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原来是有典故的

文摘   2024-10-23 12:00   四川  

文章千古事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原来是有典故的

罗名旨



1945年7月初,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等6人赴延安访问,黄炎培向毛主席表达了”忧虑“: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甚至“求荣取辱”都有,总之都没有跳出这周期律。中国共产党执政,如何能跳出这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

毛主席当时回答说,”我们“找到了一条不重蹈覆辙的新路,那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理解黄炎培的意思是说一个团体、政权等在建立之初显得势头很旺,而倒下时也很快。看很多文献也大致是这个意思。最初以为这是黄炎培的原创,是对历中规律的慨叹。读《左传》才发现,这个是有典故的,并且是两句话,写的是正反两个方面,而不是紧连着的十个字。原话的意思与我理解的也还有差距。

典故是这样的:

《庄公十一年》记载,宋国遭遇洪灾,鲁庄公派使者去表达慰问,说了一些客气话,意思是说上天怎么不怜惜宋国,降下这样的灾害。宋国国君说: “这是我自己对上天不敬,才导致天降灾害。”鲁国使者臧文仲于是赞许地说:“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是用禹、汤把天灾归罪于已,于是就兴盛了,桀、纣把天灾归罪于别人,就很快灭亡了的事例来说宋跟禹、汤一样,也要兴盛了啊。

臧文仲用罪已、罪人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作比较,以此来赞许说宋国因国君是个谦逊的明君,因此宋国有兴盛的迹象。

拿现实与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历史周期律对比,让人觉得历史规律似乎终究没有跳出去。不过,还是希望人定胜天,能打破这一规律。(罗名旨   作者授权发布)




加微信群,可读更多交流文章。


文学文化类公众号:“千古之文”

更多文章(可点击) 


欲入群,请先加编辑微信:editauth

(入群须支付5元。)


——以下内容非正文——


合作媒体(可点击关注):

写作教程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

中文编辑校对(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欢迎关注“写作教程”公众号

(可点击)

写作是重要的技能,让你受益终生!


©
影音资源

听书:《平凡的世界》合集(150集)

听书:《骆驼祥子》合集(共32集)

合辑 | 经典纪录片&文学名著&百家讲坛,在线观影(视频、音频)

名著听书: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名著听书 :老舍《茶馆》全集(共14集)
87版《红楼梦》全集36集
【BBC纪录片】 300部(合辑)
名著电影100部(合集)
纪录片《诗词之旅》合集(共116集)
《唐宋名家诗词故事》合集(共120集)

©
经典著作
长篇名著| 路遥:《平凡的世界》
长征记

©
往期选萃
原“现代汉语文学”的文章选载(可点击)
点击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
筒音作5笛子指法表





千古之文
wenxueCN

      欢迎加入QQ群现代汉语文学[1] 483828024

现代汉语文学[1]QQ群

加入现代汉语文学[1]QQ群的方法(请点击)

若无法点击,请看群资料中的链接(电脑上操作)

向本公众号发送关键字“群”“费”,也能收到加群方法。(注意:不是给QQ群发送)

千古之文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千古之文”;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千古之文”)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千古之文公众号
千古之文”,文学、文化类公众号
可在微信中搜索:wenxueCN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千古之文

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广告合作或投稿请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发信息给本公众号

千古之文
面向知识分子的文学、文化类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