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绘画中的读书人

情感   2024-11-01 10:50   福建  

转载来源:弘雅书房

ID:artlibcn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和加强图书馆在美育教育方面的作用,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更具吸引力的阅读推广形式,推进阅读和美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拟举办2024年度“艺术与阅读”美育展览活动。

本期主题

《观看之道——绘画中的读书人》


《绘画中的读书人》是永恒的阅读推广人,他们优美的姿态,专注的神情,永远启发观赏者享受阅读、热爱生活,珍惜和平与健康。
这类读书图也是以往读书生活的活化石,记录了图书内容、形制的演变,读书风潮的变迁,读书姿态、家具、环境的时代特点,是形象、生动的图书史、阅读史、编辑出版史。 

——王波  北京大学图书馆  研究馆员

                   《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


前言

“无古不成今。”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之所以在演化的超级马拉松竞赛中,一骑绝尘,脱颖而出,皆因人类文化积累的功能,超越了生物基因无为的规定。

文明的演进,无一例外,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最佳手段,无过读书。

读书,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快速习得人类文化演进的不二法门;

读书,是继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丰富自身、长养人格的最佳方式;

读书,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最博大最深刻的心灵无界交流;

“世上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诚哉斯言!

推广阅读,图书馆的当然使命。

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阅读,我们一直在努力。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看得见的阅读”,是另一种“阅读”尝试。

通过中西方绘画中描绘阅读的场景与人物,我们能够“读”到沉迷于阅读的不同情态:他们或站、或坐、或卧,或逐字校对、或快速浏览,或独持一卷,或友朋晤对;可以窥探出“书”在画面中不同角色的转变,以及中西作品传达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描绘手法。


“澄怀观道”语出《宋书·宗炳传》。(宗炳)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在心灵澄澈的状态下,才能体会自然之道。此模块展出的中国画作品多为在山水间手持书卷阅读的场景。在山水中展卷,比在闹市中读书,更有一番雅趣与清欢。



北齐校书图卷 





<< 滑动查看

魏晋南北朝  杨子华  

29.3cmx122.7cm  绢本设色

波士顿美术馆藏


据画卷题跋,此卷原为杨子华所画,唐代画家阎立本再稿,此画为宋摹本。取材于历史事件:北齐天保七年(556)文宣帝高洋命樊逊及秀才高乾和等十二人共同勘校国家收藏的五经诸史。
图中画三组人物,中心是士大夫四人坐于榻上,榻上有盘盛的菜肴、酒杯、砚台、箭壶、琴等。榻内一人大概是樊逊,正在认真执笔书写,其余三人,一人手执毛笔,一手举着刚写完的书绢似在审阅,另一人是背面,盘膝而坐,琴的一角搭在腿上,一角搭在榻上,伸右手拉住右边一人的腰带,右边此人似乎欲逃酒下榻,一童仆正给他穿靴。榻旁围列女侍五人,或捧杯、或执卷、或抱凭几、或抱着靠垫、或提着酒壶,排列有致,顾盼生姿。画左侧有奚官三人,马两匹,一灰一黑,皆静立观望。整个画面既反映了北齐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史实,又不乏诙谐、随意,给人一种轻松的艺术享受。




文苑图卷 





五代  周文矩 

37.4cmx58.5cm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款印,根据图左宋徽宗“瘦金体”题字:“韓滉文苑圖,丁亥禦劄”,下书“天下一人”押,遂定为唐代韩滉作。然从时代风格看,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极似五代周文矩所创的“战笔描”。另外人物头戴的“工脚上翘”的幞头形式,亦至五代才出现。同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本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卷,后半段画面与此图完全一样,故可肯定《文苑图》卷作者是周文矩,所画内容为琉璃堂人物故事。



作品所绘琉璃堂人物故事,据考即唐玄宗时著名诗人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期间,在县衙旁琉璃堂与朋友宴集的故事,与会者可能有其诗友岑参兄弟、刘眘虚等人。《文苑图》卷绘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情态各异,形神俱备。所缺前半段从《琉璃堂人物图》卷中可以看到,是画四人围坐议论,其中有一位僧人,还有侍奉的童仆。从全卷场面可领略当时宴集之盛况。





山馆读书图页 





南宋  刘松年

24.3cmx24cm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中长松掩映之下,长案临窗,清风徐来,窗外传来书童打扫落叶的声音,间或闻得几声鸟鸣,宁静悠闲,倚案展卷,何等惬意。丛林掩映,竹茂松高,于此间拜读前人名品,是文人雅士汲汲以求的一种生活。对幅有题诗一首:“竹篱权闭户,松舍乃开窗,却寓暗门意。不同画院腔,诗书趣有永,风月浄无双,童子劳扫径,足音早断跫。骑缝钤有乾隆皇帝“古稀天子”、“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印。





秋窗读书图页 




南宋  刘松年

25.8cmx26cm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构思构图颇为讲究的秋景图。在圆形的构图中景物与人物的安排可谓苦心经营:两棵参天高松顶天立地,上部的松枝如盘龙相互缠绕,曲折多变;傍水而建的庭院后有错落有致的山石;画面右部是境界开阔的近水远山,与左部构图严整的庭院景致相对照。


画家是以赞美的情绪来描绘秋天景色,平稳的构图增强了画面的寂静感,而红叶与青松的对比用色,微波荡漾的湖水,又在寂静中增添了活力和情趣。此图结构严谨,技巧精到,虽略近李唐画风,但溢于精丽清秀,与李唐沉郁雄壮的格调有别。




山亭文会图轴 




明代  王绂

219cmx87.6cm  纸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王绂的代表作,写文人雅士于山亭聚会的情景。该图立意古逸,构图严谨。图中笔墨深厚华滋,在继承元代文人画的基础上揉进了自己的笔意。山石先以枯淡墨皴写,按结构层层加叠,最后以浓重墨勾皴点苔,使整个画面具有苍茫湿润、清灵爽利的特殊效果。

画上重峦叠嶂,山势险峻,树木丛生,烟霞环绕,颇为壮观。山上小溪泉水流淌有声,山下河中可泛舟,山林间亭台楼阁隐现,这是一处可游可居的幽雅胜境。
近景古朴山亭中已有几个文人在论诗作画,山下还有文人或乘舟、或步行赶来应约赴会。山水胜境为文人雅集提供了优美环境,文人雅集又为山水胜境增添了诗情画意。




图页




明代 佚名

22.5cmx22.4cm  绢本墨笔

弗利尔美术馆藏



画面中一棵梅树曲折有势,一高士幽坐梅树下,在此既可以观梅读书,亦可以远眺沉思。此图题签为李唐所做,从笔法看系宗法李唐者,而非李唐真笔。李唐是宋徽宗时画院待诏,高宗时授成忠郎、画院待诏,并赐金带,从此声誉日高。他的作品在南宋画院影响很大,是南宋画院水墨苍劲一派的开拓者。




文会图卷 




明代  唐寅 

32cmx56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画中题款:“正德乙巳春日。写上守翁师相。门生唐寅。”此幅《文会图》卷与唐寅另一件作品《西洲话旧图》轴有雷同之处,题款中诸字书写笔画不顺畅,疑认为是双勾廓填,为仿《西洲话旧图》轴。




雍正帝读书像轴 




清代  郎世宁 

171.3cm×156.5cm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帝读书像》轴中运用了透视学的原理。绘写他端坐于锦垫之上,手捧书卷,默默沉思,仿佛在体味书中三味。此类读书坐像构图最早见于康熙时期,之后成为一种固定的布局模式延续到晚清。故宫清代宫廷绘画藏品中,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同治帝均有构图相似的肖像存世。




春闺倦读图轴 




清代 冷枚 

170cmx100cm  绢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图绘一身着长裙的仕女,发髻高挽,一手支颐,一手持书,侧身倚桌案而立。其神态文静闲适中略带倦意,大家闺秀清闲寂寞的生活被冷枚刻画得细致入微。图中人物比例匀称,衣纹线条圆润流畅,可以看出画家的深厚功底。而背景的描绘也显得独具匠心,无论悬于墙上的画幅、笛子,还是膝下的小犬都不是可有可无之物,图中人物的生活情趣和身份均由此得到印证。此作如此精妙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层面,无疑堪称人物画佳作。

《春闺倦读图》轴除了具有笔墨洁净,典丽妍雅,精美绝伦的特点,还兼具浓厚气韵,西方油画的特色更突出一些,这和他主张融合东西方画法精髓的画风是一致的。他创新性地用西方油画画法画国画,讲究透视写实的细腻中,难免把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真谛摒弃,这也正是雍正登基以后冷枚受冷落以致被逐出画院的原因。




元机诗意图轴 




清代  改琦

99cmx32cm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改琦53岁时所作,他在好友黄荛圃处看到同时代画家余集(号秋室)创作的《元机诗意图》轴,笔情秀逸,风神清朗,颇有感触,于是趁兴挥毫绘成此图。



图绘鱼元机手展诗卷、侧身坐于藤瘿椅上的情景。她身单体薄,面容憔悴,双目中隐隐流露出一丝矜持凄凉的怨情,这正是清代文人画家所刻意追求的女性“清淑静逸”之趣。为了准确地表达出这种意趣,作者在技法上没有使用方折明显的粗犷线条或浓墨重彩的晕染法,而是用轻柔简练之笔,以浅淡的墨线勾勒出婉转工细的线条,并以淡彩在衣纹的勾线处罩染,使线条愈显柔和淡润。同时,作者注重色彩的运用,画面以冷色调为主,元机身着月白色上衣和白色长裙,其领口、袖口和腰际处的饰带及双臂所挽宝蓝色的披肩皆属冷色,素雅的设色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为了丰富画面的色彩并体现元机身为青年女性爱美的特点,作者将元机内衬的衣领及袖口处染以暖色调的红色,在冷暖色调的相互映衬中,进一步渲染出元机忧郁神伤的情态。




仕女读书写字图轴




清代  黄山寿  

19cmx88cm  纸本设色


画中仕女贤淑安静,眼睛传神生动。画面工笔重彩,设色亮丽,隽雅研秀,有改琦遗韵,气韵古逸,亦见功力。






灯下观书图轴




清代  吴昌硕

106cmx40cm  纸本墨笔


此图恰作于初冬季节,作者对冬夜观书当有深切体会,且从题诗映照出他和友人关心人生、不与鬼魅为伍的高洁心态。此画笔墨变化微妙,浓淡枯湿交融,显示出作者用墨的奇巧。人物仅占画面下半部,右上部几行题记,左上、右下大片空白,极具构成之妙,更显夜的寒冷和文人的凄苦景象。




松下读书图轴




张大千  1960年

134cm×68cm  纸本设色 


此幅作于1960年,乃大千在其巴西的居所“摩诘山园”中所作,画中一位古装高士在松下展卷阅读,若有所思,不难看出身在异乡的大千对故土的怀念。

此作纯以水墨写成,在构图和空间的营造上颇见巧思,右侧松树的枝干粗壮、扭曲,树冠却探出画外,画面上侧一些松枝凭空出现,不知从哪棵树上伸出,在半空中交叉,缤纷乱舞。树干以淡墨画出,以笔势的走向和留白表现出树干的形貌和纹理,再以重墨率意地点上数笔,以表现树干表面的粗糙质感,细瘦的松枝和松针则以淡墨写出,可见画家重在营造氛围,而非精确的外形。松下的高士以细笔画出,造型准确,衣纹流畅,神态优雅,其飘逸之态与松树的粗率形成对比。




读书秋树根图轴 





张大千  1939年

设色纸本 


画作描绘了一位文人逸士端坐于石上,翻阅书籍。大千在此画中对于画面环境的营造,颇见功力。细竹,红树交错穿插,置于人物远处。细竹不加勾勒轮廓,以淡墨写出,树同样以淡墨,但勾出树干轮廓。同时,竹叶墨色变化用以区分前后层次变化,树上红叶,则布置得宜,使画面视觉上力避平整。人物以极细的笔法勾出衣纹,同时注意服饰变化,用淡墨染帽和衣袖处,地以赭石、石绿先后渲染,使画面视觉上更为丰富。整幅画作,既具平淡,又显雅致清丽,体现出张大千具有的深厚传统中国绘画之造诣。




读书仕女图 




林风眠  1978年

 纸本设色


林风眠《读书仕女图》应属林风眠赴港后重画旧作,乃多年风格的集大成之作。画中绿衣仕女侧坐于轻纱幔帐前,鹅蛋形秀丽的脸庞上有着纤细的眼睛、淡淡的弯眉和小小的嘴。她的姿态娴雅文静,眼睑低垂微微颔首,十指纤纤掩卷沉思。背景中的织物,先上重彩,再以特制细笔加白粉,营造出背光透明的纱质感。此画中仕女的绿衣以大面积平涂而成,在极为优美的绿色之上,再以利落的线条勾勒衣纹,后施白粉于袖口和领口,既体现了衣裙的层次感,也勾勒出仕女轻灵的体态。


在画里,那种融合了唐代人物、敦煌壁画、民窑瓷器、民间剪纸、皮影,乃至莫迪利阿尼、布朗库西等中西艺术风格的人物造型,表达出一种浪漫空灵的情调。仕女包含了一种深闺春怨、轻柔婉约的意态,恰好说明了林风眠的中国文化个性和东方情怀。汉魏壁画的古拙、动势和力量,单纯形式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都使林风眠深受感动与启迪,从而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了生命的跃动与寓丰富强劲于单纯的特质。此画既包含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装仕女和雅室布局主题,却又极富现代感,体现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色彩抽象等艺术理论底蕴,充分展示了林风眠调合中西艺术的成就。 



“养心”的前提是对读书保持一种渴求的状态。本模块展出的是西方绘画作品。作品中的读书人或一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或与亲人、好友共同阅读,探讨。画中的阅读氛围十分浓厚,欣赏画作之后让人忍不住拿起书本,与画中人共同体会阅读的美好。



老妇人阅读 




扬·利文斯  1621-1623年

木板油画  71.4cmx67.3cm

费城美术馆藏


1621年,不足14岁的扬·利文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进行素描和油画的创作,并结识了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扬·利文斯和伦勃朗有着相同的兴趣和见解,而且两人在绘画上都野心勃勃,正是这种相似的特质,使得两人都欣赏彼此。在此期间,两人共享同一个画室,并且描绘过一些相同题材的作品,这幅作品尤其可以体现出两人间的相互影响。画家采用了同一个色调描绘不同的质地,层次分明,界限过渡自然。老妇人的皮肤呈现出因衰老而渐渐失去血色的苍白,与她身着的红色衣物形成有力的对比,黑色的头巾陷在阴影中的边缘地带,十分自然地构筑起右肩亮部与左侧暗部的分界线。




小丑唐·迭戈肖像 




迭戈·委拉斯凯兹  1644年

布面油画  106cmx83cm

普拉多美术馆藏


这位身着贵族服饰的侏儒是升任宫廷秘书的侍从。委拉斯凯兹作为宫廷画师,厌倦了描绘国王一家,却被宫廷中的侍从、侏儒和小丑深深吸引。这幅画中,唐·迭戈残疾的身体,使得书显得十分巨大,但并不滑稽可笑。他的表情庄严而认真,沐浴着画家所投注的人性的目光,使画面显出一种忧郁的调子。




哲学家在阅读 




伦勃朗  17世纪

布面油画  卢浮宫藏


伦勃朗的作品《哲学家在阅读》,大致属于他早期的创作。画中呈现出光的旖旎令人惊艳,这一时期作品中体现的技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同时慕名向他约画下订单的人开始络绎不绝。画中的老者,侧坐在窗口前的桌子旁边,他低着头,左手自然垂落,右手握着书卷。两个拱形门洞,仿佛将画面一分为二,极具符号的观感。光从左侧窗户投射进来照亮了老者和桌子,使他们成为了画面的中心。




在阅读的画家的

儿子提图斯




伦勃朗  1656-1657年

布面油画  70.5cmx64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萨斯基亚辞世后,伦勃朗的爱全部倾注在他们的独子提图斯身上。伦勃朗常常反复画他的这个儿子:孩童时,少年时,青年时。儿子的肖像画代表着伦勃朗作品中一些最感人的篇章。这些画作里,伦勃朗用温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敏感而且聪颖的年轻人。父亲似乎在儿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在静静地留心观察着,就好像他一直操心着儿子的幸福与健康;在这个世上,这份父爱远胜过对任何其他人的情感。

这幅少年肖像看上去就仿佛是伦勃朗在儿子的脸上有意捕捉儿子带着的母亲的样貌,红润的面颊,金色的卷发。50岁的伦勃朗一面在自画像中把自己画成一个精疲力竭、近乎令人忍俊不禁的老头儿;另一面,就要成年的提图斯充满朝气,看上去就像一位天使人物,皮肤透明苍白;一位小王子,有着一双灵动的眼睛和迷人的微笑,也许还带着些许小羞涩,但天生就有着如同萨斯基亚一般的明媚光芒。伦勃朗经常被他的同代人批评,说他用色表达过于凝重、阴暗。不过,画提图斯时,他的画笔仿佛蘸足了光芒。




读书的少女

(读者)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1770年

布面油画  81.1cmx64.8cm

美国国家美术馆藏


这幅作品又名《读者》。画面中的少女右手拿书,正专心致志地阅读。她坐在一扇窗前,光线照亮了她的脸和身体,在墙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身穿一件有着白色轮状皱领的柠檬黄衣服,她的紧身胸衣、线条优美的脖子、顺滑的头发和系着紫丁香丝带的袖口,衬托出一位美丽斯文的女孩形象。她靠在一个暖棕色的靠垫上,右手小手指翘着,在淡紫色的衬托下更加明显。画面用色很少,且每个纹理呈现不同的笔法。她的衣服是由纺织厚密的黄色和白色组成,而画家对枕头的描绘则运笔松弛。亮丽的黄色和颤抖的笔触与独自阅读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弗拉戈纳尔在用笔和用色来展现18世纪绘画美学方面,胜过他的两位老师——布歇和夏尔丹。在现代人的眼中,这幅作品是一幅不可比拟的高超之作。该画摆脱了对逸闻趣事的兴趣。从严格的定义上说,这幅作品给人以明显的“抓拍”效果。这在18世纪的法国非常重要。它展示了弗拉戈纳尔的个人艺术风格,也是洛可可风格的典型作品。




春天 (阅读中的女子) 




克洛德·莫奈  1872年

布面油画  50cmx65.5cm

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


1871年12月下旬,莫奈搬到了巴黎西北部的塞纳河右岸的城郊阿让特伊。他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喜欢描绘的诸多场景都可以在这个小镇被找到,这里交通便利,有铁路直通附近的巴黎。在这幅画中,莫奈对真实描绘人物形象的兴趣不如研究如何使用未混合的颜色来表现阳光穿过叶间所产生的效果的兴趣。在19世纪70年代初,莫奈经常描绘他的后院花园的景色,有时也会将他的妻子卡米尔和他们的儿子简描绘在内。然而,在1876年的第二次印象派画展展出时,这幅画更名为《阅读中的女子》。




阅读 




彼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1892年

布面油画  55cmx65.5cm

卢浮宫藏


此幅作品属于雷诺阿在19世纪90年代早期完成的一批油画作品。通过关注他所处时代的“此时此地”的描绘,雷诺阿将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变成怀旧的回忆。在构图上,雷诺阿以一种更为轻巧、松散的笔法处理了背景,这与他描绘少女脸庞的坚实笔触形成对比。由此,他能将精致的绘图技巧与更为自由的“印象派”绘画风格结合在同一个画面之中。他以一种柔和的粉色调将整个画面的色调统合起来,虽然这种粉色并不明显,但在女孩的头饰、衣领以及背景中都能被隐隐约约地看见。雷诺阿对光亮色彩的描绘,巧妙多变的笔触,光影的细微差别共同构成了一种温暖的感性。总体而言,这张作品展示了雷诺阿渲染色彩的细微差别以及在特定表面描绘反射光线的能力,这两种技巧是从他80年代后的油画作品中逐渐实现完善的。




正在阅读的女孩 




乔治·雅克比德斯  大约1882年

布面油画  53cmx40cm

私人收藏


一个小女孩以十分严肃的态度拿着一份报纸,假装读书模仿成人的行为,她的目光穿过眼镜落在她的鼻尖。在细节的处理上,通过女孩的衣服、脸、手的光影浓度赋予画面真实性和生动性。这幅画所展现出来的阅读是很有吸引力和美丽的。




阅读荷马的著作 




劳伦斯·阿尔马·塔德玛[勋爵]  1885年

布面油画  91.79cmx183.5cm

费城美术馆藏


在这幅作品中,一位戴着月桂花环的年轻诗人正在向一位节日装扮的观众阅读荷马的著作。这幅画的背景可能是公元前七世纪末的希腊,右上角的希腊字母表明这个地方是献给诗人荷马的。阿尔马·塔德玛通过对建筑和服装等细节的关注,重新构造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日常生活场景。然而,他的作品却很少以精准的考古研究为基础。举例来说,虽然他准确地描绘了左边的古代乐器,一把齐特尔琴,但是他也在画面中增添了一种在十九世纪之前并不实际存在的玫瑰。




女人在阅读




巴勃罗·鲁伊兹·毕加索  1934年

布面油画  私人收藏


这幅画中的丰富色彩,和谐的曲线被誉为毕加索最充满幻想和灵感的作品,并且是20世纪艺术中最容易辨认的作品之一。事实上,在毕加索异常多产的所有表现形式中,正是在“玛丽-泰瑞斯时期”他的创作力最强大。

玛丽-泰瑞斯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毕加索的情人,她身上混合着的魅力与天真对毕加索产生了令人陶醉的影响。他对这个女孩的狂热情感,令他创作了大量的图像,这些图像被誉为他漫长职业生涯中情感上最令人振奋的作品。






结语 



当代的学习,尤其强调“看得见”,是为教具大幅进入学习空间的理论背景。
这次展览,就是“让阅读看得见”的一次集中展示:我们读画外故事、读画家作画时的情感、读画中的笔墨技法、读历史场景、读社会情态......
经验,需要分享;
情感,需要表达;
观点,需要碰撞;
思想,需要交流;
知识,需要传递;
文明,需要再造。
“复述”古今中外的“阅读”,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充实自己的体验,也是对来之不易的人类文明共同体,献上一份敬意,增益一分偕行的信心。
澄怀观道,读书养心,我们一起行进!



参考文献:
[1]王波.中国古代传世画作中的读书图初探[J].图书馆2015,02.
[2]段文杰等.中国美术全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等,2006.
[3]周积寅,王凤珠.中国历代画目大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佘佳燕.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绘画四大家美学观念及其实践研究[M].中国台湾学生书局,2017.
[5]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英)马修·克拉斯克.欧洲艺术:1700-1830城市经济空前增长时代的视觉艺术史[M].彭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7](美)理查德·布雷特尔.现代艺术:1851—1929[M].诸葛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推荐阅读



《你不可不知道的101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


作者:黄可萱

出版社:信实文化行销

出版年:2017



中国绘画美学不同于西洋艺术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犹似镜花水月,虚影写意的创作方式,自然流露其独特的感性审美趣味,以及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

《你不可不知道的101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以历史为纵轴,画家为横轴,选取101位影响中国绘画历史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纵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至近现代,全面性呈现名家辈出、派别林立的完整风貌。






在画里,与幸福相遇:与名画同行的心灵旅程,遇见人,遇见世界,遇见那个未曾认识的自己

作者:李沼泳著 ; 王品涵译

出版社:仲间出版

出版年:2018




全书搜罗40位艺术家、106幅不同时代与派别的知名画作,从维梅尔、达文西、梵谷、米勒,到马谛斯、蒙德里安;从文艺复兴、印象派、写实主义、抽象画,到雕塑、拼贴,作者不仅导览了艺术、也抚慰了心灵,让我们在感受温柔、汲取能量后,带着更明亮的心境重新面对生活。她认为,「画」,拥有比「话」更强大的力量。





《画见》

作者:止庵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



这是一本讲述情感和艺术连接的生命之书。我们伫立在画作前,看到的是什么?是艺术史的一个章节?是与画家跨越时空的心心相通?还是一场与自我内心情感的对话?跟随著名散文随笔作家止庵的文字,美与丑、善与恶、生活与梦境、真实与幻觉,那些我们人生中所承载的幸福与孤苦,通通找到自己的出口。





《一画》 

植之君子

主编:陈柯翰

作者:季英伦 

出版社:今日美术馆出版社

出版年:2018




本卷《植之君子》专题,以历代经典梅兰竹菊荷为经,霍春阳、赵少俨师生对谈为纬,历时近三年采访,形成五万余字专业论述,辅以200余张高清影像,细数历代经典“梅兰竹菊荷”名作。书中对历代主题名作从文学、绘画、哲学、鉴赏等多个纬度进行全景梳理,并深入探讨传统中国画的传承和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本卷从选题策划到最终呈现,历时近四年,最终精彩呈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级的专业论著。





《观看之道》

作者:约翰伯格

译者:戴行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5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本书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入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翔安区图书馆
关注翔安图书馆,即时收取图书馆新书推荐、翔安动态、馆内活动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