渐渐变成了一片绿洲。


随着时光的流转,紫泥军垦农场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如同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开始了绚丽多彩的蜕变。它从单一的水稻种植,逐步迈向多元经营的广阔天地。水稻田、香蕉园、甘蔗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点缀在农场的大地上;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奶牛场、米厂、粮仓、晒坊整齐有序,那是丰收的象征,散发着浓郁的田园气息;酱油厂、酒厂弥漫着醇厚的香气,仿佛是土地给予人们的馈赠,散发着迷人的韵味;轮窑厂热火朝天,那是工业文明与农业传统的融合,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农场还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厦门石油公司联合成立闽南石油制品经营公司,与厦门市鼓浪屿区合资兴办水产养殖开发公司,这是它走向更广阔世界的步伐,如同一个胸怀大志的行者,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数十年以后,紫泥军垦农场已成为这片土地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的奋斗与拼搏;它是自然的改造者,将一片汪洋和滩涂变成了充满生机的田园;它是时代的参与者,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适应、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农业生产基地。

紫泥军垦农场的故事,就像一首悠扬的歌,在这一片特殊的大地上久久回荡。它的每一个章节,都充满着力量与希望,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努力传扬伟大的红色精神,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篇章。

作者简介:康志斌,笔名恒睿,高级健康管理师,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服务于中国融通农业发展紫泥农场(原军垦农场),龙海作协会员,文章诗歌曾发表于交通集团内刊、海西晨报、融通农发五周年作品展等。




龙海作家
文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