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医学、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主流观点认为:阳康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而所谓营养,主要是蛋白质;也就是肉、蛋、奶等美食。无疾接诊的患者中,就有人刚刚退烧,便开始炖一大锅排骨,烧一大盘羊肉,来“补充营养”。结果是,再次发烧的同时,鼻血狂流,嗓子爆痛。
这个现象,在两千年前的《内经》时代,古人就已经发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病情不仅会反复,再多吃的话,问题还会更严重,“多食则遗”,可能会留下一些不可逆的损害。后世把这个现象归纳成两个字:食复。
之所以会出现食复,关键就是前面讲到的,正气虚弱。无论如何,外感热病,正邪大规模交战,对身体正气的消耗,都在所难免。被消耗掉的正气中,就包括脾胃之气。毕竟,战争时期,农业不会是国家的首要任务,首务是打赢。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搁置,甚至破坏,农业基础会变差,就不难想见了。作为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主力,脾胃的作用,就如农业一般。
不过,当战争已经结束,敌人已经被赶走,接下来的国家使命,就会转向保生存,促发展了。恢复工农业生产,提振经济,让生活尽快回归正轨,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而这一切,就和脾胃息息相关了。只有帮脾胃尽快从疲惫虚弱的状态中恢复过来,让气血得以更充裕的化生,后面的一切,才有基础。问题是,怎样做才能帮到脾胃呢?
一定是给脾胃减负,而不是增加负担。一个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要帮他,当然是让他有机会躺下休息一会,而不是让他继续不停的扛着麻袋,负重前行。对脾胃来说,吃偏清淡的饮食,就是在减负;油腻、甜腻的食物,就是在增负。总体来说,大米、小米、小麦,这些粮食,会比肉、蛋、奶这些美食,更清淡。单就肉来说,炒菜里的肉片,会比大锅炖出来的肉块、排骨更清淡些;鸡蛋羹,会比炒鸡蛋,给脾胃带来的负担更小些。总之一句话,不能吃太过油腻的食物。
如果相反,外感病初愈,就开始大量油腻、甜腻的饮食,一方面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加剧对脾胃气的消耗;另一方面,还会很容易生出食积。当过多的食物,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聚集在胃肠中,就成了食积。而这些食积,又会成为身体修复的绊脚石。
要知道,大规模战争后,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资助。而食积的性质,就仿佛一大堆宝贵的物资,由于运力不济,都被搁置在马路上,非但自己走不了,还把路给堵死,其他人也过不去了。食积在脾胃,脾胃在人体正中,是气上下运行的枢纽。这里被堵,上面的气下不来,下面的气上不去,人体修复,从何谈起?每逢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救援物资的调配、运输,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道理与此相通。
更要命的是,这些物资的时效性很强,一天运不走,就会泛出酸腐气味;三天还没运走,就会变质,流出污秽的液体,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信的话,夏天把打开的鸡蛋放在碗里,三天后再看,是否还有吃下去的愿望。也就是说,食积一旦形成,原本宝贵的饮食物,就会变成损害身体的邪气;需要尽快祛除了。那么,外感病后,到底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饮食,才会更有利于身体康复呢?
一般来说,热退后,可以喝大米粥,(夏天的话,甚至可以是绿豆粥),一方面滋养脾胃的气和津液,一方面兼顾清利残余的热邪。
对脾胃虚弱,尤其偏虚寒者,更适合喝小米粥,可加生姜大枣。
蛋类。鸡蛋可以吃,推荐鸡蛋羹,不推荐炒鸡蛋;成人每日一个即可。其他如鹌鹑蛋、鸽子蛋,也都可以选择;大体每日不超过3个为宜。
肉类。在确保烂熟的基础上,少量吃肉是可以的。品种选择上,热病的性质决定,尽量不碰羊肉(典型虚寒者除外)。在烹饪方式上,禁烧烤、煎炸;宜炖烂后,切薄片少量吃。
非必要,热病初愈,不建议喝各种奶;尤其脾胃虚寒者。
最后,蛋白粉是备受推崇的营养品。既往临床观察的结果是,蛋白粉的性质,整体偏燥热,与羊肉有些类似。总体来看,热病后,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