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笔者曾在公号短文《助听器行业的邻居们》中写到,“看见声音”之类的颠覆性技术,将声音转换成文字(智能字幕速记)的音书科技会做,其它公司也会以别的方式去做,如AR字幕眼镜。
一位名叫Del Vecchio的老外经常抱怨说,同时佩戴助听器和眼镜令他非常不舒服。现在他所在的公司已经推出一项计划,在2024年年底之前将助听器集成到眼镜中。整合视听的人们之所以满怀希望,是因为Del Vecchio正是全球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的创始人,这个公司的市场规模和运营经验不可小觑。
这个期待或许值得期待。截止信息发布时,尚不清楚EssilorLuxottica公司正在和哪些助听器公司洽谈合作协议。
将视觉和听觉结合在一起,追求协同作用(synergy)的努力一直存在。这是一个听上去并不新鲜的、“蒙上灰尘的想法”(dusted idea),现在有人要“吹去灰尘”(blowing the dust off)。但怎么“吹”呢?当然不应该是“吹牛”。
视和听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分别以眼镜和助听器为代表。从经营的角度看彼此相关,尤其在服务老年顾客上面,助听器与药房(医疗器械)的混业经营很早就有了。当年笔者在负责销售的时候,曾经和某日系眼镜连锁在助听器业务上开展合作——虽然销售规模不大,客服压力却不小,团队因此得到了锻炼。
由于传统助听器的市场规模与眼镜行业根本无法相比,借助眼镜平台资源的助听器业务只能以“眼镜+”的模式“屈尊”呈现。虽然市场上视听中心早已存在,但除了一部分所谓目标顾客的重叠之外,业务的相关性较弱,因为产品是分离的。
目前助听器与眼镜似乎已从“拼盘”阶段进入“混炒”阶段。
这要从消除污名化(stigma)这个痛点说起,传统助听器生产厂家为此绞尽脑汁。入耳的隐形,有耳道式、深耳道式等等。而不入耳的隐形,则包括利用头发遮盖,或在颜色上接近皮肤、头发,在外观上依顺耳廓的现状以便“躲”进耳背,进而外观可穿戴化如做成首饰的模样……
助听器成功小型化之后被整合进镜架,有望使眼镜助听器摆脱粗大、笨拙的镜架,看起来像普通眼镜一样。虽然诸多个性化体验、审美的细节问题,还有待探索和解决。
眼镜式助听器(骨导)从产品端试图将视听整合在一起,不仅仅是消除两者在耳廓佩戴位置上的“竞争”。骨导的“入耳”与“不入耳”概念并不重要,软骨导和硬骨导技术的灵敏度固然关键,而融入AI浪潮,是所有消费电子产品共同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最终“强扭的瓜”甜不甜,市场和用户说了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转发分享仅限非商业目的,请使用全文及二维码并注明出处。
注:微信公众平台随机插入的广告,与笔者及公号文章无关,请知悉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