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0月31日,中共南充市高坪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南充市高坪区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高坪建设的决定》,提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这充分体现了高坪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城乡融合的深入谋划和坚定决心,必将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城市更加宜居
B.乡村更有活力
冬菜,学名“芥菜”,因其于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冬菜”。“烟山冬菜”是高坪的标志性特产,位属“四川四大名腌菜之一”,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烹饪、面食、调味和馈赠之佳品。
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行包含自行育苗、技术指导、统一管理、保底收购、订单销售在内的“一站式”产业链模式,全力推动冬菜种植。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经营,每年通过务工与入股分红,村集体人均增收近千元,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全会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长效机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途径。截至目前,全区集体经济扶持壮大行动已在5个村实施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10万元的村达73个,10万元以上的村达41个。
近年来,高坪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633”行动方案,审议通过《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通过六大产业、三大工程、三大新村示范带引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如今,拓展更高质量的发展空间,成为现代化高坪建设的必然选择。
“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接下来我们要大胆推进三大试点,建设农村改革先行区。”高坪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局长杜素太表示,一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探索多模式发展路径;二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新的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创新农村的组织形态,不断发展壮大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服务型合作社等组织,为农村经济注入发展动力;三是推进农村各类资产与农村产业发展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盘活用好集体资产,唤醒农村闲置建筑、山林、池塘水面等“沉睡的资本”,促进集体资源向资产乃至可增值的资本转变。
C.城乡加速融合
近年来,高坪区为破解就业结构性难题,鼓励企业在乡镇开办微工厂、微车间,为企业和农村闲置劳动力牵线搭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我每天上班通勤只要10分钟,既方便了照顾家人,还增加了收入,同时让我们学到一技之长,真的是一举多得。”在高坪区长乐镇龙运鞋业“微车间”工作已经快3年的李素真告诉记者,作为熟练工人,她采取计件方式结算薪资,每月能稳定获得约4000元的收入。
据该“微车间”负责人林晓燕介绍,2019年龙运鞋业在长乐镇设置了两个“微车间”,面积总计1200平方米。目前,车间内有120余名员工,都是周边的村民,平均工资可达3500元。
全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近年来,高坪区聚焦提升城市能级、做强工业支撑、持续繁荣商贸,切实增强乡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面筑牢城乡融合发展坚实基础;聚焦“双向流通”“协调联动”“精准高效”“耦合贯通”等全面发力,促进要素、产业、治理、文化融合,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瓶颈;坚持互联互通协同高效,推进城乡交通物流、供水、供气、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电力通信等一体化,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均衡普惠共建共享,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均等化,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眼长远,关键是畅通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杜素太说,接下来要从地的高效配置、钱的有力保障、制度的持续完善三方面入手,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合理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让乡村全面振兴“底盘”更稳、动力更强。
监 制 | 柏长春
审 核 | 李 毅
编 辑 | 任 楠
记 者 | 唐艺娟
来 源 | 云上高坪
以下内容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