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应对好电力转型挑战的具体举措。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举措
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呈增长态势。通过提升电气化水平,在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在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电力行业将承接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服务全社会降碳脱碳。2023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9.2万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约28.5%,预计到203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3万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33%。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持续地降低传统能源的比重。同时在功能定位、供给结构、系统形态、运行机理、调控体系等领域,顺应发展形势,响应变革要求,主动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能力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
随着新能源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为当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要解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依靠技术变革的支撑,其中,数字变革将成为推动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电源、负荷、调节性电源的灵活调控和聚合效应,实现“源网荷储”高度协同互动,分层协同自治,从传统的“源随荷动”转变为“源荷互动”,实现“源网荷储”多方资源智能友好、协同互动、简化和支撑调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将有力促进新能源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终端用能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进而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特别是综合智慧能源、绿色氢基能源、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价值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成为加快打造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今年以来,国家电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全面实施“均衡增长战略”,加快建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光伏发电方面,国家电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的嘱托,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光伏产业,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将超1亿千瓦,新建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突破85.4%,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风电方面,自主开发“御风系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风功率预测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核电方面,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基荷能源,已成为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战略安排。国家电投目前控股在运核电装机容量921万千瓦,在建容量1056万千瓦,拥有第三代非能动核电产业链,“暖核一号”作为国内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已经完成园区级、县域级、跨地级市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探索出了核能综合利用、建设低碳城市的新途径。
水电方面,国家电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序推动现有水电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水风光一体化大基地的潜力,打造黄河上游、湖南沅水等流域的水电梯级清洁能源基地,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创“最大装机容量水光互补电站”吉尼斯世界纪录。流域梯级优化调度、智能远程运维系统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煤电方面,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煤电将逐渐从以提供电量为主的基础保障性电源,向兼顾电量、调峰等需求,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国家电投坚决落实能源保供的政治任务,按照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煤电布局和“两个联营”政策,坚持“一省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则,积极推动调节煤电结构,优化煤电布局,坚持总量控制,优化煤电资产,加快机组节能降碳和灵活性改造,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大力推动绿色电源清洁发展的同时,国家电投也在多个领域积极开拓,着力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模式。
一是加大“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引导新能源与高载能行业融合发展,强化新能源就地高比例应用,将新能源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我国既有产业优势和转型新动能。尤其是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国家电投建成了内蒙古霍林河“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新能源装机105万千瓦,配套部分火电作为调节支撑,服务电解铝产能86万吨,绿电年发电量超过25亿千瓦时,电解铝绿电消费比重达31%,打造“绿电循环经济”的新范式。
二是主动融入交通强国新战略,累计建设充换电站超800座,服务换电重卡、矿卡及工程机械3万余辆,串联矿山、港口、钢厂、电厂等商用运输场景,低碳运输干线网络超过2万千米。国家电投作为交通强国试点单位,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研发和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等三项试点任务,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添砖加瓦。
三是积极投身农村能源革命。农村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新战场,也是深入探索电力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国家电投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在河南兰考县建立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县”,建设分布式光伏120兆瓦、近百个充电桩,惠及农户4000余户,年均共享收益近千万元。助力四川康定、内蒙古多仑等七个县成功申报“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让绿色消费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实践,加快新质生产力示范应用。大力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零碳、低碳和负碳技术研究和示范,投运上海长兴岛CCUS创新示范项目,碳捕集效率维持在90%以上。大力建设虚拟电厂,目前已在浙江湖州、江苏苏州、广东深圳、重庆等多地建设百余个项目,应用虚拟电厂技术的苏州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获得了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源转型变革者”奖项。
作为能源央企,国家电投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为培育和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力。
一是牵头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型燃气轮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打造现代产业链“双链长”。核电重大专项方面,成功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型号——国和一号,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号机组年内将实现投产发电,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要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重型燃气轮机方面,牵头实施我国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的300兆瓦F级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已于今年初在上海临港组装下线,全面进入试验与验证的最终阶段,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整机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在纯氢燃机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逐步构建起重型燃机多型号自主产业链。
二是推动氢能、储能产业大力发展。氢能、储能产业将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多灵活性支撑。国家电投一方面重点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绿色制氢协同发展,加快产业示范落地,助力高载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推进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创新、项目示范和应用场景示范。在吉林大安打造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年可制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同步在黑龙江、吉林省等布局绿醇、绿色航煤等示范项目,打造绿色氢基燃料的能源供给新路径。
三是加快数字化与能源深度融合,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发展迅猛,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电投积极落实数字中国战略,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产业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变革。打造“天枢系统”,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部署接入逆变器、储能等设备70多万台,物联测点超2.2亿个。建设产业数据中台,截至2023年底,累计接入新能源场站1848座、装机超过2.1亿千瓦。
编辑:邓卓昆 王馨垚
审核:李丽萍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2024年10期,作者系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版权所有,如需转载、使用或翻译成其他语言,需经本刊同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