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关注
10月24号,在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了《2024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6—2023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年均增长2.9%。2023年指数为125.3,比上年增长3.0%。
海洋经济回升向好,民生持续改善。2023年经济民生指数为130.7,比上年增长3.8%,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0%,海洋经济加快复苏,海洋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科技创新指数为128.2,比上年增长3.2%。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投入保持稳定;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和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海洋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2023年生态环境指数为119.3,比上年增长2.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海洋环境状况稳中趋好。中央财政支持新实施16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生态保护修复保持持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资源利用指数为125.8,比上年增长2.6%,有力保障了油气、核电等重大基础设施用海、用岛需求,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7.6%,海水淡化日产能力比上年增长7.0%,海洋能和海水利用能力不断增强。
海洋对外贸易承压前行显韧性。国际贸易投资阶段性承压,但与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1%;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比上年增长9.7%,国际航运货物量稳步提升。海洋领域行政管理效能明显提升。我国制定的现行涉海标准,比上年增长14.2%,共发布海洋灾害预警290次,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口较前五年均值分别减少45%和70%,海洋管理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我国签订的现行有效对外涉海协议,主办的涉海国际会议和培训人次比上年翻一番,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
来自央视新闻
年均增长2.9%
《2024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01 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上天入地圆满完成
10月24号,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标志着该卫星工程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20大类。该卫星充分发挥了新一代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育种周期短、搭载效率高”优势,圆满完成了近千个种质资源空间育种试验,为我国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珍贵的在轨验证机会,为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来自新华网
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
上天入地圆满完成
#02 商务部等将于11月组织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
10月24号,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全力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抢抓“双十一”重要消费节点,持续组织开展以旧换新供需对接、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丝路云品”电商节等促消费活动,释放政策效应,让消费者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我们还将鼓励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发挥有效连接供需两端、联动多元主体优势,创新服务场景,推动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来自央视新闻
商务部等将于11月组织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
#03 国际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
10月24号,在联合国成立79周年纪念日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国际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全球挑战越突出,越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始终支持联合国不断改革发展,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大国尤其要承担责任,推动联合国包括安理会更好履职尽责,更有效凝聚全球共识,更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搞单边主义、霸凌胁迫、制裁施压,违背国际社会谋求稳定发展、反对分裂冲突的共识,只会损害各国共同利益。
来自新华网
国际形势越复杂
越需要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
#04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结束访问贝宁前往毛里塔尼亚
10月24号,执行“和谐使命-202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驶离科托努港码头,圆满完成对贝宁的首次访问。在为期7天的访问中,“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成功实施手术137例,累计诊疗8122人次,开展辅助检查检验3297人次,创造这次任务以来单站诊疗量最高纪录。除主平台接诊外,医院船还派出医疗分队赴当地青少年中心、大学开展巡诊,任务官兵还与阿波美卡拉维大学孔子学院开展文化联谊活动,与贝宁海军官兵举行足球友谊赛,进一步加深双方交流,增进彼此互信。
来自新华网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结束访问贝宁前往毛里塔尼亚
中传要闻
#01 第三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0号,第三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数字公共治理”,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标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更好赋能人工智能与数字公共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术界和业界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为我国数字公共治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公共治理已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来自微信公众号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第三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
成功举办
#02 学生心理健康中心2024级新生心理访谈活动圆满完成
10月19号到20号,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圆满举办了2024级新生心理访谈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部分2024级新生“小白杨”们积极参与,旨在通过精心安排一对一心理访谈,深入了解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心理动态与实际需求,从而精准施策,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工作。本次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为2024级新生顺利融入并适应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体现出心理中心在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关怀。
来自“CUC白杨心畔”微信公众号
“心灵导航,筑梦未来”
学生心理健康中心2024级新生
心理访谈活动圆满完成
#03 中传教师荣获2024年度亚广联首位青年工程师奖
10月19号,亚太广播联盟2024年度技术奖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揭晓,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程皓楠荣获“亚广联青年工程师奖”。亚广联首次设置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广播电视工程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青年工程师,仅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程皓楠成为该奖项的首位获得者。亚广联在授予程皓楠“2024年度亚广联青年工程师奖”时,对其在音频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创新表示感谢,特别是她为老电影音轨开发的绿色修复技术、用户友好的一键式音频制作工具和可靠的语音鉴别平台。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微信公众号
中传教师荣获2024年度
亚广联首位青年工程师奖
#04 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举行“预”show“预”世界艺术之夜晚会
10月18号,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第二届“预”show“预”世界艺术之夜晚会,1200余名师生齐聚中传礼堂,共享这场视听盛宴。晚会采用中英双语主持,既呼应了主题,也体现了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此次晚会不仅是学员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同时也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政教育实践。教育发展中心希望通过举办此类文化活动,引导学员在学术探索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树立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才华。
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传国际预科教育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举行
“预”show“预”
世界艺术之夜晚会
团学资讯
#01 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活动举行成功
10月25号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五点,在白杨大集举行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活动。生涯嘉年华是一项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的职业生涯探索活动。通过参与精心设置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外部世界,明细自我定位,并进一步确定行动方向与规划。详情请见CUC中传就业微信公众号。
来自“CUC中传就业”微信公众号
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活动举行成功
#02 第十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片正式启动
10月24号到12月2号,2024年第十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片持续进行。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已发展为包括评奖评估、展映交流、学术论坛、作品创投在内的系列活动,打造出了“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光影映像”“光影论坛”等知名品牌,成为国内以学术性、人文性、专业性、前沿性为标杆的纪录片领域盛会,在业界、学界以及社会多个层面发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报名详情请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部微信公众号。
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第十四届“光影纪年”
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片正式启动
#03 第十一届首都高校“汉字风云”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开始报名
10月24号到11月3号晚八点为“汉字风云”中华文化知识大赛报名时段。为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重视。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将承办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主办的第十一届首都高校“汉字风云”中华文化知识大赛,与首都高校协同号召广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文化。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热爱,引导当代青年主动传承发扬中华文化。详情请见CUC人文青春微信公众号。
来自微信公众号
“CUC人文青春”
第十一届首都高校
“汉字风云”中华文化知识大赛
开始报名
#04 跨文化交流活动即将开展
10月25号起,新一期跨文化交流活动开始进行,每周五下午五点在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一站式大厅举办,无需报名。该活动通过不同主题的讲座和活动,如文化和跨文化能力的讨论、文化知识问答、语言咖啡馆和不同文化下的舞蹈和庆典等,拓展了同学们对文化遗产、全球节日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储备,增强了对于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概念的认识,打开了新社交圈、丰富了文化体验以及提高了跨文化沟通能力。详情请见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号。
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传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跨文化交流活动即将开展
文案/直播组 汤璐
排版/宣推部 李雨桐
编辑/宣推部 张佳奕
↓↓微信↓↓
↓↓微博↓↓
↓↓节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