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驻埃塞的小岑
来源/走进埃塞
在东部非洲高原国家-埃塞俄比亚,坚持着自己的传统日历。上至政府部门,下至黎民百姓,都以9月11日或12日为新年伊始。
埃塞俄比亚的传统日历比公历“年轻”差不多七岁半。
当公历纪年走到2024年9月11日时,埃塞俄比亚的时钟才刚刚敲到2017年。
Enkutatash(እንቁጣጣሽ)-埃塞俄比亚新年标志着雨季的结束和春天明媚阳光的开始。
Enkutatash,阿姆哈拉语,意思是“宝石的礼物”。埃塞俄比亚人认为,9月份有不同的迹象,可以解释为什么应该把它作为新年的开始来庆祝。
这个月,鲜花盛开,阳光明媚,天气普遍宜人。这是人们在这几个月里离开雨天、雾气和雷雨的日子。埃塞俄比亚的冬天过去了,进入更好的日子。
“新年”是在每年的9月11或12日,这是雨季快结束,收获快开始的时候。节日的气氛并不只过一两天,而是一直延续到9月27日或28日的“马斯卡尔节”。这是埃塞俄比亚人新年的最高潮。
“马斯卡尔”意思是“十字架”,是14世纪埃皇接到耶稣“真正十字架”碎片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
此时,黄色的十字小花“马斯卡尔”花在全国盛开,深蓝色的“马斯卡尔”鸟婉转歌唱,亚的斯亚贝巴的广场上架起了用干树枝堆成的塔状“达密勒”。当地人叫这种花Adey Ababa。
太阳刚一下山,教堂中的大小钟一起敲响,急不可耐的青年们一手拿着马斯卡尔花,另一手举着燃烧的火炬,蜂拥上前将“达密勒”点燃。人们围着火堆尽情歌舞,火堆完全熄灭以后才逐渐散去。
这个比世界年轻七岁的国家如何迎接新年呢?
这是一个非常喜庆的节日。“除夕夜”,全家聚在一起,在后院燃起篝火,围着篝火跳舞。亚的斯亚贝巴全城随处可见用来广播的大喇叭,似乎是为了弥补通信的不便。在“除夕夜”,悠扬的庆典音乐一直持续了整晚。
在乡村,老百姓会在屋外燃起篝火,每人带一把干柴,点燃之后投入篝火中,并围着火堆狂欢歌舞,以此庆祝丰收的好年成。
埃塞俄比亚全国放假。相对于平时来说,街上人烟稀少,但偶尔出现的路人无不身着干净的盛装。许多人穿着白色的民族服装,在咖啡肤色的映衬下,格外鲜艳明亮。
一般家庭都是这样过年的:早晨,全家人每个人都穿着传统的埃塞俄比亚服装早起去教堂祈祷。祈祷是新年开门第一件事。接下来,才是家庭的欢乐时光。
“团聚”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主题,从最年长的家族领袖到嗷嗷待哺的婴儿。全家人围席而坐,享受一顿饱饭,喝着咖啡,聊天唱歌,音乐经久不散。期间一般男人负责宰杀牲口,女人则负责准备餐食。这样的庆祝要持续一周时间。
年轻姑娘们穿着新衣,收集花朵扎成花束送给朋友,唱着新年歌曲《Abebayehosh》(点击下面视频欣赏),他们通常都会收到一份小礼物作为回报。
对于那些想享受埃塞俄比亚咖啡的人来说,没有比这个假日更好的时光了。在美味的爆米花和乳香缭绕的气氛下,地上铺满了只有在盛大节日使用的被称为凯特马的青草,品上一杯由埃塞俄比亚美女制作的咖啡,顿时感觉人生太满足了!
其实早在过新年的前一个星期,各种“临时”集市就热闹起来。路边随处可见成堆的小摊贩,挤满了人群。小贩们铺一块布在地上,摆上颜色鲜艳的新衣服、鞋子、脸盆、头巾、发卡等(多数为中国制造)。他们吆喝着,从清晨到黄昏。最为壮观的当属羊市和牛市。埃塞俄比亚当地人以鸡、牛、羊肉为主要肉类食品。
牧羊人赶着数十头羊组成的羊群守在路边。每一头羊的头上或身上都有一撮染成红色的毛,表明该羊出售的身份。一番讨价还价后,买主一般都在路人的艳羡声中,笑嘻嘻地把羊的前后腿各自一捆,扔上板车或直接扛在肩上走回家。
在埃塞俄比亚,买得起整羊的,基本可以算小康人家。如果买得起整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富人了,许多人一年的收入都买不起一头牛。
“有钱人家吃整牛,小康人家吃全羊,穷人就吃鸡蛋。”
埃塞朋友表示,“生活并不容易,但全家人能团聚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今年是2017年
埃塞俄比亚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口头禅—Thirteen months of sunshine(13个月的阳光)。
埃塞地处东非高原,全国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此一年到头阳光充足、日照强烈,这本不足为奇。可是一年怎么会有13个月呢?难道世界上真有这样一个国家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历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最开始来埃塞俄比亚的时候,笔者就因为日期和时间问题闹过笑话。我所住酒店的大堂里贴有一张日历,日历上每个月的第一天竟然是11号,最后一天是10号,而且日历的最上面赫然写着“2000”。今年怎么成了2000年?我又抬头看了一下酒店的时钟,时针指向6点10分,这不明明是中午12点10分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当时还不敢相信这就是埃塞俄比亚独特的历法和计时方法,直到在外面买东西闹出笑话来,才彻底明白了。在亚的斯亚贝巴街头的一个小商店购买手机充值卡时,店员给的发票上面日期竟然写的是2000年5月,而当时明明已经是2008年1月!
后来,请教了一个埃塞朋友才恍然大悟:埃塞俄比亚历法比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公历晚7年零8个月。
埃塞俄比亚至今仍然沿用古老的“儒略历”。
“儒略历”是以罗马皇帝凯撒的名字命名的,规定一年分为13个月,前12个月每个月30天,第13个月平年是5天,闰年是6天。这样一年就有365或366天。“13个月的阳光”之说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从公元前46年凯撒大帝宣布使用儒略历以后的1500多年,西方世界一直使用这种历法。直到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宣布实施新的历法,也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格里高利历”为止。格里高利历也就是目前通用的阳历。
随着很多非洲国家19世纪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格里高利历也被随之带来。幸运的是,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一个从来没有遭受过西方殖民的国家,因此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延续使用儒略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埃塞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仍然使用儒略历的国家。
月份名称如下:
(1月)Meskerem(መስከረም)=(9月11或12日至10月)
(2月)Teqemt(ጥቅምት)=(10月至11月)
(3月)Hedar(ኅዳር)=(11月至12月)
(4月)Tahsas(ታኅሣሥ)=(12月至1月)
(5月)Ter(ጥር)=(1月至2月)
(6月)Yekatit(የካቲት)=(2月至3月)
(7月)Megabit(መጋቢት)=(3月至4月)
(8月)Miyazia(ሚያዝያ)=(4月至5月)
(9月)Ginbot(ግንቦት)=(5月至6月)
(10月)Sene(ሰኔ)=(6月至7月)
(11月)Hamle(ሐምሌ)=(7月至8月)
(12月)Nehase(ነሐሴ)=(8月至9月)
(13月)Puagme=(只有5天,闰年6天)
由此推算,埃塞俄比亚的历法比公历要晚7年零8个月。在这点上埃塞俄比亚和中国很相像。中国也有自己的农历,自己的新年。而埃塞人和中国人一样,对自己新年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阳历新年(元旦)。
说完历法,再说说时间。在埃塞的日子里,慢慢习惯了埃塞人对时间的独特表示方法。如果埃塞人约了你“中午6点或上午3点”见面,千万别吃惊,这是“地道”的埃塞时间。
时间的差异往往会让初来乍到者晕头转向,甚至会因为时间问题而产生误会。许多初来埃塞的人总会觉得公共场所的钟表不是坏了,就是没电了。其实并非如此,埃塞人的时间是12小时制,而不是24小时制。他们把太阳初升的那一刻称为0点(由于埃塞靠近赤道,因此一年里白昼和黑夜基本平分等长,且变化很小),基本上相当于一般时间的早上6点。以此推算,埃塞的6点就是中午12点,3点就是上午9点。
所以,在埃塞听到“中午6点”或“上午3点”的说法也就不足为怪了。其实生活习惯了,两种时间的互换并不难。只要在埃塞时间上加上6小时,便是普通时间。如果加上11个小时,那就是北京时间了。
所以每次约埃塞朋友见面的时候都要反复嘱咐对方是国际时间,而不是埃塞时间,以免造成误会。
看埃塞日历时也要把11号当成1号,所以真的很费劲。但是,朋友的一句话倒是让笔者感觉舒服了许多。
他说,“在埃塞,你年轻了七岁半呢”!
话说回来,这几年埃塞真是不太平,又是疫情又是战争,还有各种不省心的事情发生。就在此时此刻,埃塞的部分地区的冲突还未消停,物价也是疯涨,老百姓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外国人”也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
相关阅读:《希望和绝望!埃塞新年前夕的杂感……》
有时候想想,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借埃塞2017年新年的喜庆开心一下呢?
来,跟我学一句埃塞本地的阿姆哈拉语:Melkam Addis Amet(新年快乐),遇到你的本地好朋友就对他/她说吧!
መልካም አዲስ አመት ኢትዮጵያ
Melkam Addis Amet
Happy New Year Ethiopia 2017
走进埃塞让身在埃塞俄比亚的你不再孤单,所有埃塞华人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走进埃塞2eth。
外联:陈陈<微信号:enterethiopia>
栏目编辑:岑缨;监制:走进埃塞媒体中心
网站:www.2eth.com
邮箱:enterethiopia@qq.com
点在看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