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新上任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近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务之急”是实现俄乌停火,他几乎会“立即”着手推进。报道提到,鲁比奥并未透露乌克兰将作出哪些让步,“我们不会过早地谈论谈判,这种级别的谈判,涉及利害关系的谈判,最好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而不是在公开场合进行”。此外,他补充说,俄乌双方都必须就他们同意的内容作出最终决定。
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向俄方施压,要求立即结束俄乌冲突,否则将施加包括高额关税在内的更严厉制裁。法新社称,这是特朗普本周重返白宫以来对普京最强硬的表态。在美国“政治新闻网”看来,就职以后,特朗普有关俄乌冲突的言辞不断升级。欧洲新闻电视台称,此前,特朗普未能履行竞选承诺,即在就职后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最近的报道表明,他的政府现在预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达成协议。
特朗普(资料图)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表示,俄方正密切关注特朗普的言论,也在仔细记录所有细微差别。佩斯科夫还称,俄方仍准备与美方进行对话,但这种对话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在等待一些信号,目前还没收到这样的信号。”他补充称。
报道说,佩斯科夫还称,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就喜欢使用制裁手段。
在这敏感时刻,需要关注的是,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特朗普已告知顾问团队,计划在上任后的前100天内访问中国,且在中美元首通话中,两国领导人也讨论了可能的会晤。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尽管特朗普表示有意改善对华关系,他的内阁成员却主要由“对华鹰派”政客组成,在表面友好之下,依然潜藏着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的深层意图。
特朗普最近这段时间,同时向中俄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然而,特朗普的真实意图,却并非表面上这么简单,他对华示好主要是想在谈判中握有筹码,以与中方签署某种协议。而特朗普结束俄乌冲突的下一步,则是将精力放在中国身上,同时希望借助俄美关系缓和的机会,实施联俄制华的策略。在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就曾有过表态,称如果当选,就会拆散中俄。在这种背景下,中俄就更需要加强联系,来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
特朗普与普京(资料图)
日前,特朗普主动拨通了北京的电话,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一场重要的首次对话。这场中美互动无疑让俄方格外关注。如果中美在某些领域达成默契,那么来自西方的压力就可能集中倾泻到俄罗斯身上。中俄之间的“对表”机制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这种互通有无的默契已经成为惯例。
之前美国政府对TikTok的强硬态度,众所周知。现在邀请周受资,说明态度有所软化。当然,这可能也是政治策略,拉拢民心也很重要。取消对TikTok的禁令,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当初那做法,多少有点强盗逻辑。现在缓和态度,也是形势所迫。总而言之,特朗普现在对华态度确实有所转变,但这转变背后,目的性很强。他需要中国帮助,尤其是在俄乌问题上。但要说中美已经联手,还为时尚早。未来中美关系,依然充满变数,还得继续观察。
美国封禁TikTok(资料图)
近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公开会上,中美代表交锋7分钟,现场火药味十足。其实,对于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向中国泼脏水,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过,这一次,中国与以往不同的是,丝毫没有给美国留面子,对美国进行了最彻底最干脆的回应。美国来来回回对华泼的脏水无非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第二,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政治掩护”;第三,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俄罗斯,冲突早已结束。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回击美方称,中方说什么不需要美方来教,美方与其指责中国不如反思自身。耿爽的回应是对美国长期以来宣扬“中国援俄”论的有力回击,美国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便连篇累牍地炒作中国军事援俄话题,尽管其并未就此给出实质证据。而如果中方依照美国支持乌克兰类似的力度军援俄罗斯,那么显然战场局势不会是当下的局面。
联合国大会(资料图)
中国希望改善中美关系,这毋庸置疑。毕竟,和平发展才是正道,合作共赢才是长远之计。但中国也会谨慎。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核心利益上,中国绝不会让步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和特朗普时期相比,似乎略有不同,但两党在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共识还是不少的。这取决于美国的政治决心和战略选择。民粹主义、国内政治压力,这些都将左右美国的对华政策。 在经济、科技和地缘政治等领域,中美之间竞争将持续存在,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俄乌冲突才是俄罗斯现在最大的挑战。这直接影响着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外交策略。与其担心中美关系,不如想想怎么体面地结束俄乌冲突,这才是正道。与其四处树敌,不如先把家门口的事儿处理好,才能有精力去应对其他挑战。未来走向,扑朔迷离,中美俄三国关系,那可是相当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无法预测未来走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国际格局在不断演变,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此前,美国前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总统任内的告别演讲,为他长达约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不过,在这场18分钟的讲话中,拜登几乎都在强调着自己的“贡献”与“政绩”。尤其是在外交方面,拜登不仅吹嘘自己加强了北约,并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取得了领先地位,还大言不惭地把“促成加沙停火”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行为,将美国政客自私自利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拜登(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邀请普京见面不到24小时,在次日中国领导人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视频会晤。这一次的中俄“对表”,让普京对于中俄关系的说法发生了变化,而这对于特朗普和美国来说,或许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在与中方领导人视频会晤中,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双边关系是建立在深厚友谊与相互信任之上。普京进一步指出,全面加强中俄关系不仅与两国发展任务高度契合,同时也极大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中俄这次会晤是全面的、富有建设性的,出发点是两国发展、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利益,这格局与西方的“小圈子”相比天差地别。比如在对美关系上,中俄表示愿意在互惠互利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发展关系。在这种心胸下,近年来金砖国家组织、上合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成员国都收获颇丰,并直接吸引了数十个国家希望加入其中。中俄会晤结束后,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发表辛辣评论,称与特朗普滑稽的就职典礼相比,中俄会晤将成为国际多极化和两国关系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