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KHZ-1MHz,以差模为主,1-5MHz,差模和共模共同起作用,5MHz 以后基本上是共模。差模干扰的分容性藕合和感性藕合。一般 1MHZ 以上的干扰是共模,低频段是差摸干扰。用一个电阻串个电容后再并到 Y 电容的引脚上,用示波器测电阻两引脚的电压可以估测共模干扰;
7、可以加大 PFC 输入部分的单绕组电感的电感量。
8、PWM 线路中的元件将主频调到 60KHZ 左右。
9、用一块铜皮紧贴在变压器磁芯上。
11、一般传导的产生有两个主要的点:200K 和 20M 左右,这几个点也体现了电路的性能;200K 左右主要是漏感产生的尖刺;20M 左右主要是电路开关的噪声。处理不好变压器会增加大量的辐射,加屏蔽都没用,辐射过不了。
12、将输入 BUCK 电容改为低内阻的电容。
14、将共模电感上并联一个几K到几十K电阻。
15、将共模电感用铜箔屏蔽后接到大电容的地。
16、在 PCB 设计时应将共模电感和变压器隔开一点以免互相干扰。
17、保险套磁珠。
18、三线输入的将两根进线接地的 Y 电容容量从 2.2nF 减小到 471。
22、将共模电感前加一个小的几百 uH 差模电感。
24、将共模电感用一块铜皮包起来再连接到地。
27、在输入端加大 X 电容。
28、加大输入端共模电感。
30、将辅助绕组供电滤波电容改用瘦长型电解电容或者加大容量。
32、150KHZ-300KHZ 和 20MHZ-30MHZ 这两处传导都不过,可在共模电路前加一个差模电路。也可以看看接地是否有问题,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加强接牢,主板上的地线一定要理顺,不同的地线之间走线一定要顺畅不要互相交错的。
3、也可改变整流二极管特性来处理一对快速二极管如 FR107 一对普通整流二极管 1N4007。
4、对于有 Y 电容的电源,干扰在 1M 以前以差模为主,2-5M 是差模和共模干扰。对于 NO-Y 来说,情况不一样,1M 以前的共模也非常厉害。在前面加很多 X 电容,滤光差模,改不改变压器对差模没有影响了,如果还有变化,就是共模了。差共模分离的方法:在 AC 输入端加很多 X 电容,从小到大,这样可以把差模滤去,剩下的就是共模了,再与总的噪音相比较,就能看出差模的大小。
10、在输入端滤波电容上并联小容量高压瓷片或者高压贴片电容。
3、处理后端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和初级大电路并联电容的大小。
4、在变压器初级绕组上用一根很细的三重绝缘线并绕一个屏蔽绕组,屏蔽绕组的一端接电源端另外一端通过一个电容接到地。
10、用变压器次级辅助绕组来屏蔽初级主绕组,比用变压器初级辅助绕组来屏蔽初级主绕组,传导整体要好得多。
11、传导整体超标,用示波器看开关管 G 和 D 极波形都有重叠的现象,光藕供电电阻从输出滤波共模电感下穿过接输出正极改接不从大电流下穿过后一切 OK。
12、在输入端 L 线和 N 线各接一 681/250V 的 Y 电容,Y 电容另外一端接次级地。
4、改变 PCB LAYOUT;
5、输出线前面接一个双线并绕的小共模电感;
9、可以用增大 MOS 驱动电阻。
14、将输入端加两个 Y 电容对地,可降低传导 25MHZ-30MHZ 干扰。
1、可以用增大 MOS 驱动电阻;
2、RCD 缓冲电路采用 1N4007 慢管;
3、VCC 供电电压用 1N4007 慢管来解决;
6、在变压器与 MOSFET 之间加 BEAD CORE;
8、PCB LAYOUT 时大电解电容,变压器,MOS 构成的电路环尽可能的小;
EMI辐射频段:50---100MHZ
2、调整输出整流管的吸收电路参数;
3、可改变一二次侧跨接 Y 电容支路的阻抗,如 PIN 脚处加 BEAD CORE 或串接适当的电阻;
部分电子书籍截图
【整套硬件学习资料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