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跌得最惨的3个专业,由热门变冷门,未来就业会怎样?

文摘   2024-11-05 07:58   福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今天我们来聊聊2024年跌得最惨的三个专业,这些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让很多人感到迷茫和焦虑。


1

1.土木工程:光环褪去,何去何从?



真实案例:小李,宁夏的一名理科生,2024年高考考了438分。


按往年,这个分数很难进名校,但今年他居然被上海交通大学的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专业录取了。


这让他一开始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深入了解后,他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问题分析:过去,土木工程是建筑行业的顶梁柱,国家基础建设如火如荼,需求巨大。


但是,近几年基建速度放缓,房地产行业遇冷,直接导致了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大幅下降。


即使“智能建造”听起来很时髦,实际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未来就业前景: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这个专业。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趋势,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可能会发生深刻变化。


未来,建筑项目的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依然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建议:对于在校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掌握BIM技术、项目管理软件等新技术。


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土木工程的传统领域,扩展到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知识,为未来的智能建造做好准备。


2

2.英语及小语种:人工智能的冲击



真实案例:小王,2023年毕业于某知名大学的英语专业,原以为凭借自己的语言优势,找工作不会太难。没想到,一年过去了,她依然只能在一家小型教育培训机构做兼职,收入不稳定。


问题分析:英语及小语种曾经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心头好”,认为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世界的通行证。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翻译领域,机器翻译的准确率和效率大幅提升,大量基础性的翻译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


再加上语言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导致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未来就业前景:

虽然基础翻译工作正在被AI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类专业彻底“凉凉”。


未来,真正有竞争力的是懂得跨文化沟通、具备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是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推进,会多语种、懂外贸、法律或国际事务的人才在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中依然有很大的需求。


建议:学语言的同学,不要只关注语言本身。


可以考虑辅修法律、国际贸易、金融等学科,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面手。


多关注国际市场的动向,开拓眼界,争取“走出去”,在跨国公司或国际组织中寻找机会。


3

3.生物工程:高大上变成了高不成


真实案例:小张,毕业于某985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原本想着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前途。毕业后他发现,科研岗要求极高的学历,本科生的就业市场却不容乐观。


问题分析:生物工程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高大上”的专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学这个专业,以后可以进实验室搞科研,甚至拿到很高的薪资。


现实是残酷的。


生物工程行业的基础岗位收入不高,很多人需要继续读研读博才能在行业内找到理想的工作,但即便如此,科研岗位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


未来就业前景:

尽管短期内生物工程的就业市场不景气,但随着生物医药、基因技术、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未来生物工程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回升。


特别是在生物医疗、绿色能源、环境治理等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建议:对于在校生,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传统的生物工程领域,可以探索生物医药、环境工程、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领域。考虑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历背景,以应对未来更高层次的就业需求。


4

总结:专业选择如何避免“天坑”?


面对这些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的困境,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焦虑和不安。但需要明白的是,专业的冷热是动态变化的,没有哪个专业会永远“香”,也没有哪个专业会彻底“凉”。关键在于——


1.多元化学习:不要只局限于本专业的课程,尽量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跨领域的技能,成为多面手。


2.提前了解行业趋势:选专业时,不仅要看当前的热门,还要关注未来几年甚至十年的行业发展趋势,避免一时的“跟风”选择


3.灵活调整方向:即使已经选好了专业,也不要认为自己必须一条路走到底。根据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


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外界的风向如何,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专业只是起点,真正让你成功的是你在这条路上如何坚持和前行。


加油吧,未来属于那些从容面对变化、不断学习进步的人!

期待你的

收藏

在看

点赞


让借口变成煎熬
此号记录自己过往的点滴,愿岁月静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