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记”非彼书记,是“书写记载”的意思。
武术,这种趋向于感性的看似无形无意又“形意自知”的“武”,遇到有形的文字书写时,一定会令后人产生“百人百相”的理解和和揣测,也一定会出现曲解其要义的现象。因为针对武术,“白纸黑字”的记载是无法把拳术要义、功夫表现、内在体感和不同体态等诸多倾向于感性的东西准确、清楚的做出描述的,更多的是让后来学习者根据文字描述的表象而做出理解各异的“功夫呈现”,我们可以用“百花齐放”的褒义词来认可,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贬义词来怒斥现代很多“大师”毫无逻辑、胡言乱语的拙劣表现。
中国很长的历史阶段武术和中医同属一体,“武医同体”的现象也是衡量一个人的功夫和医术是否高超的重要指标,两者相辅相成,这和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口传心授”是武术和中医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延用的教学模式,也是最实用、最科学、最符合其属性特点的。受训者也只有接受这种长时间亲身体会、感悟其属性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其精髓,就像武术中动静转换的“用”、攻守进退的“灵”、姿势体态的“松”;也像中医望闻问切的“感”,脉象把握的“度”,下方用药的“准”等等这些,只有跟随者师父手把手的去上手揣摩从而得到自己武术的“用、灵、松”和中医的“感、度、准”。一是因为原始的武术与中医本身没有所谓的理论,只是上手操作即可反复练习的工匠活;二是因为上升到文化后的武术与中医在操作中的“体感”各有不同且百人百相,只有实际操作以“体感”去感悟其存在与尺度,从而形成自己个体性的“水平”,这就是所谓的“秘籍”,也是历史上每个师父不轻易传授的“独门绝技”。
“社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是人类贪图安逸享受并趋向懒惰的历史进程”,当人们发现书写记载可以省掉很多麻烦时,之于武术的人们也就有了书记的习惯,只是忽略了武术中“你有你的体感,我有我的理解”这一特点,但对于武术确实也得以普及与推广,从一对几的师徒传承式教学到批发量产推广式模式确实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也就出现了如戚继光《拳经捷要篇》中的描写: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再如《太极拳经》中: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也有孙禄堂先生在著作之中的明确:“势须能一发即有一收,方能力之可生生不竭也,不可旧力已失新力未生......” 。
还有很多各门派传世的拳谱,从语言文学的角度,先人们对于“武”的描述、使用以及自身对于“武”的认知理念、评价态度,不可谓不精彩,让我们今天读来都感到赏心悦目,笔者甚至认为不亚于金庸先生对于武侠文学的描写之妙。但极少有人问:凭什么那样?为什么这样?怎么才能做到?因此说所有书记形式下的功夫,如果没有经历过专业老师的口传心授这一环节并加以练习,是很难收到书记之下的训练效果和表现形式的,最终落得一“有形无神”的“看起来像真的一样”的“把式功夫”。更有甚者把套路当技击,把攻防含义当对抗能力,还有很多人会把“实施教学步骤”当成自己“一招制敌”的功夫,连起码的专项认知和训练逻辑都没有,种种这些都是“假把式”当“师父”的恶果,极不利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也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对于“师父”而言,亲传的“入门弟子”和泛泛的“教练学生”及其教学手法、质量和训练效果也就区分开来了。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武术不过千把年的时间,这在亿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上只是稍纵即逝的眨眼功夫。对于武术来讲,我们无法判断到底是书记的习惯促进了武术的发展还是使武术的属性走向衰败,就目前而言,确是当文字的精彩运用到堪称“粗俗”的“武”的上面,这种反差一定会让没有亲身训练过“武技”的人对于“功夫”存在着某种“美的幻觉”。如:高手即毫发无损,高手即无所不能等等。不得不说这些都和人类对于武术的“书记”习惯不无关系,也是笔者对于“书记”误拳的思考。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若愚
电话:13508671678
(同微信)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1556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