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治理:从禁烧到综合利用的深度思考

文摘   2024-11-01 07:00   内蒙古  

丰收带来的不仅是喜悦,还有秸秆处置这一棘手问题。在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交织的背景下,秸秆处置已成为考验地方治理智慧的重要课题。

人民评说以《小小秸秆 大大考题 》对此事进行阐述。认为如何处置秸秆,是个不大不小的治理难题。秸秆禁烧,一纸禁令,未必奏效。干部蹲点,可能也难守住四处火起。只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堵疏结合,才能找到最优解。

从传统的禁烧令到探索“限烧”,从单一的还田方式到多样化的创新治理,每一步都反映出我们在寻求秸秆问题最优解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一、秸秆禁烧困境与“限烧”探索

1、 禁烧令的局限

秸秆禁烧政策初衷是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然而,一纸禁令在实践中却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监管成本高昂,干部蹲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但难以做到全方位覆盖,导致四处火起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农民出于成本、习惯等因素,对禁烧令的执行存在抵触情绪。这种单纯的“堵”式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使得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2、“限烧”的合理性与挑战

“秸秆限烧”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探索。它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焚烧秸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合理性,例如在综合平衡大气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有控制的焚烧。但这一举措也面临挑战,比如如何确定合理的限烧范围、时间和方式,如何确保限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等。这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监管,同时也需要对农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训。

二、秸秆还田的利弊与科学实施

1、 秸秆还田的益处

秸秆还田有显著的好处,数据显示相关技术能提升作物产量超7%。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田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秸秆还田还有助于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对减少水土流失和防治土壤沙化也有一定作用。

2、 不规范还田的危害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为还田而还田”。不规范的作业方式是一个严重的隐患。例如,秸秆粉碎不充分,会导致土壤孔隙度降低,影响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如果秸秆还田量过大且分布不均,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土壤氮素,造成土壤中氮素短期缺乏,影响下一茬作物生长。而且,如文中提到,有的区域耕层较浅,不适合进行秸秆还田,若强行实施,不仅无法实现资源再利用,还可能对土壤和作物造成损害。

3、 科学还田的要求

秸秆还田必须尊重科学和符合实际。这意味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同时,要多帮农民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秸秆还田的长期效益。例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秸秆进行科学的预处理,如粉碎、腐熟等,确保其能够在土壤中顺利分解。而且,还田后的田间管理也至关重要,如合理施肥、灌溉等,以保证作物生长不受影响。此外,深耕是秸秆还田的关键环节,对于耕层较浅的地区,应先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耕层条件,再考虑秸秆还田。

三、创新治理模式的意义与实践

1、 托管服务的优势

一些地方创新的托管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把专业事交给专业人,通过运用精细化技术提高作业效率。专业的托管服务机构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对秸秆进行科学的处理。例如,他们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精确控制秸秆还田的量和方式,避免了农民因缺乏专业知识和设备而导致的不规范作业。同时,托管服务还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2、 新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推行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技术等创新举措,实现了农艺农机相配套,有效解决了地温低、大小苗等问题。这种技术将秸秆还田与合理的耕作方式相结合,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保障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例如,通过条带耕作,可以使秸秆在土壤中的分布更加合理,既有利于秸秆分解,又能避免对作物生长点的影响。同时,秸秆覆盖在地表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作物发芽和生长,减少大小苗现象的发生。

四、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1、 从单一治理到综合利用的转变

秸秆治理不应仅仅局限于禁烧或简单的还田,而应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除了还田,秸秆还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如制成秸秆颗粒燃料、发电等;可以用于造纸、编织等工业生产;还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等。这种综合利用的方式可以实现秸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秸秆处置问题。例如,发展秸秆发电产业,不仅可以消耗大量的秸秆,减少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还可以为当地提供电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秸秆治理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秸秆治理要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目标相结合。良好的秸秆治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同时,通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在探索秸秆治理方式时,应将长期目标与短期措施相结合,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也要关注农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在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时,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使秸秆治理成为农民自觉参与的行动。

秸秆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治理难题。从禁烧到限烧的政策调整,从传统还田到科学还田的实践转变,再到创新治理模式的探索和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每一步都体现了我们在秸秆治理道路上的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革新技术、优化机制、创新治理,真正实现秸秆的有效处置和资源利用,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提供有力支撑,让秸秆这一农业生产的“另一半”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秸秆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投入和不断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产和环境形势。

好好学习
读国学经典,品世间万象。关注我,一起在文化里安顿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