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特雷门琴是电子乐器界的奇葩,那马特诺琴(Ondes Martenot)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音乐历史上最神秘的传奇乐器。它不仅是音乐家们心目中的“神器”,更是各大交响乐团、现代作曲家以及先锋音乐人的灵感源泉。那么,这台从一战军用电台中衍生出来的电子乐器,为何能在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之间架起如此独特的桥梁?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诞生故事:从战场到乐团的奇幻之旅
1. 灵感来源:一战中的无线电实验
马特诺琴的发明者 Maurice Martenot,在一战期间是一名法国军队的无线电操作员。他被无线电波中那种纯粹的电子声音所吸引,并对不同频率波形组合产生的奇妙效果着迷不已。这种独特的体验为他日后的发明埋下了种子。战争结束后,这位同时也是大提琴家的音乐人开始思考:能不能把这种纯净的电子波形转化成像弦乐器那样具有情感张力的声音? 于是,他结合了无线电技术和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最终在 1928 年推出了马特诺琴(Ondes Martenot),意思是“马特诺的波”。马特诺琴的独特之处:乐器界的“怪才”
1. 别出心裁的演奏方式
马特诺琴的演奏方式与传统乐器完全不同,它既有类似钢琴的键盘,又配备了独特的“金属线环”设计——这个线环可以滑动,用于实现无缝的滑音效果(Glissando),让演奏者能够轻松创造出飘渺的旋律。·右手控制音高: 可以通过键盘或滑动金属线环来改变音高,提供了钢琴无法实现的滑音和微分音。·左手控制音量和力度: 通过一个称为 “触感强度键”(touche d’intensité) 的小杠杆,演奏者可以像大提琴拉弓一样,用手指施压来控制声音的动态和表情。这种演奏方式让马特诺琴在电子乐器中显得与众不同,它既保留了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塑造能力,又赋予了演奏者如同弦乐器般的情感表达自由。2. 多样化的音色生成
马特诺琴基于异频振荡器(Heterodyning Oscillators)技术,能够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波形,包括:·纯净的正弦波(Onde): 适合柔和、干净的旋律。·脉冲波与方波(Nasillard 和 Gambe): 提供类似于单簧管或风琴的音色。·“混合波”(Tutti): 融合多种波形,创造出复杂而富有层次的音色。这些波形可以通过定制的扩音器进一步丰富音色,例如带有共鸣弦的 “棕榈扩音器”(Palme),能够模拟弦乐器的共鸣效果。音乐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从古典到先锋音乐的宠儿
1. Messiaen:将马特诺琴推向交响乐高峰
如果说马特诺琴是“音乐怪才”,那么法国作曲家 Olivier Messiaen 则是将它发扬光大的“伯乐”。Messiaen 不仅将马特诺琴引入交响乐团,还为它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 1937 年的《美丽水之宴》(Fête des Belles Eaux)。这是一部为六台马特诺琴而作的作品,用于巴黎万国博览会的烟花与喷泉表演。Messiaen 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
“音乐反映了夜晚的神秘、深水的哀悼,以及烟火的欢快与自由……马特诺琴的长音宛如祷告,将水流化为优雅与永恒的象征。”2. 流行音乐中的出镜:从电影配乐到 Radiohead
马特诺琴并没有被埋没在古典音乐的领域,反而成为许多现代音乐人实验创作的利器。比如:·电影配乐: 在《星际迷航》等科幻作品中,马特诺琴那种梦幻又神秘的音色为画面增添了无限张力。·Radiohead 的热爱: 主唱 Thom Yorke 是马特诺琴的狂热粉丝,在专辑《Kid A》中大量使用这种乐器,为乐队的电子实验风格增色不少。3. 先锋音乐的灵感之源
许多电子音乐先锋,比如 Edgard Varèse 和 Tristan Murail,也在他们的作品中深受马特诺琴启发。它的波形结构和动态控制为后来的合成器设计提供了重要灵感。现代复兴:马特诺琴如何影响今天的音乐?
1. 技术进步下的复刻
虽然原版马特诺琴由于复杂的制造工艺早已停产,但今天的一些乐器厂商仍在复刻和改进这种独特的乐器。例如 Therevox 推出了基于马特诺琴设计的现代版本,使用固态电子元件代替真空管,同时保留了经典的音色与触感。2. Expressive E 的创新
法国公司 Expressive E 的触感控制器 Touche,灵感就来源于马特诺琴的“触感强度键”。这种设备通过模拟手指压力和方向的变化,让现代音乐人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动态与情感。【淘宝】限时每200减30 https://e.tb.cn/h.T7NcXWprZUK20yZ?tk=IjeJebWWZiu CZ0016 「【中国总代】Expressive E Touche SE 木质触感 MIDI合成器控制器」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对现代合成器设计的启发:它是“思想先驱”
(1)动态控制的革新
马特诺琴的设计核心——“触感强度键”和滑音环,直接影响了现代合成器在动态表现上的革新。现代合成器的弯音轮(Pitch Bend Wheel)、滑音条(Ribbon Controller),甚至 MPE(MIDI Polyphonic Expression)控制器,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它对动态控制的理解。·实例: 许多顶尖合成器制造商,如 Moog 和 Yamaha,都在后续的产品中加入了滑音和力度感应功能,为演奏者提供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特别贡献: 马特诺琴让人们意识到,电子乐器并不需要局限于“机器的精准”,它也可以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创作工具。(2)波形生成的多样性
马特诺琴的波形设计涵盖了从单纯的正弦波到复杂的混合波形,这种多样化的音色生成理念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模拟合成器技术。像 Roland 的 Juno 系列和 Moog 的 Minimoog,这些划时代的合成器,都通过类似的波形调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音色选择。(3)扩音与共鸣的设计
马特诺琴的 “共鸣扩音器” 让人印象深刻,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声音的深度和空间感,也为现代电子乐器中的多重效果处理奠定了基础。今天的数字效果器,比如混响(Reverb)和共鸣腔模拟,都能找到马特诺琴的设计影子。对现代音乐的贡献:从实验到流行
(1)先锋音乐的工具箱
马特诺琴最初被视为实验音乐的象征,因为它的音色和表现力与传统乐器完全不同。20世纪的许多先锋作曲家和声音设计师,利用它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声音语言。·Pierre Boulez 的《电声协奏曲》: 他将马特诺琴的滑音与电子合成音结合,开创了“电声交响”的新模式。·Edgard Varèse: 这位电子音乐先驱曾表示,“如果没有马特诺琴,电子音乐的声音表达可能要推迟几十年。”(2)科幻电影配乐的标志性音色
马特诺琴在科幻电影配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在《星际迷航》和《外星人》中,它的梦幻滑音和尖锐高频,为电影画面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神秘感。·为什么它如此合适?
马特诺琴的音色独特而不可复制,那种既人性化又超自然的质感,能够完美匹配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主义氛围。(3)流行音乐界的“实验灵魂”
到了现代流行音乐领域,马特诺琴依然在许多音乐人手中大放异彩,尤其是在那些试图打破传统框架的实验作品中。·Radiohead 的使用: Thom Yorke 在专辑《Kid A》中大量运用了马特诺琴,以营造孤独、冰冷但又感性的音乐氛围。·Sigur Rós: 这支冰岛乐队在创作中将马特诺琴作为主要音色工具,用它来构建迷离而富有层次感的氛围。为什么今天仍然值得被铭记?
(1)它是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马特诺琴不仅让电子乐器拥有了传统乐器的表现力,也赋予传统音乐一种前所未有的未来感。这种兼容性让它跨越了时代的限制,成为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多重音乐场景中的“永恒经典”。(2)它推动了“乐器即情感”的理念
与许多电子乐器冰冷、机械化的印象不同,马特诺琴通过手部动作和力度控制,让演奏者得以表达细腻的情感。这种理念直接推动了许多现代乐器的设计,也让我们重新思考电子音乐和情感表达的关系。(3)它是电子音乐发展的里程碑
从技术到美学,马特诺琴为电子音乐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马特诺琴,就没有今天我们熟悉的电子音乐世界。马特诺琴的传奇永不褪色
马特诺琴不仅是一台电子乐器,它更是一种音乐理念的化身。 它用优雅的波形和革命性的设计,打破了传统音乐与电子音效的界限,也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和工程师去探索声音的可能性。今天,无论是在先锋音乐的舞台上,还是在复刻它的现代乐器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马特诺琴的“灵魂”,它的声音永远提醒着我们:音乐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与创意的延伸。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马特诺琴不仅影响了音乐的历史走向,还成为无数音乐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符号。https://www.perfectcircuit.com/signal/ondes-martenot-history电影《沙丘2》配乐内幕大公开丨汉斯·季默创作用 Osm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