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2024年11月14日 1版
昔日破旧不堪的老房子,现今变成了环境优美的高档小区;过去对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不够了解,现在已经搭建起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屏障”;以往脏乱差的淮河沿岸,如今成了市民争相“打卡”的城市中心公园……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徽,近距离感受江淮大地的日新月异。
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居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全国示范,城市更新、智能建造、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纳入国家试点示范……近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府部门在科技惠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一项项改革措施、一个个民生工程,托起了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生活。
老旧小区焕新颜
“终于圆梦了!”刚刚搬新家的合肥仪表厂退休职工杨玉瑞对记者说,从居住几十年的破旧红砖瓦房搬到了高档豪华的带电梯洋房,他心里美滋滋的。
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的合肥仪表厂宿舍,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房屋多为砖混、砖木结构,老化严重,安全隐患多,群众改造意愿强烈。
从2018年底开始,芜湖路街道等单位通过开展摸排动员、土地征收、项目建设、回迁分房等工作。今年4月22日,小区500多户居民终于实现了原地回迁,圆了安居梦。
“分房那天,我们欢天喜地,大家对新小区的质量和环境都十分满意!”杨玉瑞说。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创新发展,融入科技元素,提高建设品质。”项目负责人、中铁四局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叁子说,项目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采用雨水收集池、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方式,打造集收集、储存和利用于一体的雨水综合管理系统,还使用了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升了居住品质。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安徽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介绍,今年以来,安徽已筹集建设2293套保障性住房,已开工建设2.42万套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居民签订协议2.08万户。
城市安全有保障
燃气、桥梁、供水、电网……这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保障城市运行发展的“城市生命线”。
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里的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中心,大屏幕里实时更新着“城市生命线”的各类数据,管线风险评估、监测设备分布、预警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2015年,合肥市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搭建起了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屏障”。
如今,各类预警事件响应时间平均为7分钟,联合处置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以上缩短到1小时。可以说,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构建了护卫城市安全的“数字哨兵”,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安徽是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起源地”。202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合肥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之后“合肥模式”正式推向全省。三年多来,安徽各地联动推进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全覆盖。
截至目前,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做法实现了“从一域探索向全国推广”的转变,安徽经验已在北京、天津、深圳、成都、西安等60多个国内城市和新加坡等1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生态画卷在铺展
近日,蚌埠市淮河沿岸停放了上百辆房车,车队绵延数百米。“作为蚌埠人,之前因为生态环境不好,我都不敢带朋友来淮河。但现在,一有朋友来蚌埠,我就带他来看‘靓淮河’工程。”66房车队指挥长何承胜对记者说,这次他组织了130多辆来自全国各地的房车来淮河岸边“打卡”。
悠悠淮河绵延千里,从蚌埠穿城而过。然而,由于河道淤积、生态退化、乱耕散养、偷倒垃圾等问题,淮河一度成了蚌埠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带”。如何让淮河美起来、靓起来,成为蚌埠人民的共同心愿。
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介绍,2021年,蚌埠市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全面修复河道生态、提升城市品质,绘就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城市美丽生态新画卷。三年来,蚌埠市把“靓淮河”打造成了“城市客厅”和“市民公园”。
荀异然表示,蚌埠在打造美丽幸福河湖、构建人水和谐生态的同时,加快调整发展方式,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等绿色产业,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如今,沿着淮河北岸的淮上区工业园区一路前行,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大项目充满活力、一批批高新企业在此集聚发展。安徽科技惠民的故事,还将不断更新。
来源 | 科技日报
责编 | 袁丹丹 编辑 | 顾盼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网信办、省政府新闻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