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拉开序幕,各大电商平台的打折优惠、商品预售、消费满减、直播抢购齐齐上阵,是不是挺让人心动的?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愉快购物,避开一些潜在的消费风险和陷阱,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依法维权。
选择正规的平台
消费者应当选择经营规模较大、售后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资质齐全的电商平台,注意区分店铺是平台自营还是第三方经营者,关注其是否公示营业执照、是否具有相关的许可资质。切勿私下交易、转账,不要随意点击非官方或者陌生的网址链接,防止电信诈骗或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
厘清规则理性选购
认真阅读促销活动细则,了解确认优惠活动的使用条件、范围和期限,以及红包、折扣、满减能否叠加使用,不明确的要及时咨询店铺或平台客服。购买预售商品要注意定金及尾款的支付时间、退还条件等,因“定金”不予退还,所以在付款前要慎重,支付定金后确实不想要的可以在支付尾款后再申请退款。选购商品时要货比三家,关注其价格的变化趋势,切勿随意轻信“最低价”的宣传,谨防商家先涨再降,虚构原价的“挖坑”行为。对于商品链接下的评价和各类不具备检验检测资质认定或认可的“第三方测评”,要保持清醒,理性辨别,可多渠道综合比较信息的真实性后再作为购物的参考。
直播购物要谨慎
一些直播间常常打造“低价”“限时限量”“热卖抢购”的氛围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就需要消费者保持理性,下单前认真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在直播间购买贵重物品时更要小心谨慎,直播间的灯光和镜头会让商品的颜色、光泽、质感等失真,通常会导致收到的实物和直播间展示的存在出入,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与平台或商家协商退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新增要求直播间应在显著位置标明实际销售商家的名称、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消费者要多留意直播间是否公示这类信息,如发生消费争议时,也可以要求直播平台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以及相关经营活动记录等必要信息,以备维权之需。
提高反诈意识
一些不法分子蹭着“双十一”的热度开始冒头,“刷单返现”“退款前需转账”等都是他们实施网络诈骗的手段。还有一些在直播间编造剧本,打造人设,打着“低价售卖高价回收”的幌子欺骗消费者,尤其是辨别能力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掉入他们的圈套。因此,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切勿贪小便宜,不要随意向不明身份的人泄露个人信息,退款等应当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验,遇到疑似诈骗的,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警方报案。
网购收到货后要及时查看商品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订单一致。如发现问题,应尽快联系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同时妥善留存好订单信息、支付记录、商品详情截图、促销优惠截图、聊天记录等相关凭证作为维权依据;协商不成的,要及时拨打商家所在地或平台所在地的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END
监制丨孟妍
审核丨李霞
编辑丨马宁宁
来源丨桂林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