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体育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体育局各直属训练单位,各相关市级项目协会: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快构建新型青训体系,市体育局制定了《“名教练工作室”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认真做好申报创建工作。
北京市体育局
2024年11月12日
“名教练工作室”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市业余训练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为加快构建新型青训体系,提高本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青少年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北京市体育局拟组织开展“名教练工作室”创建工作,为保障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双奥城市”优势,围绕构建以国际顶级赛事、高商业价值赛事、本土有影响力赛事为支撑的“1环+4区+N场景”赛事体系,充分发挥首都体育人才聚集优势,以“名教练工作室”创建为契机,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和传、帮、带作用,大力发挥“名教练”业内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深化优秀青年教练员培养发掘,深化复合型教练团队建设,深化重点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带训能力建设,深化科学选材方法研究、技战术分析、训练教学方法问诊、尖子运动员个性化服务等重点问题研究,开展实战、技术交流,促进机制创新、资源共享,助力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青少年业余训练提质增效和项目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夯实全市竞技体育发展基础。
二、创建目标
围绕国家体育总局、本市“633”重点项目布局,条件成熟一个创建一个,首批拟创建射击、乒乓球、体操、跳水、游泳、水上(皮划艇)、排球等7个项目名教练工作室,创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建设运行模式。
“名教练工作室”由“名教练”作为带头人,面向全市招募4名及以上年轻教练学员,1名及以上营养、康复方面的运动防护学员,以复合型团队形式共同开展工作。名教练工作室以3年作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进行效果评估,周期末进行终期考核,以确定名教练工作室是否继续保持及进入下一个建设周期。
三、主要任务
(一)培养优秀青年教练员
“名教练工作室”是教育传承的平台。采用“1+X”“一代带二代”等模式,建立教练员培养提高的良性工作机制,帮助教练学员提升人才选拔、日常带训、临场指挥、技战术分析、体能康复、运动营养等方面的能力。名教练工作室每年开展不少于40次带教培训,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10次,每次带教培训的教练学员参与人数不少于学员总人数的30%,全年全部教练学员参与带教培训的平均学时不少于100学时。
(二)提供高阶定制化指导
“名教练工作室”是特色服务供给的平台。名教练工作室要立足于一线实践,面向各区体校、体育传统校、青训机构等,通过运动队带训、训练营、一对一辅导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包括人才选拔、技战术分析、训练教学方法问诊、尖子运动员指导等个性化、定制化的高阶指导。帮助带训运动队、尖子运动员在体能和技战术水平、比赛成绩上有明显进步和提升。名教练工作室每年对后备人才提供高阶服务不少于1000人次。
(三)开展实战、学术交流
“名教练工作室”是推广交流的平台。名教练工作室应将名教练对项目的理解、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实战经验等进行收集、总结,形成教案笔记心得,转化为实战、科研规范,加以实践和推广应用。定期开展公开示范课、交流研讨会、学习班等相关活动。名教练工作室每月开展1次工作总结,每季组织1次心得交流会,每年面向全市教练员至少开展2次公开示范课、交流研讨会或学习班等相关活动,每年面向青少年运动员开展集中培训不少于3次。
(四)开展科研创新攻关活动
“名教练工作室”是创新提升的平台。充分发挥名教练的影响力、号召力,鼓励工作室在新型青训体系建设、业余与专业贯通、体教融合、区域均衡发展、教法训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攻关,对接体育、教育和青训机构等不同训练单位,青训体系、竞技体育和体育科研等不同平台,不同区域间资源,创新合作机制、做法。建设周期内名教练工作室在以上重点方向至少有1项机制、做法的创新或提升,形成较高质量科研成果。
四、“名教练”及教练学员条件要求
(一)“名教练”要求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热爱青少年体育事业,愿意继续为青少年体育事业做贡献,对项目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影响力,任教带队成绩卓著。
(二)“名教练”要求年龄不低于50岁,已退休或未到退休年龄但未在体制内任职(退休后或离职后被业训单位返聘的除外),具备高级教练员及以上职称,10年以上项目执教经验。
(三)带训或输送的运动员在全国最高级别及以上比赛中至少获得1次第1名,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获得前三名的带训教练员优先(具体项目具体分析,特别优秀、有潜力的可适当放宽)。
(四)教练学员可为体育系统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或青训机构教练,需在该项目有2年(含)以上的执教经历,有负责带训的队伍。运动防护学员须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营养、康复方面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五)曾发生兴奋剂违规或因赛风赛纪等问题,接受过违规处罚的教练员不得申报。
五、申报与评审
(一)申报单位
由北京市市级单项协会负责申报,面向本市、全国组织推荐。
(二)申报条件
1.“名教练工作室”的申报项目应为体育总局、北京市重点布局运动项目,每个项目原则上只能申报1个“名教练工作室”。
2.市级单项协会需与名教练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期限(不少于3年)和争议解决等内容。
3.市级单项协会要与各区业余体校或局直属训练单位结成共建单位,为“名教练工作室”提供办公、训练、教学、科研的场地和设施保障。
4.市级单项协会需为“名教练工作室”创建资金设立专户,保证做到专款专用。
(三)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须填写上报《“名教练工作室”申报书》(见附件2)、《“名教练工作室”申报自评表》(见附件3)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评审
1.各申报单位对“名教练工作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自评。
2.市体育局组织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视情况组织答辩和实地考察。
3.经评审委员会审议确定拟认定的名单,在市体育局网站进行公示。
4.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由市体育局发文,向社会公布评选结果。
5.各“名教练工作室”应在授牌后的1个月内明确团队成员名单,制定建设周期工作规划,填写《“名教练工作室”团队成员信息表》(见附件4)、《“名教练工作室”工作规划》(见附件5),各申报单位进行确认后,报市体育局审核、备案。
六、经费保障
建设周期内,市体育局每年对每个“名教练工作室”提供4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建设经费可用于带教培训、购买科研服务、组织交流和培训、观摩与研学、举办训练营等与工作室主要任务相关的事宜,严格按照《北京市体育局“名教练工作室”管理细则(试行)》明确的支出范围使用。同时,鼓励“名教练工作室”所在区体育行政部门、依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室给予必要的配套政策和经费支持,为工作室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七、日常管理与考核
建设周期内,“名教练工作室”团队成员若发生增减变动,应在变动后1个月内更新《“名教练工作室”团队成员信息表》,报市体育局审核、备案。建设周期内的每年2月底前,工作室应填写本年度《“名教练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见附件6),及上一年度《“名教练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见附件7),报市体育局审核、备案。市体育局按照《“名教练工作室”年度评估指标表》(见附件8)、《“名教练工作室”终期评估指标表》组织开展年度评估和终期评估工作(见附件9)。
八、要求
各区体育局、市体育局直属训练单位、市级单项协会要提高思想站位,高度重视“名教练工作室”创建工作,以此作为最大限度利用全市高水平教练资源,不断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持续提升青训水平,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选拔推荐优秀教练员申报,主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市、区两级体育部门要加强工作室运行状况、职能作用发挥、实际绩效等动态监控,及时总结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共商共建,共同提高。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站在全市体育发展的高度,紧贴运动项目发展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名教练工作室”运作模式,不断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效。
附件:1.北京市体育局名教练工作室管理规范(试行)
2.名教练工作室申报书
3.名教练工作室申报自评表
4.名教练工作室成员信息表
5.名教练工作室工作规划
6.名教练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
7.名教练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
8.名教练工作室年度评估指标表
9.名教练工作室终期评估指标表
附件查看或下载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