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轻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主阵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响应国家政策,以“八大轻工”为指引,加快构筑轻工新质创新体系、新质标准体系、新质产业集群、新质人才体系,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轻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倡导和组织下,家电、食品、塑料、电池、日化等行业,坚持创新引领,以实际行动落实“创新轻工” “绿色轻工” “智慧轻工” “品质轻工”等“八大轻工”战略,涌现出一批向“新”而行、因“质”致远的典型代表,成为“轻工新质创新体系”的领军力量,为形成轻工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轻工强国”建设的首位,以科技创新促进轻工业可持续增长,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轻工业实现营收22万亿元、利润1.4万亿元、出口8945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国的16.7%、18.1%和26.5%;全国轻工业企业平台化设计比例16.3%,智能化生产比例12.2%,分别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5.7和5.6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7%,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70%。数字技术、智能工厂、互联网技术等日益融入轻工行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正在逐渐成为轻工业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塑料加工业作为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了稳定发展,竞争力逐步增强。2023年塑料制品行业实现营收2.1万亿,利润1153亿元、出口1008.1亿美元,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行业整体向功能化、轻量化、精密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创新方向发展。其中,以中国联塑集团(以下简称“联塑”)为代表的企业,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加速智能化升级,开启了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蜕变,成为塑料管道领域建设“新质轻工”的典型代表。
建设“智慧轻工”
打造“物联网、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为一体的智能工厂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主攻方向,也是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智能制造建设“智慧轻工”,成为推动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身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的“模范生”,联塑依托科技创新,率先在生产端和产品端两大维度布局,建立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并逐步扩大打造“物联网、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为一体的智能工厂,以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管道技术进步。截至目前,联塑已在全国23个生产基地联网升级打造智能工厂,在海内外建立了30余个先进的生产基地。凭借其卓越的智能制造能力,联塑正带领管道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及高效化的转型升级。
在生产端,联塑智能工厂实现了无人车间24小时高效运转,实现生产效能提升。从投料混料到生产、包装、入库,智能工厂的每个工序由系统协调完成,无需人工干预。在生产过程中,智能系统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生产流程状况,实时监控并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合格率的同时,也实现了生产全链条的数据化、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综合生产效率,产能、品质、管控、资源协调等方面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智能注塑工业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在注塑机上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确保注塑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生产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自2018年采用了智能化系统之后,联塑PE电热熔管件产品的综合合格率由70%多提升至97%以上,产能也提升至1.5倍以上。
在产品端,联塑将智能化落实到了产品服务,甚至是整个产业链。联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管网,在管道和管件中加入智能芯片,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标识、感知、资源整合,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日常运营中的关键数据,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管道的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避免地下管网破损、堵塞、塌陷等隐患问题发生,也为管网提标改造方案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
建设“创新轻工”
构建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
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
联塑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核心地位,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了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不仅汇聚了众多科研精英,更为管道技术的深度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
依托一体化、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联塑在塑料管道领域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数十项研发成果被住建部、中轻联等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数十项科技奖励。其中,“矿用耐磨复合管”与“煤矿耐压复合管”的推出,解决了针对复杂工业领域的管材应用问题,不仅是联塑科研实力的体现,更标志着行业技术迈上了新的里程碑。“矿用钢帘线增强聚乙烯耐磨复合管”创新性地在聚乙烯基体中融入钢帘线层,大幅增强了管道的耐磨性能,有效抵御矿井中的煤块、矿石磨损,显著延长了管道寿命,填补了高性能耐磨矿用管道市场的空白;而“煤矿用连续玻纤带缠绕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则凭借连续玻纤带的高强度特性,显著提升了管道的耐压能力,稳定应对高压输送挑战,解决了传统管道在高压下易破裂的难题,填补了高压煤矿用管道市场的空白。
依托一体化、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联塑以“创新技术+服务创新”的模式解决消费新需求。目前,联塑研发团队的规模超过1000人,不仅有效提升了产品技术和生产能力,同时也为创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提供保障。联塑集团以管道产品线为核心,产品线已经延伸至水暖卫浴、厨房、门窗等16个建材、家居品类,通过创新支撑、产品驱动,最终在家装赛道完成“合围”,形成一体化成品交付模式。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依托在水电工程材料领域的领先技术,结合智能化、个性化趋势,探索更多创新服务场景,联塑引领行业向更高品质、更高效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建设“绿色轻工”
以智能技术引领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双碳”战略实施以来,联塑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的全球趋势,将绿色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绿色目标的指引下,联塑秉持环保理念,坚守“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不断增加在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投资,通过全面自动化提升设备管理、监控及数据获取的效率,保障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展现出强大的绿色生产能力。
在资源优化方面,联塑采用自产光伏清洁能源发电,结合自动化智能车间系统,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电能消耗;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联塑通过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换节水器具等措施,成功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及污水排放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仅2023年循环利用水资源达574.16万吨,进一步促进了减碳目标的实现;在废气治理方面,联塑在各车间安装了先进的脉冲布袋除尘设备和VOCs废气治理设施,同时引入了VOC排放处理设备和线上监测系统,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实现了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在废弃物资源化方面,2023年,联塑全面回收利用塑料废弃物超16万吨,有效缓解环境压力。联塑通过其坚定的科研创新和绿色生产实践,不断引领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踏入新征程,以塑料行业为代表的中国轻工业正以数字创新为驱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未来,中国轻工业将继续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纵深发展,引导广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轻工力量。
文|记者 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