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计算听力学(Computational Audiology)(2/2)
——————————————
AI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服务扩展等各个环节上的应用,正在推动整个助听器行业的深入发展。作为市场营销人士,笔者对于AI助力行业前端的突破,抱有极大的期待。
什么是前端突破?是指唤醒潜在人群的听力保健意识,鼓励听损人士了解自己的听损状况,及时、主动采取行动寻求干预。很显然,前端突破包括了产品和服务两大方向。
用于前端突破的助听器,不再是残疾人用品和贵重商品,而是适合中低度听损、特别是适合中老年人的可获得的、负担得起的大健康日用品。例如国外OTC助听器概念的出现和在分类监管上的落地,标志着行业开始在产品端尝试突破原有的小众格局,转变为面向大众的普惠型行业。而AI的加入,将扩大产品的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和影响力,通过口碑带来更多的流量。
前端突破在听力保健服务方面,也在借助AI提高诊断和筛查的效率和便捷性,尤其是探索听力聊天机器人等门户工具的应用。
目前全球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损,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飙升至25亿以上。这其中多数人生活在低收入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上听力保健专业人员的缺乏,他们获得听力保健服务的机会极为有限。
例如在非洲,平均每一位听力学家要服务超过100万人。即使在高收入国家如美国,听力学家多数也仅分布在收入较高、年轻人较多的大城市。国内尚未见到官方数字,据行业专家估计,国内听力学家和服务人口的比例为1:26万。
截止目前,面对客观存在的巨大的听力需求,发现和唤醒需求的能力仍然乏善可陈。如果没有科普、咨询和渠道深入触达(Accessible)服务对象进而发现需求,所谓满足需求就是空话,普及(Available)和普惠(Affordable)都无从谈起。
在听损的致病因素中,耳道感染、耳毒性药物、外伤和噪声暴露等等都是可以预防的,因而早期公众教育、筛(检)查和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了。这也是专业咨询和听力筛查必须面向前端(上游)、面向大众的逻辑。
笔者理解的听力聊天机器人,是公众可访问的第一接触点,跨越时空障碍和社会阶层的制约,提供可理解的、可操作的、最基本的甚至是私密的听力保健咨询和初筛服务,并预留了特需空间——必要时向听力中心和专家转诊。
得益于技术发展,听力聊天机器人的巨大潜力表现在:
强大的理解力和人机互动功能
全天候访问、匿名访问打破心理障碍,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渗透,带来科普咨询、早期检测(筛查)及专业评估(建议)的机会
评估沟通障碍,分析听力图和耳道图像
中长期监控听能管理、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
弥补任何情况下的专业人员(HCP)短缺
支持基层(如社区)听力保健服务及相关公益事业
借鉴和应用其它领域的成功经验
由此可见,得益于聊天机器人,人们能够拥有更广泛、更深入的科普宣传,更便捷、更准确的听力筛查和诊断,更丰富、更个性化的听力护理和康复,从而实现更早、更有效的听损干预。
不可否认,听力聊天机器人还要面对某些技术上的挑战,例如不同的语言和声学环境带来的准确性以及个人信息保密等问题。但从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角度,有人把AI听力聊天机器人视为听力行业“希望的灯塔”(beacon of hope),这丝毫不是夸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转发分享仅限非商业目的,请使用全文并注明出处。
注:微信公众平台随机插入的广告,与笔者及公号文章无关,请知悉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