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在杭州良渚任双语讲解员 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时事   2024-12-04 21:15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在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内,来自中国台湾的双语讲解员张文宁正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游客们讲述良渚遗址上的故事。

良渚博物院讲解员张文宁。 (受访者 供图)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遗址,1936年首次被发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文宁与良渚的故事,可以从他们一家人与大陆的渊源说起。

25年前,张文宁和丈夫廖克恕决定来大陆寻觅发展机会。

廖克恕受访时称,彼时他们正值三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寻求向上发展的人生阶段,在和家人商量后,他们决定来到北京寻觅转型发展机遇。

“我在家相夫教子。”张文宁笑着解释说,在大陆的第一年,她的重心以家庭为主,闲暇之余,她特别喜欢跟着课本里的历史教材“打卡”故宫、长城等文化地标,“这也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来大陆的第一个国庆节,看着烟花绽放的场景,我们感受着喜悦,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虽然已过去20余年,但张文宁清晰地记得,那一晚,满城烟花绽放,绚丽的火花同样照进了他们的心中。

她还记得,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晚,她走上街头,与众人齐声欢呼,共享那份无与伦比的激动与喜悦。

缘何会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员?

张文宁解释说,2018年,她去听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的一堂关于“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讲座。

“刘教授讲得太好玩了,我从来没有觉得良渚这么有趣,原来五千年前的城市规划就如此科学前瞻。”这让张文宁对良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讲座之后,她便开始了解良渚相关的知识。

“但外界对它似乎并不那么了解。”每当张文宁和朋友说起良渚时,鲜少有人知道这段横跨五千年的故事。

“我就想着,怎么样能让大家了解这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志愿者,这便是张文宁的“方法”。

2018年,考试通过后,张文宁便正式“上岗”了。

“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温度的讲解。”张文宁在讲解时,喜欢与游客互动,譬如提一些小问题,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

“文明与文化有何不同?”这是张文宁最爱提的一个问题。

张文宁直言,这是对良渚价值认知的关键,“在良渚古城遗址被发现之前,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文明起源是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良渚改变了国际学术界的看法,让大家承认‘5300年前的良渚社会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如今,张文宁坚持每周至少在良渚博物院进行两天的讲解工作。看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并对未来更多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期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微信号FJAM585

新浪微博|AM585东南广播


AM585东南广播
AM585东南广播公司是专业从事为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服务的广播电台。面向台湾、东南亚播出频率为AM585,福建省内播出频率为FM88.3。现在每天播音时间为6:00—24:00,使用普通话和闽南话播出,“咱厝的电台,咱厝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