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旅游策划师?

文摘   旅游   2024-11-18 08:02   湖北  

最近有些朋友私信问我:如何做好旅游策划这门工作?

从大的方向讲:看案例,学大咖,读报告,找模型,多调研,做实战。

这已不是什么秘密。

——有机会我们可以讲讲具体的方法论。

不过,要成为一名好的旅游策划师,“功夫在诗外”。

记得是2016年夏天,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痴迷于找策划界前辈写的东西来读。
叶茂中、王志纲、熊大寻、沈祖祥、晏滔......是那时开始了解的一批人物。

还有很多如李光斗、何学林、原群......也有粗浅地了解,但印象不太深刻了。

他们的文字很有个性,写到一些陈年往事、策划心路,读起来津津有味,惊天妙手、奇招尽出,有点金庸武侠的感觉。

我有意识地脑补了一个“策划江湖”:大风起兮,龙蛇遍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不过当时有种强烈的感觉,“策划”这个牌局已经见底,留在牌桌上的人已经不多了。

事实正是如此,80年代、90年代那批很火的策划人,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剑走偏锋,有人销声匿迹,还有人锒铛入狱......

等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笑到最后的,屈指可数。

其中有一人——王志纲老师,打得一手好牌,至今还是牌桌上的大赢家。
他的文字如江河出峡,浩荡千里;思想似云海游龙,纵横八方;——有风清扬那样绝世高手的魅力!
王志纲老师今年5月出了一本书,叫《格局》。我是一口气看完的,佩服他能够自我剖析到那种地步——把自己的缺点、脆弱和不堪的一面完全展示给读者,几乎是把大半辈子撕碎了给别人看,不过最后又能完成自我的重塑与进化。
他是一个有格局的人
《格局》里面有一篇文字,我特别想把它分享给你,无论是做咨询、策划还是战略,都值得一读,它是诗外的功夫。
少年、记者和学者
文:王志纲
想要成为优秀的咨询师,要用“少年”“记者”“学者”来要求自己。这三个身份不仅对咨询师有用,对所有想要成事的人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首先,要像少年一样对生活有兴趣与好奇心。
人生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懈追求,不断攀登,不断超越,从而领略沿途美景的一个过程。
是否登顶珠穆朗玛峰并不重要,关键是不懈追求的精神和不断攀登的过程。只要一个人每天都像天真的孩童般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他前进的动力就永远不会枯竭,他会永远渴望新的高度,永远追求无人涉足的风景。就像西天取经的孙行者那样,经过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始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人生。有的人追求平淡一生,有的人甘愿残喘余生。我们却选择在不断的攀登中充分燃烧自己,纵然有可能被抛下万丈悬崖,纵然有可能被惊涛骇浪吞噬,我们仍无怨无悔。
诚然,探索有很大的风险,搞不好探索者就会摔跤,就像登山一样,有时甚至会遭遇雪崩死掉,但探索者的追求却会长留天地之间。即使最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所策划的项目夭折或者失败,但只要我们做到问心无愧,也就释然了。况且,我们的努力还可以转变成精神财富留给后人,让后人少走弯路。因此,对于一位咨询师来说,如果你感到有登不完的高山,有涉不完的大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就说明你没有落伍;如果你故步自封,徘徊不前,则意味着你不是没有学到东西,就是没有东西可学,这时你该考虑离开这个行业了。
这里我想再着重说一点,年轻人一定要有敢于任事的勇气。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把勇敢看作美德之首,在面对各种各样挑战的世界之中,勇敢不仅是最重要的美德,而且简直就是所有美德的前提。
老话说,“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时候,个人的确难胜大势,但始终要有“胜天半子”的勇气。
从古至今,给予人类最深刻经验的,恰恰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之举。
面对高高在上的神祇、权势滔天的君王、无可撼动的权威,或者风雨雷电、地震洪水等声势浩大的天灾,或者生老病死这种几乎无可违抗的规律,或者回头无路、前进无方的困境,或者四顾无人、天地无声的孤独,你究竟有没有奋力一击的勇气?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这样写道:“在命运降临的那个伟大的瞬间,平凡人的所有美德——顺从、小心、勤劳、谨慎,都没有一点作用。它从来都只眷顾天才人物,并且成就其不朽的形象。那些犹豫不决、唯唯诺诺的人,只会被命运鄙视并且拒之门外。命运——这掌管世间事物的另一个神,他强壮有力的双臂只愿意高高举起勇敢者,将他们送上英雄的殿堂。”
毕竟除了勇敢,人类其实什么都没有。
其次,优秀的咨询师要像记者一样行走和思考。
一个真正成功的记者,不是读新闻学就能造就的,他必须有哲学的头脑、经济学的眼光、史学的知识、社会学的背景,必须关注时代走势,探寻人生哲理。
几十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先买一份当地的地图,通过地图了解这座城市的身高、四肢和面貌;然后买齐当天所有的当地报纸,通过当地报纸了解这座城市的话题、近况和氛围;最后找当地的特色小吃,通过“嘴尝”解读这座城市的性格、内涵和文化。就像把这座城市当成一位新的朋友,运用工作室特有的望、闻、问、切与眼观、脚量、嘴尝、心想等方法去接触、去认识、去解读。
纵横中国,工作、生活、学习、旅游,叠加在一起;吃喝住行、游山玩水、休闲娱乐,皆为体验和感受。市场是用脚走出来的,市场是用嘴巴尝出来的。对我们来说,策划就是生活我们在做好项目的同时饱览了祖国的壮丽风光和大好河山,久而久之,“朋友”满天下,“知己”遍世间,岂不快哉?
过去,我在新华社专门从事宏观经济报道,采访过不少政府官员。当年形成的独特思维和角度,常常吸引那些被采访者,使采访变为一种更深层次的对话。后来,改做策划,做记者时的那些阅历和对中国经济的深刻把握,更显示出特有的价值。
文以载道。做咨询师,不但要有良好的口才,还要有优美的文笔。写文章一定要大气,切忌就事论事。我常说,写大题材的作品,框架需要有足够的伸缩能力,那些即使超出了框架但很有启发性的东西也要能容得下。千万不要削足适履,更不要扬东海之波以注其杯,把自己的杯子当作容器,漫出来的都不要了,最后只剩下一小杯。要有襟三江而带五湖的气概,才能挥洒自如。
最后,优秀的咨询师应该像一位严谨的学者,对资料的选用要坚持史学家严谨与冷峻的态度。
作为一名策划人,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件事情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时对所有的资讯和信息一定要用严谨的、理性的甚至近乎苛刻的态度去审视、筛选和沉淀。然后,再根据所掌握的情况为一个企业、一座城市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搜集到的信息经常是多而杂、繁而乱的,如何在多、杂、繁、乱的资讯中整理出准确有用的信息,从而理清脉络,找准命门,为客户提供正确的“解决之道”,这就需要我们时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辨析。
渊博的学者常常博晓古今、学贯中西,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策划人则必须有学者般超强的学习能力。学习知识有多种途径,书本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阅读社会这部大书。20年后对同一本书的感受会因阅历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为此时你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优秀的咨询师还要像刻苦的学者那样,不仅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通过科学的方法、严谨的论证和经验的判断,一旦得出结论,我们就要掷地有声,不能有半点犹疑。我们不但要为自己的结论负责,而且在得出结论后还必须足够坚定,必须让别人知道我们的信心所在。
假如连我们自己都模棱两可、不置可否,别人怎么敢调动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资金,按照我们的方案来操作?
行万里路的终点,是形成自己的见识。此处所言的见识,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印象,而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阅万般人的征程中不断积累与沉淀下来的智慧。
在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探寻智慧,用心体察世界,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学问。不仅要懂得关注,更要善于剖析,善于辨别,久而久之,就会具备优秀咨询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丰富的阅历、深厚的理论、睿智的头脑、灵敏的感官、锐利的眼光、奇特的联想、悬河的口才
你一旦拥有了科学理性的工作态度和处世哲学,就可达到“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的境界了。

好,文章读完了。希望在这条路上的你,也能保持少年的心境,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拥抱记者的见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收获学者的态度,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能成为一名有智慧、有力量甚至有格局的旅游策划师。共勉。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营利性转发,侵删

二浪在干文旅
平日搞策划,抽空写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