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富不过三代”就像一个“魔咒”一般,笼罩着全世界各地的富豪家族。
香港中文大学曾对近20年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新加坡的200个家族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交接班时会面临巨大的财富损失。香港的家族企业最为明显,在他们交接班的时段中,股票异常变动率高达-120%。
另外,按照美国布鲁克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70%的北美家族企业没有传到第二代,88%的家族企业没有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企业在第四代以后还在经营。
而欧洲方面,大约只有4%能够传承到第四代。华人家族企业在一二代传承之际,五年内公司市值平均缩水将会达到六成。
财富传承之难一直是富人们心中萦绕不去的难题。而香港知名的富豪家族李嘉诚家族却能把传承一事做好,他们不仅让商业帝国正常运转,而且还家庭和睦,那么,李嘉诚家族是如何做的呢?
一、李嘉诚退休后的安排
2018年3月16日,90岁的李嘉诚宣布退休了。这位“香港超人”,以他70多年的从商经历书写了一段商业史上的传奇。
作为多年的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拥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业、电能实业,产业触角遍布全球52个国家,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各个领域。
在李嘉诚退休之际,如何把家族企业的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合理分配给两个儿子,是对他的一个重大考验,同时也是世界对中国乃至亚洲家族传承文化的一次检验。
纵观世界商业帝国,多数家族在父辈创始人掌权40-50年后,家族继承就会成为迫切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家族企业的家族传承问题就已初露端倪。而对于中国大陆而言,这个问题在近10年才真正变得棘手。
虽然父辈们——那些身经百战的企业家依旧热情高涨,早已把企业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但家族传承的问题无法回避,甚至将成为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
要想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确保子女将父辈精神发扬光大而不致沦为玩物丧志的“富二代”,让家族基业长青,家族传承必须提前筹划。
在长和系业绩发布会上,李嘉诚公布了他退休后的一系列安排:
1)退休后去向:全力投入李嘉诚基金会工作,他称这个基金会为“第三个儿子”。
2)企业接班:长和系的王国由长子李泽钜接班。在此之前,李泽钜已经在父亲手下协助管理企业三十多年。次子李泽楷绝不会加入长和系,他经营自己的生意。
早在2012年,这个分家方案就已经在长和股东会上明确披露,而方案的部署更是早在三十多年前。
长子李泽钜低调内敛、稳重老成、有责任心、重视父亲的态度,偏好合理稳定回报的投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适合守业。
次子李泽楷大胆、寻求标新立异,敢拼敢闯,有冒险主义精神,不愿遵从家族规矩和父辈权威,具有强烈的自主精神,适合创业。
根据两个儿子不同的性格,李嘉诚给他们规划了不同的路,令每个人的潜能都尽可能地多发挥一些。
他让大儿子从家族企业的基层做起,一直历练了30多年,他也趁着自己身强体壮之时开始培养大儿子的接班能力。他用金额以“倍数计”的现金支持小儿子创业,收购其他产业以发展自己的业务,让他也有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二代家族成员的个体差异
李嘉诚曾公开说:“用分家来传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后,下一代用诉讼来分家。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两个儿子可以有兄弟做。”
他把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分别分配给了两个儿子,从而把家族传承中常见的矛盾、冲突甚至是诉讼,消化于无形。李嘉诚是在分家,更是在配置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
李嘉诚实际上是运用资源配置的手段,把家族企业的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分配给不同传承人格的两个儿子,从而把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矛盾、争执甚至官司,在尚未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冲突前妥善解决,完成和平分家。
尽管李嘉诚本人对于传承问题所说不多,但从李嘉诚对于两子的不同事业发展安排,不难看出其在传承这个问题上周密严谨的思考脉络——及早进行分家,让子女各有努力方向;趁自己仍身壮力健时安排子女接班,让其有充分学习空间与机会。
三、比较优势
李嘉诚接班安排的特点就是充分考虑到接班人比较优势的不同,而将资产事业有序转移到接班人熟悉擅长、法制健全的海外市场。
相较其他诸多华人商业家族为争夺家产掀起波澜而最终家业破碎,李嘉诚的接班人培养与事业选择是难得的佳例。从他的事业与接班布局中,我们可以得到一项重要启发——比较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可找到立足之地。接班人总会有优势上的不同,企业的发展也应随之而转变。
事实上,企业的传承并不一定是“照单全收”、“一成不变”,而是在接班人与企业的长期磨合中,发掘接班人与企业契合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这样接班人不仅能在没有父辈光环笼罩的时候使得家业长青,更可使企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家族基金会
李嘉诚还有“第三个儿子”——1980年成立的李嘉诚基金会,用来资助教育和医疗等公益事业。慈善捐助不仅为家族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还有助于培养正向的家族精神和家族成员的道德品格,成为传承家族文化的纽带。
长子承父业,幼子走新路,加之慈善与公益,各得其所。
2016年,在长和系完成重组约一个月后,主席李嘉诚便开始逐步将私人财产转移至李嘉诚家族信托基金,使用家族信托作为家族财富传承的屏障。
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家族信托体系中可以发现,李嘉诚设立了多个信托基金,分别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并对每个信托基金指定了受益人。
首先,李嘉诚将财产授予两个全权信托和一个房产信托,并成立一间控股公司作为整个家族信托控股架构基础。
其次,再分别以这两个全权信托作为出托人,成立两个子信托机构,作为全权信托的受托人。这两个子信托机构分别持有两个母信托所没有的房产信托若干物业。
最后,在对家族信托的控制上,两个子信托和房产信托的全部已发行股份由控股公司拥有。而这间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由李嘉诚、李泽钜及李泽楷各自拥有1/3(设立时)。
一组完整的家族信托,为李嘉诚家族的财富传承与分配构建了总体的框架。在各个公开场合,李嘉诚都宣布家族信托是其心中的“第三个儿子”,足见其保护企业和财富传承的效力。
这也是90岁的李嘉诚终于能放心退休的原因所在。作为华人家族企业的标杆,李氏家族的企业与财富传承方式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无疑将对后人起到广泛与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