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中有“龙虎二劲”的说法。武学经典《内功四经》就有:“曲成伏虎,伸成腾龙,行住无踪,曲伸潜踪”的记载。所以古人云,身上有龙虎之能,人自然变得勇猛。王芗斋先生认为:“拳道之由来,原系采禽兽搏斗之长,相其形,会其意,逐渐演进,合精神假借一切法则,始汇成斯技。”
后来,王芗斋先生对拳学加以改造提升,龙虎二气成为意拳的核心内容之一。王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强调:“意拳之正轨,不外古势之老三拳,与龙虎二气。龙虎二气为技,三拳为击。”龙法练轻灵,虎法练笃实。龙虎二气,阴阳互补,互相转换。
意拳前辈很多人都很重视龙虎二气。如,韩樵先生到八九十岁还经常练习龙虎二气。关于龙虎二气,意拳大师姚宗勋先生认为:龙法之意为身形矫健、神形力具、忽隐忽现、变化无常、不可捉摸;虎法之意为气势逼人、周身之力浑圆一贯、一到全到,如虎之勇猛无畏也。结合恩师林肇伦先生的传授及多年的体悟,现将相关功法介绍如下:
一、桩法
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站桩是意拳的基本功、是意拳的主要训练手段、是锻炼全身的功夫。站桩是统一意志、统一动作、统一气力、身心一致的锻炼方法,也是求取龙虎二气的不二法门。
《意拳正轨·桩法换劲》一节中也说过:“盖初学时,桩法颇繁。如,降龙桩、伏虎桩、子午桩、三才桩等。兹去繁就简,采取各桩之长,合而为一,名曰浑圆桩。”所以,在习练龙虎二气的基本技法前,必须夯实基本功。在打好基础练好浑圆桩特别是丁八步撑抱桩后,方能进行以下训练。降龙桩和伏虎桩也是意拳基本桩,更加强化腰胯和脊柱的锻炼,对养生和技击都有作用,能培养人的阴阳二气,使人健康平衡。
(一)伏虎桩
伏虎桩,乃降伏猛虎之意的桩法,在降伏猛虎时,身体如同打入地下的木桩,根深蒂固、岿然不动,因此谓之“伏虎桩”。伏虎桩对于增强腰胯和下肢力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之姿势为例,站好丁八步浑圆桩,右脚沿支撑腿的后脚跟向前迈出自身约两个肩的距离,转体调正身体,两脚大约呈85度角,按照顺序塌腰、塌肩、扣肩、挺膝、合胯,臀部下坐同时前大腿根部向后收合;后腿向后拉,前膝要往前顶,前顶后拉到位后要拧腰。头微前倾,含胸拔背,目视右脚前方。右手提起在右腿膝部内侧约一拳距离,手心向左、指尖斜插、虎口撑圆、食指上挑,肘微曲稍撑圆,腋下涵虚,臀下似有板凳支撑,设想胯下伏卧着一只猛虎,意念中右手掐按虎头,左手掐住虎腰;意念猛虎欲挣脱前蹿,我双手按掐其身,全身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用力收缩,顿时全身浑然一体。初练时可从一分钟开始,左右交替互换练习,随着功力的增长,最后左右式各能坚持10分钟以上为佳。(图1)
伏虎桩一般的意念活动是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如,前掐虎头后捋虎背。也可以把降服之意的伏虎桩,变成猛虎潜伏之意,好像一只猛虎潜伏于密林乱石之中,揣其性灵、强而精壮、横冲竖撞、两爪排山、周身鼓荡, 取其猎食之意。
(二)降龙桩
降龙桩顾名思义就是降服巨龙的桩法,是意拳桩法中较为特殊的桩法,主要取龙有伸展收缩、盘曲回旋之意。此桩对脊柱、腰、臂、肩以及整体的训练有很好的锻炼效果。降龙桩的的具体练法: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之姿势为例,以丁八步浑圆桩右足横开一步,两脚之间距离约为三脚,同时两手自体两侧向上抬起,手心向内,两手高与肩平,手臂微曲,目视前方。两足不动,两手不停,屈小臂,两臂撑圆如抱球。右足的脚跟为轴,脚尖外扭;左足以脚尖为轴,脚跟外拧,身体右转约一百八十度。右腿弯曲,约呈弓步,左腿蹬直微曲,身体大部重量在右腿,同时两掌随身右转逐渐撑开。左掌在头部左侧方,左臂撑圆,左肘略高过肩;右掌在右膝后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臂撑圆。头向右转,目视右掌。此桩法的主要目的是为增强腿功、腰功和手臂的撑劲,是伏虎桩的补充和完善。对腿部的支撑蹬力、腰部拧旋弹力和手臂上撑下塌的劲力,能起到很好地锻炼作用,以较快较好地提高功力。初练时可从一分钟开始,左右交替互换练习,随着功力的增长,最后左右各能坚持3分钟以上为佳。(图2)
降龙桩一般的意念活动可设想身上缠有一条巨蟒,上身向前倾斜与地面形成四十五度角,前脚呈直线,右手上推托,左手向下按,虎口靠近胯部向下,左手与右手成争上下的形力。拧身俯腰有龙折身之意,手臂上撑下塌有把巨蟒捋直之意,前腿弯曲、后腿蹬直、身形下坐、气向下沉,犹如骑在龙身使其降服之意。随着一吸一呼,身形有稍微的起伏,犹巨蟒在起伏挣扎,而我用意降服。此只是用意而不是用力,时刻注意要“意紧而力松”,逐渐体会身体各部位的感觉。
二、试力
试力是站桩在空间的延伸。力由站而得,由试而得知,试力是意拳训练中最重要,也是最加困难的。试力需要精雕慢琢,越慢越好。最慢,就是站桩。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从古传心意拳到创新后的早期意拳都是以龙虎二气为训练技击入门的试力方法。
《意拳正轨》中介绍,龙法有六,曰:“沧海龙吟,云龙五现,青龙探海,乌龙翻江,神龙游空,神龙缩骨。”虎法亦有六,曰:“猛虎出林,怒虎惊啸,猛虎搜山,饿虎扑食,猛虎摇头,猛虎跳涧。”随着实践积累和认识提高,经过意拳几代人不断地研究实践整理,逐步演变使得古法得到改进提高。我们今日见到的意拳,许多基本试力都已得到改进、融合和提高,使之更为简捷实用。在意拳训练内容里仍可看到它的演变痕迹。如,神龟出水试力源自于沧海龙吟,钩挂试力来自于乌龙卷臂,波浪试力源自猛虎出林,玉猫洗脸试力来自饿虎扑食等。
(一)龙法试力
1
乌龙卷臂
乌龙卷臂试力,又称乌龙翻江、进退卷臂。
其练法如下:下肢站呈丁八步,两手前伸,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心向下,手指自然撑开,两手相距两拳左右,目视前方,然后,两手外旋至手心斜向上方。运转中要始终保持肘部外撑。当推到极处之时,双臂仍保持一定弯曲,不可绝对伸直,意念中还要有往前推不止之意。
在推到极处推不动的过程中,动作不停,两手由斜向上往回、往内扣腕裹卷内旋至手心朝下,同时配合手部的运动,后胯往后指,前膝前顶降低身体重心,身体微坐。然后两手外旋90度至手心向下,肘部依然保持外撑,同时后胯往前催,前脚踩实,头与两脚相挣,两手向左前方缓缓推出。在推拉过程中,需用整体之力,避免仅用手在推。如此往复不断。左右可交换练习。以上为乌龙卷臂试力的定步练法,待动作熟练后,可结合各种步法进行进、退步练习。(图3—6)
3
4
5
6
试力时,设想自己站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之中,将自身设想为一条巨龙,将无穷无尽海水由远处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当海水来到身边时,如钱塘江大潮骤至,击卷起无数的浪花,然后自然返回大海,如此往返,自己则不断地推波助澜,无尽之海水皆由我随意吞吐开合。日久功深,自能感到身形矫健,神形力具,达到动若腾蛟、形如流水、忽隐忽现、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之境界。
2
沧海龙吟
沧海龙吟,又称神龟出水。
具体练法如下:下肢站成大式桩状。右腿在前,膝部微曲,向前有顶劲,切不可塌膝。左腿在后,膝关节弯曲度大于前腿,微微有内扣之意。坐胯,命门后顶,溜臀,头正项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前后腿重心为后七前三。两手臂亦随身体转动,右手臂在前,左手臂在后,两手掌心向下,与胸部高度一致。肘关节弯曲大于90度,沉肩坠肘。十指自然分开,指尖微含掤劲。臆想双手抚按在一个漂浮在水中的圆木上,身体下坐,手臂仍保持在臆想中的水面圆木上。身体、头部从后手手臂内侧下沉(入水),经后手手臂下方,斜向前手手臂内侧上浮(出水),头部逐渐浮出,臆想中的水面回到原状,再做下沉。下沉时由腿及腰而手有含蓄之力,上浮时由腿及腰而手有推按之力。在上下、左右、前后以头领着上体的圆周运动中,体会蓄而后发之动。试力时要平衡均整,特别要注意体会左右的横移和身体沿脊柱的旋转。然后重复上述动作,周而复始。左右交替练习。(图7—10)
7
8
9
10
试力时可将自己设想如一千年神龟,在晨曦中,出入于沧海的万顷碧波之中,昂首凝神,以观日出有曜。当太阳跃出海平面的时候,海与天好似融为一体,霞光四射。待神游已毕,又缓缓滑入水中,整个身心沉浸在祥和美满之中。
(二)虎法试力
1
波浪试力
波浪试力就是由猛虎出林演变过来的,又称虎扑。
具体练法:丁八步站好,重心前三后七,手臂环抱于身前,两手与胸胁齐平,手心向下,手指张开指向前方,肘部位置略高于手,肘尖意向外指。设想身体站在水中,手下按着一个球,慢慢将球压入水中,同时防止球在水中滑落慢慢往回拉,把球压下尺许。注意后拉时不能越过身体,同时两肘要有意分引,再将它缓缓放起来;注意在体会浮力时,还要感受手在下压时有随时上提之意,上提时有随时下压之意。然后在上浮过程中慢慢把球向前推,向前推时肘部不能伸直,同时两肘有意向内挤合。待手上的阻力感觉切实后,渐以全身应合。重心逐渐过渡到前七后三。然后将漂浮在水中的球重新按入水里,身体后靠,重心逐渐回到后七前三。如此反复,并往复不断。左右可交换练习。以上为波浪试力的定步练法,待动作熟练后,可结合各种步法进行进、退步练习。(图11—14)
11
12
13
14
试力可假借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双手扶按着漂浮在水面的球。揉球时不要把球挤瘪,也不可让球跑掉,双手的撑抱之合力要适中,用意不用力,轻松和顺如在空气中游泳。两臂的运动轨迹呈圆形,身体的意念轨迹亦是圆形,并合于宇宙之圆。应敌时头要撞人,手要打人,身要催人,步要过人,足要踏人,神要逼人,气要袭人。
2
玉猫洗脸
玉猫洗脸试力是在饿虎剖食试力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具体练法:两脚呈丁八步站立,身形中正,全身放松,头顶项竖,肩撑肘横,含胸拔背,挺腰沉气,坐胯提膝,前脚虚起,膝盖前顶,与后胯产生互争,两腿略有弯曲,十趾抓地,重心前三后七。两臂迎面伸出,两臂略有弯曲,掌心向下,十指分撑,略有弯曲而且向前方指,两手距离约三四拳宽,前手距胸约三拳远,后手距胸约二拳远,位置与肩齐平,如此静立片刻。双手有内蓄下按之意,头向上顶,身向上拔,整体后靠,用身体带动双手运动,左手由外向内、向右、向后、向左、向前做斜弧圈螺旋运动,回归原位的同时,重心前移,前七后三。前脚落地下踩,与后胯产生互争,重心下沉,顶心暗缩不失上顶之力,缓缓而行,做到肩撑肘横,继而右手由外向内、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做弧圈螺旋运动。回归原位的同时,重心后移,前三后七、前脚扒地,前膝略顶,蓄力于后脚,膝胯互争、头向上顶,身向上拔,整体后靠,缓缓而行,做到肩撑肘横,周而复始,反复运动。两臂乃至周身如猫洗脸之态,回环旋转灵动,身松梢紧、松静自然、虚实合律、松紧得体。(图15—18)
15
16
17
18
试力时设想身处水中,手下如按浮瓢,且借按浮瓢之力带起身形,忽起忽落、身无定位。手耍身子,身体呈上下、左右、前后摇动,进而手不动身动、上下起伏、左右摇闪、前后动荡,均由圆弧螺旋切线叠交而成,多面螺旋不已。在应敌时,鼓荡周身,双手如钢锉,用斩抗横兜顺,落手似钩杆,用劈搂搬撒撑。左封右顾、上旋下截、左右逢生,从而实现打顾合一之境。
三、推手
推手是意拳进行技击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推手是平时站桩、试力、走步、发力等练习的具体检验。概括而言,就是要在实际对抗中,继续摸索浑圆力,以利于实战。从训练角度讲,推手也是双人试力。意拳强调怎么练怎么用,所以推手要像做试力一样,要连贯、流畅,不能停顿、变形。龙虎二气中的乌龙卷臂、波浪试力、玉猫洗脸试力等,在推手中运用较为广泛。
(一)单推手
1
单推手搭手
双方相向而立(以左式,右脚在前为例),双方搭手时采用的姿势,即丁八步撑抱桩的基本间架。前三后七,两臂于胸前呈抱球状,横拧竖裹,撑三抱七。各将前手(右手)向前伸出,吃不开半握拳关,后手相应自然些。方向朝对方鼻尖,鼻尖及人体中线的标志,双方做同样的动作,双方前手小臂靠近手腕处(即常人佩带手表的位置)相接触。左手防护于胸前,以为后应,起一个呼应和辅助的作用。(图19)
2
单推手打轮
乌龙卷臂试力的运动轨迹,也是单推手打轮的轨迹。练习打轮时,双方要注意点上粘连相随,不能脱点。推手时似无人时练习乌龙卷臂,练试力时似有人在一起进行推手打轮。先以定步练习为主,有一定基础后,可进行进、退步单推手练习。
乌龙卷臂是单推手的基础,练习时注意以下要领:三角曲折的变化形成整个运动轨迹。“曲折出波浪”。波浪劲是靠曲折变化打出来的。单推手重在“卷”,小臂卷带动肘部旋,配合掌腕的旋拧;卷放含在其中;重实用,卷放一气呵成;身手相对运动。(图20—22)
20
21
22
(二)双推手
1
双推手搭手
双方相向而立(以左式,右脚在前为例),双方搭手时采用的姿势,即丁八步撑抱桩的基本间架。前三后七,两臂于胸前呈抱球状,横拧竖裹,撑三抱七。双方两臂相交接触后,双手内旋变手心向下,右手在前稍高,指向对方鼻尖,称为上手;左手于后稍低,指向对方胸口,称为下手。双方小臂靠近手腕处(即常人佩带手表的位置)做为接触点,双方之间可形成三种搭手模式。即一方双手在上或双手在下、或一手上一手下。(图23)
2
双推手打轮
意拳的双推手,主要是建立在玉猫洗脸的基础之上。玉猫洗脸的运动轨迹也是双推手打轮的基本轨迹。打轮时,设想手臂如蟒蛇一般相互缠绕。双推手时似无人时练习玉猫洗脸,练试力时似有人在一起进行双推手打轮练习。先进行定步练习,待有一定基础后,可进行活步双推手。
练习时注意以下要领:点紧身松,点上要粘连相随,不能断点脱点,应在点上听对方的劲力。如力量大小、动作快慢、虚实、松紧等,以了解对方、适势应变、守中用中。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中线位置不受侵犯,还须用最大能力控制对方中线,意如牵牛。双手永不离开对方口鼻部位,意如牵牛任我所为,犹狸猫之捉鼠。
总之,意拳推手是控制人的艺术,而不是打人的技术。正所谓:“打人容易放人难,放人容易控人难。”意拳推手,其目的是摸索研究放人、打人、控制人,重点在于探索动作内涵及试力深层的攻防意义,所以,在推手打轮中一定要尽量避免顶牛和较劲。(图24—26)
24
25
26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刘伟
电话:13593710050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1574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