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了论语的思想:首先是忠恕之道--将心比心,然后是推己及人,近悦远来,这两个方面都是讲个人修养,由修养自己到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成就自己到改变世界,这是人儒家的人生和事业的方法论。
修身怎么说修呢?在《大学》里的八目里讲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自己心里的那个 是非善恶 的标准就是你的良知,良知自然知道何为正确,那你就按正确的做法去做。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一切都是你的行为决定,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信号发射器,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发射信号。而这些信号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怎么和你打交道。要始终发出善的信号、正能量的信号,就需要修心、修身,心正则信号能量正。
下面讲讲两个关键心法:慎独和改过。
一、慎独
慎独就是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改过,就是有错并必改,人前人后一个样。
慎独好几个层次的表现:
1、在一个人的时候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人前人后一个样
《大学》里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
意思是,小人一个人独居的时候,只要觉得没人看见,就做出各种不好的事,没他干不出来的。 等见了君子,就把自己不善的地方掩盖起来,假装出一副善的模样。这就是说,他并非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非不知道应该为善去恶,只是没了监督,他就做不到了而已。
但是,他在君子面前装出一副善的模样,难道骗得过人吗?他这么掩饰,而别人看他时其实一目了然,就像把那肚子里的肺肝都看透了。恶是掩盖不了的,善是装不出来的,掩恶诈善是做不到的,因为你有一颗不好的心在里面,就自然有不好的行迹露在外面。反过来,你有一颗诚意善良的心在腔子里面,就自然有善良亲和的气质在外面。
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所以,你把慎独修好了,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
2、在小事上规范自己的行为。--见微知著
所以会观察人的人,他看人不看大事,看小事。
《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不睹,是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不闻,是没有人听到的地方。在没人看到、没人听到的地方也保持警醒,不要放肆,就是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意思是,越是最隐微的地方,越是最明显的地方。对谁最明显呢?是对你自己最明显。因为人在众人看得见的地方,觉得那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很注意自己的举止表现。不过,别人看见你,也不过是看见一个表面而已,看不到你的内心。所以,越是众目睽睽之下,越是没有真相。
相反,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你不需要关注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心念发动是善是恶,自己见得最清楚明白。
同样,“天下之至显,莫显于微”,越是那细微之事,不值一提的小事,别人不注意的事,你怎么处理这些事,就越能显出你的价值观和修养。
所以慎独需要从小事做起,比如深夜过马路,红灯,没车,你也能停下等,这就是慎独。要修这个慎独,你可以从给自己规定一些可以落实的小事开始。比如,不要随地吐痰是最起码的了;如果你抽烟,就买一个随身携带的烟灰缸,软袋子的那种,在没有地方扔烟头的时候就扔在随身携带的烟灰缸里。
慎独是儒家重要的价值观,换句话说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把自己的恶念恶行消灭在萌芽状态。修为到了,就不是随时戒慎恐惧不放松,而是在最放松的时候也合乎大道,就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最高境界。
比如你去别人公司做客,结束之后起身离开会议室时,就把椅子放回原处。同时,对于别人给的矿泉水,如果你没喝完就带走,不浪费,喝完的就直接把空瓶子扔了。这就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了,事情越小,就越显著。
3、 不给他人添麻烦
慎独的第3层表现就是不给他人添麻烦
比如你去别人公司做客,结束之后起身离开会议室时,就把椅子放回原处。同时,对于别人给的矿泉水,如果你没喝完就带走,不浪费,喝完的就直接把空瓶子扔了。这就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了,事情越小,就越显著。
二、改过
与《大学》时讲的明明德一个道理,就是每天擦亮自己。改过,是特别高效的修身方法,也可以说是最高效的,惊人的高效。改过,相比较其他修身方法,它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不需要你添加什么美德,就是要你把犯过的错复一下盘,然后记住,下一次不要再犯。这就叫“不二过”,同样的错不犯第二次。
你想想,我们都是凡人,能犯多大错呢?如果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犯过的错都记下来,每一条错都不再犯第二次,我怀疑用不了两个星期全都成为圣人了。
所以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掌握了这个改过的做减法的功夫,轻快洒脱,简单有效。
不过做到很难啊,孔子的弟子中也只有颜回能做到“不二过”。但是,做不到是一回事,你心里有没有这个意识是另一回事。记录自己的过错,提醒自己改正,这就是修身的开始。
《了凡四训》记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蘧伯玉年轻时就这么执着改过:到二十岁的时候,觉得前面的错已经改完了;等到了二十一岁,发现不对,还有些错没改;到了二十二岁时,回头再看二十一岁,什么叫“还有些错没改”呀?简直是在梦中,全是错……就这么一年一年改下来,到了五十岁,还能看到四十九岁时犯的错。这就是古人改过的修行。
你可能觉得,我的妈呀,这样活着累不累啊?不累,一点也不累,这就像王阳明说的“轻快洒脱,简单有效!”你就像打游戏打怪一样,去打自己的过错,也会其乐无穷,停不下来。而且你周围的人会给你很多正向的反馈,你就能活在他人想象之外,尽享改过之乐。
课堂小结:
1、慎独有三个层次的表现方式,在一个人的时候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小事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添麻烦。
2、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信号发射器,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发出信号。而这些信号决定了别人对你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怎么跟你打交道
3、跟其他修身方法相比,改过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不需要你添加什么美德,只要把你犯过的错复下盘,然后记住下次不再犯,这叫不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