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这个词,在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已经不再仅仅是禽类的意思了,还可以作为动词,意思是给孩子“打鸡血”。
其具体含义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断给他安排学习和活动,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鸡娃”这个词。
“鸡娃”是造成如今社会内卷的根本原因,至于那些被“鸡”的娃,是否都如家长所愿变得优秀,就未可知了。
但现实中我们可以预见的是,绝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最后过着平凡的人生、从事平凡的事业。
北京第一代鸡娃的现状:
关于这一点,想跟大家说个故事。
北京第一代“鸡娃”——95后女生“王食欲”(化名),就用自己被妈妈“鸡”的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现实中鸡娃的结局。
那么,她是否比其他同龄人更幸福、更优秀、更成功呢?和她一样被“鸡”的娃现在又过得怎样?
王食欲出生后只幸福了三年,从四岁开始一直在各类课程中辗转。
妈妈花了不少的费用,让她学了九年古筝,好在最后取得的成绩没有浪费这九年付出的时间和金钱。
上小学之后,前三年学华罗庚数学,后三年学奥数,还分别学过一年的芭蕾、跆拳道、工笔水墨和素描。
但这些并没有引起王食欲的兴趣,反而是学习费用不高的科技小制作更能讨她的欢心,但却因为小升初而放弃了。
可以说,王食欲几乎所有的周末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所占据,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是放松的时间少之又少。
这种“疯狂鸡娃”的结局又是什么呢?她最后根本没有从事跟之前所学的相关的工作,反而是延续了学生时代爱好写作的兴趣(完全没学),当了一个编剧,靠文字养活自己。
虽然拿着比普通白领还高一些的工资,但与她本就还算优越的家庭条件相比,似乎只是过上了原来预想中的生活。
回顾以前的种种经历,回望自己学生时代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未免有些遗憾和不值,如果把这些时间都正确花在了兴趣——写作上,没准现在会有更大的成就。
而那些跟她一起被“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普通白领,甚至还有选择送外卖的,好像鸡与不鸡都没啥区别。
北京第一代鸡娃的现状,揭开了残酷现实:极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而且大部分妈妈的“鸡娃”方向,其实都错了。
鸡娃有风险,内卷之下没有赢家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田雨岚就是一个典型的“鸡娃”妈妈,孩子累了想休息或者不想上课的时候,她会不停灌鸡汤。
童年时期内心对贫穷落后的恐惧,促使她无时无刻想督促孩子的学习。
即使她现在的生活条件很不错,她的孩子在观众眼里其实也已经非常优秀了,拿奖杯、又听话,可田雨岚好像不会因此觉得满足,反而更崇尚补习班,孩子也因此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不仅仅是田雨岚,从前那个温柔的南俪也开始转变。
工作上的不如意导致她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想从孩子这里扳回一城,以获取心理上的安慰。
她开始变得情绪不稳定,甚至是失控、故意挑刺借题发挥,各种不顺利让她变得焦躁不安,只能将自己的情绪“撒”在“鸡娃”上。
当然,两个孩子的结局也说明了一切,最终一场疫情让父母们都认清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更可怕的是,当所有家长都被焦虑影响,开始鸡娃,孩子们的跑道也将严重内卷,压力越来越大,成绩却没有更好些,究竟是为了什么?
就像看电影时前排观众站起来了,后面的为了看清屏幕,也都不得不站起来。最后电影看完了,大家都累够呛,原本可以坐着看完电影的。
鸡娃不如自鸡
“无脑鸡娃”不可取,甚至有可能把孩子“鸡坏了”。
当然鸡娃不是不行,而是应该适可而止,掌握一个度,看看你家孩子适不适合被鸡,当前被鸡的方向又对不对。
孩子们的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也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在生活的,父母有时可能会忽略他们的感受,也忘记了要去观察体会,反而两边不讨好。
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笼统地让他们去做一些相同的事情,比如刷题、学乐器、跳舞,他们自己喜欢就罢了,若不喜欢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反抗。
最佳的方式是在鸡娃的同时别忘了提升自己,只有自己变优秀了,家庭环境变好了,孩子才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容错率也随之升高。
优越的家境可以帮孩子分享竞争中的压力,面对困难时不再仅仅只能给精神上的支持,而是实际的的帮助,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退路,亦或是选择。
所以,“鸡娃”不要过度,将“鸡娃”的力度适当往自己身上匀一匀,亲子双方共同进步,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