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镇位于潮阳区东南端,地处练江出海口,东接濠江区,西连潮南区,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东南沿海重要门户,“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上的人文小镇,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连续4年入围全国千强镇榜单。
在潮阳区新发展格局中,海门镇可谓重要一极。潮阳区提出着重把海门临港特色产业片区打造为超1000亿元产值的县域特色产业示范园区,且该片区中5.25平方公里纳入汕头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在去年承接总投资超370亿元的10个产业有序转移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再承接7个项目、总投资4928万元,持续为海门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兴则百业兴。海门镇紧紧围绕“三产融合发展的省典型镇”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省典型镇培育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奋力在全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兴产业 提振镇域经济活力
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是海门推动镇域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支撑,近年来不断积累形成雄厚基础。
“海门镇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持续高质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海门镇党委书记卢庆丰表示,该镇正加快推进总投资540亿元的华电二期、海上风电、花伴湾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形成能源、工业、文旅、乡村振兴、渔业渔港五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该镇大力打造能源大镇,目前总投资超350亿元的华能5、6号机组、华电二期、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等一批重大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华能5、6号机组项目已启动建设,华电二期项目、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项目将于年底动工。
工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49家印染企业已全部入驻潮阳(海门)纺织印染中心,另有2家印染相关配套企业正在加快建设,其中荣昌绿色智能纺织印染建设项目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汕头市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已启动征地及招商工作,正着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文旅产业增添丰富业态。该镇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引进大企业参与文旅项目开发,目前花伴湾农文旅项目一期业态已建成开放,计划总投资6亿元的国际潮商会长大厦正在开展施工设计,莲花峰风景区升级改造正在谋划前期工作。 乡村产业振兴步伐坚实。该镇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发挥集泰种养等农业企业龙头作用,推动中草药、东京薯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做大做强“吴周山百草园”“外四坑尾”等特色品牌,有序推进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建设。
渔业渔港经济加快升级。该镇积极谋划发展渔业产业新业态,扶持新四海捕捞有限公司、锦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等渔业企业发展壮大,目前锦泰实业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海门中心渔港潮阳港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
假以时日,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及投产运营,海门镇五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将更为显现,汇聚成千亿产业集群。
优环境 提升联城带村功能
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海门镇主动融入市、区发展大局,编制形成《潮阳区海门镇典型镇建设规划》,提出以“千年古港、莲峰海韵”为形象定位、构建“一环五区”功能布局的城镇发展总体思路,并形成总投资3.7亿元、涵盖44个项目的典型镇建设项目库。
“海门镇将继续按照省、市、区部署要求,严格对标对表典型镇村创建标准,接续发力,久久为功。”海门镇镇长吴寿群表示,该镇将巩固提升绿美海门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推动海门城乡风貌迈上新台阶,提升典型镇联城带村节点的功能作用。
今年以来,海门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风貌提质升级,重点突破“六乱”“三线”等弊病顽疾,推进“七个一”升级改造,全镇累计拆除围挡、临设238处,清理河道33.14公里,整治“三线”32.3公里,种植各类乔木灌木58815株,建设“四小园”72处、“美丽庭院”67户,湖边村荣获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称号,海门图书馆圩镇客厅、S234沈海高速出入口景观提升、外四大沟沽整治提升和生态补水工程、东门坑桥绿化园已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该镇深入开展“五边四旁”绿化美化行动,市、区领导及挂钩联系单位帮扶攻坚绿美建设,成立“党员植树志愿服务队”16支,设立“党员护绿先锋岗”11个,绘制2024年乡村绿化一张图16张,组织开展乡村绿化义务植树活动52场次。
如今,海门镇滨海大道、汕汕高铁沿线两侧、228国道、金海大道等重点路段绿色通道品质提升成效明显,有力助推海门加快打造典型样板。
惠民生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以来,海门镇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围绕交通、教育、养老、文化等重点领域,着力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
其中,高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1亿多元的环海路改建、疏港路支线等道路先后建成通车,总投资近2亿元的滨海大道南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4%,北新文体广场、北门休闲公园、城北社区绿色景观小公园、莲花峰风景区智慧停车场、绿色充电桩、海门中学新建综合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同时,积极谋划西南门学校、环市东路连接线、尖山文化公园、228国道改扩建等一批项目。
更多暖心举措惠及重点人群:完成坑尾村长者食堂建设;严格落实民生保障政策,确保特困供养、低保、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资金及时发放;连续两年投入近30万元,以每人300元为标准帮助浅海生计渔民购买意外保险,并投入200万元对全镇467艘生计渔船开展“一船一档”档案资料建档,切实提高渔业抗风险能力和渔民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与此同时,以“绣花功”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该镇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探索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辖区共治,最大限度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海门镇一项项民生工程和惠民措施的落地见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断提升。 一线走笔 打造山海农耕乡村振兴示范带 扮靓乡村风貌 发力产业振兴
在海门,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回头客流连忘返于山海农耕乡村振兴示范带,他们游玩莲花峰风景区、花伴湾农文旅项目、乡村旅游线路,体验山海风情、农耕文化,乐在其中。
近日,笔者走进这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看到,沿途绿道规划有序,不少骑友结伴到此体验;河渠水清岸绿,时而可见白鹭飞过;村民住宅外墙绘上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画,吸引游客拍照留念……画如景,景如画。
近年来,海门镇依托山水林田湖的自然肌理,因地制宜、连线成片综合打造山海农耕乡村振兴示范带,涵盖竞海村、湖边村、坑尾村、新地村、洪洞村、东门社区、北门社区、西南门社区8个村(社区)和国家中心渔港经济区、莲花峰风景区,形成连线成片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是海门示范带建设的一大亮点。示范带集约利用外四片区有限土地,大力发展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打造新地、坑尾、湖边、竞海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沿途各村积极开展绿美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竞海村依靠农场旧址,打造农场体验区及红色文化馆;湖边村以韩文公祠为主打造传统文化广场公园;新地村壮大中草药产业规模,打造“百草园”;坑尾村以“特色墙绘+文创基地”为支撑,打造网红打卡点,发展特色农产品东京圆种植园。同时,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在房前屋后等区域“见缝插绿”,打造“四小园”生态景观,营造人人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如今,山海农耕海门乡村振兴示范带不仅有力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还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潮阳样板”。
▌来源:潮阳发布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载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并仅限于信息分享,不做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广东高田律师事务所 马化钰 13536922851
你有178个好友都在看:(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