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辅变“教腐”

时事   2024-12-28 07:31   云南  

学生不是“韭菜”,学校也不是生意场。征订教辅资料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学生获得教辅资料的方式和流程需要公开透明。


一名学生在书店内选购教辅资料 韩旭 摄

近期,多地查处的一些涉及教辅领域违规征订、行贿受贿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采访发现,一直是教育领域整治重点的教辅材料过多过滥问题,依旧屡禁难止。

  

教辅材料的征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多次出台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规范管理的相关规定,许多地方也明确规定,一门科目最多订一本教辅。然而,在利益驱使下,有些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校仍挖空心思钻空子,超出“一教一辅”征订范围。比如,教辅推荐订购层层加码,有地方8年间教辅征订人均费用翻番;东北某县教育局副局长组织全县中小学校按书商意见征订教辅材料,4年间先后9次收受回扣款共计204万余元……教辅材料过多过滥,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与“双减”政策要求背道而驰,更隐藏着一系列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顽疾。
  
教辅沦为“教腐”,其背后是深度捆绑的“利益链条”。与普通书籍相比,教辅材料有独特的销售方式,目前国内大多数省份采取省级教育部门推荐书目,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议、每科选定一两种教辅形成目录,县区中小学校按目录统一征订的模式。对教辅材料代理商而言,只要入围推荐目录就不愁销路,至于教辅质量和师生评价都不重要;而对于推荐目录有着决定权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自然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因此,一些代理商“围猎”教育部门干部和学校老师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明码标价最高给予售价30%的回扣,或者以捐赠名义提供回扣等等。由此不难看出,教辅征订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利益链条,涉及出版商、发行商、代理商、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等多个环节,各方心照不宣啃食这块诱人的“蛋糕”,牺牲的却是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由教育部门代为制定教辅目录,原本是为了择优把关、遏制学校乱收费,但在实行过程中,评议过程不透明,加之监督不到位,却让教辅成为腐败重灾区。有落马教体局局长表示,“哪些教辅能入围,虽得经专家评审,但基本上是教育局里两三个关键干部说了算”。相关部门应聚焦教育重点领域,紧盯责任落实,持续把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既查被“围猎”的干部,也向“围猎者”亮剑,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手软,坚决斩断“围猎”和“被围猎”的利益链条,持续净化教育系统生态。
  
学生不是“韭菜”,学校也不是生意场。征订教辅资料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学生获得教辅资料的方式和流程需要公开透明。解决教辅过多过滥的问题,还需要标本兼治,切实推行阳光治校,让学校师生充分享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比如每学期向社会公开符合标准的教辅征订种类、版本、价格,抽取一线优秀教师组成教辅资料选定小组,鼓励学生和家长举报违规征订的问题线索等等。此外,还要改进教育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将“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让学校回归育人本质。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陈长
编辑:段杉杉

二审:陶媛

三审:姬祥虎

终审:浦美玲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云南评议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跟着小云看云南看世界


云南网
世界看云南的窗口 \x0a云南看世界的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