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过年更得听曲艺!”
政务
2025-02-01 10:41
天津
![]()
一桌一椅,扇子、手帕、醒木——昨晚黄河剧院小剧场内座无虚席,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评书,以一段经典聊斋书目《胭脂》,拉开了“曲艺唱响京津冀”主题演出的序幕。
大年初三,白天在古文化街戏楼看曲艺快闪,晚上去赶非遗项目展演专场,“非遗贺新春 曲艺过大年”十足过瘾。
“冲着书目来的,也冲演员来的。”开场前,黄河剧院小剧场内几位年轻的观众已经开始议论这场演出。青年演员叶蓬一出场,“好!”一个碰头好,是天津观众给予演员的热烈欢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阕《沁园春·雪》为定场诗,惊天醒木一拍,聊斋书目《胭脂》娓娓道来。观众也渐渐沉浸在叶蓬精彩的演绎中,情绪随着情节变化而波动,直至一句“咱们下回再说”留扣,才忽然“惊醒”,掌声雷动。
叶蓬是相声名家王谦祥的弟子,从2012年开始通过大量舞台实践、向前辈问艺,系统地学习评书艺术。此次,来天津说《聊斋》,也是为了向自己喜欢的前辈评书大家刘立福先生致敬,“我在北京书馆完整地说过六遍《胭脂》,才拿到天津来说。”京津曲艺渊源深厚,前辈评书大艺术家刘立福先生的师爷陈士和就是从北京来到天津,叶蓬认为天津一些本土书目更加细致、市井化,“北京评书、天津评书的根源都是中国传统评书艺术,有一脉相承之处,有值得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
年轻的市民王先生从滨海新区赶来,下午在古文化街赶场了天津市曲艺团上演的曲艺快闪,晚上到黄河剧院小剧场赶场,“过年放假,更得听曲艺啊。”从小就跟着爷爷在各个园子听鼓曲、相声、评书,王先生说此前在网上听过叶蓬的节目,“还是现场更过瘾,欢迎他以后常来天津。”叶蓬也向记者透露,自己有一部原创的《午夜北平》,是北京实事也有天津风云,将来有机会一定为天津观众展示。
从昨日的北京评书专场开始,“曲艺唱响京津冀”将连续三天推出三地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本次演出均为公益性演出,是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开区人民政府、北方演艺集团联合举办的“非遗贺新春 曲艺过大年”演出活动的重头戏之一。记者了解到,三天演出均通过文惠卡进行免费预约,节前“开票”,黄河剧院小剧场近百坐席,1小时即满员。一票难求的盛况,展现了天津曲艺市场旺盛的生命力,是对列入非遗项目的曲艺文化的一次生动展示和传承。
![]()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