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京津冀地区“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市、全国三大优势奶业产区之一。近年来,大同把农业作为转型发展的“四大赛道”之一,坚持“十化”发展思路,聚焦“6+2”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4年,大同市实现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双提高”,粮食种植面积达443.26万亩,根据田间测产,今年全市粮食总产有望突破26亿斤,实现“十五连丰”。设施蔬菜面积达13.6万亩,“阳高红”西红柿、天镇辣椒等蔬菜品牌叫响全国,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畜牧产业实现基地市场“双增效”,全市规模养殖场有821个,规模化养殖水平达67%,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5家,畜禽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大同味道”香飘万家。农产品加工持续做强,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0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3.4%。渔业产业持续做优,在全市布局“一冷一热一温”三大养殖基地,今年前三季度,水产品产量达2620吨,同比增长16%,增速全省第一。林下经济持续做大,特别是杏果产业,今年喜获丰收,全市13万亩鲜食杏产量达18万吨,产值达11亿元。同时,大同市还持续发展壮大黄花、黄芪两大特色产业。作为全国黄花的重要主产区之一,全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万亩,开发出六大系列13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40亿元;黄芪种植面积达37万亩,培育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333家,年采收量达1万吨,开发系列产品70余种,全产业链年产值达8.5亿元。
下一步,大同市将持续深耕农业赛道,围绕“6+2”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积极构建多种特色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文字来源:大同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