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也会传染吗?当焦虑影响生活时该怎么办……

百科   2024-10-30 18:29   广东  

受访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博士后、主治医师 赖顺凯


焦虑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
可能来自学习与考试
可能来自工作与社会
也可能来自身边的人际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焦虑情绪都是坏的
但当焦虑变成一种情绪障碍
逐渐影响到生活时
又该怎么办呢
一起来了解下“焦虑”的这些事儿

01

感到焦虑不用紧张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焦虑症是全球头号的精神障碍类问题,有 3.01 亿人患有焦虑症。无论是小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或者是准备社会时的工作面试,又或者是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难免都会感到焦虑……
“在压力的状态下,我们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但这时产生的焦虑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情绪反应。”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博士后、主治医师赖顺凯介绍。

人在面对超不确定、不安全、出自身预期的事情时会产生短暂的紧张情绪,但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解决而缓和,以及逐渐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情绪状态。“当上级给布置一个我没有做过的任务,我在完成过程中感到焦虑和紧张。但当这一任务完成后,我的紧张和焦虑也消失了,那这种焦虑情绪是正常合理的。”赖顺凯举例
但当焦虑状态变成焦虑症时,我们便要留心注意了。

02

焦虑症会有什么表现


什么是焦虑症?和焦虑情绪有着什么区别?两者的主要的判断参考在于:焦虑源是否是具体的,焦虑强度是否合理,以及持续时间是否是半年以上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是一种病理性焦虑。有着持续、过度担忧和紧张为特征的心理状态,通常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成比例,可能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悸、呼吸急促等,并影响日常生活。“患有焦虑症时,患者往往没有具体的焦虑源,存在着泛化的表现,焦虑的情绪会延伸到工作生活别的事情上。并且这种泛化的病理性焦虑持续时间有半年以上。”赖顺凯介绍。

焦虑症会有哪些表现

心理表现

焦虑症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紧张感。可能难以控制自己的担心,对日常事务感到过度紧张。这种紧张感可能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变得易怒和不安。



情绪表现

情绪上,焦虑症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慌或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导致他们感到极度不安。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感到烦躁或激动,进一步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活动。

身体表现

身体上,焦虑症可以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悸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或困难、出汗、颤抖或抽搐。也可能会感到肌肉紧张或疼痛,这可能会导致头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此外,他们可能会感到疲劳、恶心或肠胃出现问题,以及头晕或眩晕。

行为表现

在行为上,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反复检查事物的行为,如反复确认门是否锁好或电器是否关闭。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需要反复洗手或清洁以减轻焦虑感。此外,他们可能会在决策时感到困难,或过度依赖他人的意见或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而女性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水平,而患有焦虑症的风险也因此增加。此外,焦虑的情绪会传染。特别是焦虑症患者身边亲密的人,很容易会受到焦虑情绪的感染。

“患有焦虑症的人群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焦虑症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因为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感到疲劳和紧张。在社交方面,焦虑症患者可能会避免与人交往,影响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而长期的担忧和恐慌感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整体幸福感。

03

得了焦虑症不要害怕


当发现自身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异于平常的表现时,可能患有焦虑症或是焦虑症的潜在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咨询就诊。

#简单的自测

根据下图问题进行简单的自测,可结合自身状况考虑,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进行心理评估

到医院与医生进行访谈,了解自身具体的症状和感受,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以确认后续的治疗手段。

#进行心理治疗

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这是治疗焦虑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少焦虑和恐惧。而支持性心理治疗则是通过心理教育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知识,降低患者对疾病的继发焦虑,通过倾听、鼓励、支持等技巧向患者传递积极情绪,增进治疗依从性。在医生的诊治及专业判断后,必要时可根据专业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除此之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十分重要。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妨试着把目前可以做的事情写下来,慢慢认真思考该怎么做,这种做法有助于焦虑情绪的平复。


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等放松技巧,帮助减轻身体的紧张和焦虑。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也有助于减轻焦虑症状。同时,也要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因为这些物质可能加剧焦虑感。



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
把“广东科普”设为星标吧~
↓↓↓

今日推荐视频


 儿童恶性肿瘤的认知误区 



儿童得恶性肿瘤多吗?

跟成人恶性肿瘤是一样的吗?

网络上满天飞的伪科学,

导致公众对儿童恶性肿瘤

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以至于一些儿童恶性肿瘤

早期不能及时准确诊断、施治,

从而失去了获得痊愈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通过轻松的动画

正确认识儿童恶性肿瘤。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陀  艳

审阅:莫文艺、冯海波、刘肖勇

图源:千图网、Pexels、受访者提供


广东科普
广东省科普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