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导论 |
摩尼教的教义带有浓重的苦行主义色彩,因此在早期于西亚传播时未必有寺庙。《摩尼教残经》提到摩尼教徒“不乐久住一处,如王自在;亦不常住一处,时有出游”[1]。这虽然不能作为早期摩尼教没有寺庙建筑的证据,但确实有如阿斯姆森等学者认为摩尼教的寺庙是受佛教影响才在中亚发展起来的[2]。随着摩尼教不断向东传播与摩尼教东方教会的发展,在8世纪时,大量摩尼寺在中亚乃至中原地区建立了起来。
摩尼寺在粟特语中被称为“manistan”。与该词乍看之下的词源不同,“man-”系伊朗语中表示“停留,保持”的词根,“manistan”也即“停驻地,驻锡地”之意。回鹘语的摩尼教文献中借用了这一粟特语词汇来表示摩尼寺,在后来也被用于表示佛寺[3]。不过在M112v中佛寺被写作“vrxar”,区别于摩尼寺的“manistan”。
如今我们对摩尼教寺庙的管理和运营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现存于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号为总8782T,82或Y974/K7709的回鹘语文书。这一文书是黄文弼先生在新疆考古时所得,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具体的出土地点。黄文弼先生在1954年将该文书的图版刊登在《吐鲁番考古记》中。耿世民先生在1978年《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中首次释读了该文本,而后森安孝夫先生出版于1991年的《ワイグル=マニ教史の研究》中对这篇被他称之为“マニ教寺院経営令規文書”的文书进行了新的释读。耿氏和森安氏根据字体和语言特点均同意这一文书的写作时间为9-11世纪。耿世民先生将该文书所用文字描述为“一种早期的回鹘文(即所谓回鹘文写经体)。字形上γ与q、x不加区分,S与Š不加区分,m不带点。Z的右方有时加一点,表示Ž”[4]。
文末所附图片即为森安氏附于《ワイグル=マニ教史の研究》书前的寺院文书原本。
现将耿世民对回鹘语原文的拉丁字母转写及耿氏的中文译本、森安孝夫对原文的转写及森安氏日文译本的中文翻译(友人谢昀劭译)登列如下。从上至下依次为耿氏的原文转写、耿氏译文、森安氏的原文转写、森安氏译文的中文译本。以下是转写标注体例说明:
标注说明
原文部分
(abcd) =复原一些残缺的文字。大多数情况下,读法是确定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是不确定的。
(.. ..)=文字部分残留但不能复原,以此表示推定字数
[abcd] =将缺失的文字(文本)进行推测补充。
/////=缺失部分的推定字数。
【abcd】=将被撕碎的片段粘贴在底纸上时出现的粘贴错误,或者有可能粘贴错误的地方(正确位置未定)。
森安氏译文部分
[ ]Text为对应部分的翻译,或者推测遗漏的词语的翻译。
【 】Text为对应部分的翻译。
( )为方便解释而添加的说明。
| 二、转写与译文 |
| 三、原卷辑影 |
| 参考文献 |
[1]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一版,第225页。
[2] J. P. Asmussen, Xastvanīft. Study in Manichaeism, Copenhagen, 1965, pp.254, 260.
[3] 森安孝夫:《ワイグル=マニ教史の研究》,第63页。
[4] 耿世民:《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第497-516页。
作者:Theophilus of Adana
编辑:林群象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您的持续关注将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