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伟,海港经济开发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清河救助站站长,2015年参与了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2018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聘为副秘书长。
一份情结 开启他护鸟人的征程
唐山海港开发区沿海滩涂湿地众多,每年有数百万只迁徙候鸟在此停留觅食,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候鸟驿站”。2004年初冬的早晨,大清河盐场附近的滩涂上14只中毒的东方白鹳在痛苦的挣扎着,田志伟及时赶到并伸出了援手,将其中11只东方白鹳从死神手中救下,从此他便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救助工作。2011年,田志伟用7万余元在大清河湿地承包了一块35亩的荒地,建起救助站,用于救助过境鸟类。最初的五年完全是他自己投入,面对周围人的不解。田志伟说:“我是一个爱鸟人,救鸟护鸟乐此不疲”。凭着这一信念,救助站的工作他一做就是14年。
多年坚守 他从门外汉变成“鸟专家”
成立救助站以来,他自学了鸟类学、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对一些常见鸟类更是到了可以“听声辨鸟”的程度。十多年来,经救助站解救、收养和放飞的野鸟达百余种、数量上万只,包括国家一级鸟类东方白鹳、丹顶鹤、遗鸥、大鸨、天鹅等,同时佩戴卫星跟踪器,随时监测鸟的动态及相关数据,为有关部门提供科研数据做出了贡献。同时,田志伟还对一些濒危物种做了挽救性的保护,他人工孵化的鸟类有遗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截至目前,海港开发区大清河监测点观测到的过境迁徙鸟类398种,越冬鸟类57种,繁育鸟类29种。
初心不改 护鸟已成为他一生的使命
鸟类救助站在田志伟的带领下基于救助站原有的功能,逐渐改造和扩充成为具有综合功能的保护区域,建成了鸟类救助区(救助、监控、物资存放)、鸟类恢复区(救助后的鸟类个体,进行隔离恢复)、野化训练区(救助成功和人工繁育的鸟类进行野化训练,适应野外环境)、鸟类保育区(饮水、休息、繁殖、食物补充)、科普宣教区和鸟类观测瞭望塔。如今,海港开发区大清河救助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爱鸟者之家,也是受伤迷途鸟儿的温馨家园。在田志伟的感召下,当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爱鸟护鸟行列中来。
从开始的巡护拆鸟网、打击非法盗猎到现在的救助放飞、调研科考、孵化研究,渤海湾护鸟20个年头,田志伟的这份执着和坚守,令人敬佩的精神,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来源:文明河北
编辑: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