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帝太懒,他成了大明史上唯一自己把自己解雇的官员?

时事   2024-12-01 13:34   中国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大明王朝的官员如果想要下台,一般有哪两种途径?

一来主动辞职,二来被皇帝免职。
但在万历皇帝一朝,官员想要离职,却是两条路全都走不通,只能眼巴巴地在官位上硬熬。
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万历皇帝很懒。

(万历皇帝朱翊钧)
有读者可能会说,懒有什么的,我也很懒,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的确,平头百姓懒一懒无可厚非,也无伤大雅,但皇帝老子如果是个懒人,朝政可就会因此彻底乱了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者甚至认为万历才是大明王朝最为可怕的皇帝,其程度远远要比“杀人狂魔”朱元璋和“战争机器”朱棣还要严重。

(朱元璋)
因为万历有着一个对帝王来说非常可怕的武器,那就是懒惰。
说他懒,口说无凭,我们要拿出实证来。
从万历十四年,即公元1586年开始,这位皇帝就开始各种罢工,早朝不上,折子不看,大臣不见,一天到晚愣是找不着人,皇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宅男。
而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将近三十年。
三十年不上朝,不办公,不处理有关国家运转的任何事情。
不管大臣们怎么恳求,怎么商量,皇帝就是一句话,我很累,我需要休息。
诚然,万历怠政,其实是有原因的。
这位皇帝十岁登基,冲龄即位,当皇帝前十年,朝政大权一直掌握在一个叫做张居正的人手里。
张居正位列首辅,当皇帝的家,做皇帝的主,乃至总揽皇帝的大权,所以多年以来,万历皇帝一直活在张居正的阴影里。
一个没有权力的帝王,不可以称之为帝王,只能被叫做傀儡。

(张居正)
而在张居正之后,万历虽然掌握了权力,成为了一名魁柄独持的帝王,但他却发现,就算掌握权力,自己也有多事情是做不了主的。
这些做不了主的事情,其中就包括立储一事。
皇帝膝下并无嫡子,所以他想要立自己的庶次子朱常洵当太子,但按照大明的宗法继承制度,皇帝没有嫡子时,应立庶出的长子为太子,那么很显然,根据这条规定,身为庶出次子的朱常洵是没有资格立为储君的。
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庶长子朱常洛。
但问题就在于,皇帝不喜欢朱常洛,且十分固执地就想要把朱常洵推上太子的宝座。
这样一来,皇帝和大臣们就产生了矛盾。
每当皇帝稍微透露出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时,立刻就会招致文官集团的反对。
大明王朝的文官集团,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明以来,朝堂上的文官们互为同盟,结成了一股十分强大的政治力量,这股力量非但能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更能时刻大过皇权,左右皇帝的行动。
武宗皇帝朱厚照,被文官们逼得在紫禁城里待不下去,只好天天跑出去旅游,世总皇帝朱厚熜,实在没办法,只好每天在宫里修仙炼丹,图个清净。
而到了明神宗这一朝,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皇帝只要一提改立储君,铺天盖地的反对声就会纷纷传到自己的耳朵里,光是听大臣们唱反调也就算了,皇帝打开每日内阁送上来的奏折一看,映入眼帘的也全是对自己言辞激烈的批评,更有大臣,面见皇帝时动辄就要以头撞柱,表示你只要敢立朱常洵当太子,我们就敢跟你玩命。

(朱常洵)
但奈何万历皇帝也是个十分倔强固执的人,所以就算大臣们都反对,他仍然坚持他的想法不肯改变,他和这帮大臣们争斗,对峙了十多年,期间更是因为立储的问题导致了无数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但最后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万历皇帝绝望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在大明朝堂是孤立的,是被动的,是绝无可能战胜这帮固执迂腐的文臣的。
最终,皇帝选择了妥协,朱常洛也由此成为太子,即后来的明光宗。
但也因为这件事儿,皇帝对大明的政治氛围产生了一种十分负面悲观的情绪,他开始深居简出,不再过问国事乃至到最后彻底不上朝,直截了当的开始旷工。
他不再面见任何一位大臣,不再批阅任何一封奏折,他想要把自己变成紫禁城里透明人。
我想,万历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或许并非单纯只是对政治的失望,更是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
既然你们事事都不让我做主,那么好,以后我啥也不干了,啥也不管了,我让你们干着急。

(明朝官员)
皇帝没有作为,看似影响不大,因为朝政之事有内阁,边关打仗有巡抚,就算他啥也不干,大明王朝的官员们也能把国家料理的井井有条,但唯独一件事儿,皇帝如果不参与,那么大明的朝堂就会很快陷入瘫痪,这件事儿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人事任免工作。
芝麻小官和地方官员倒也无所谓了,因为地方长官是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的,压根用不着皇帝参与,但京官就有所不同了。
北京城里的官员们,无论就任,调任,升职还是免职,都需要皇帝亲自确认。
现在万历在紫禁城里玩消失,京师的人事工作没撑几天,就开始陷入瘫痪。
怎么个瘫痪法呢?大概是“人滞于官、官曹空虚”,即官员们的任免工作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该升官的升不了官,该退休的退不了休,该免职的也免不了职,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只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干瞪眼。
这种情况持续到万历四十七年,即公元1619年时,朝堂上的人事工作可以说是彻底崩溃了。
中央九部中只有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工部和刑部的工作,只能靠户部长官兼职。
以上部门,还算是好的,毕竟就算没有长官,但还是有人在的。
而兵部,吏部,礼部只有公章,根本无人管理,都察院和大理寺更牛,不仅没人去上班,连办事儿的公章都弄丢了。

(李廷机)
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李廷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场的。
李廷机,字尔长,福建泉州人,万历十一年榜眼出身,即全国第二名。
按理说,李廷机当年的考试成绩其实是全国第一,他理应是状元,但他摊上了性格十分古怪的首辅申时行,申时行拿过考生名单一看,看来看去越看李廷机越不顺眼,结果直接就把他的状元成绩给取消了。
但好在,李廷机同志是一个十分乐观开明的人,他没有因为自己的状元帽子被抢走了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反而虚心地前往地方工作,为百姓们干了很多好事儿。
他曾经在浙江地区负责会试,选贤举才,为国家提供了一批十分优秀的人才。
后来因为工作干得好,被调回京师任礼部尚书,他又十分关爱下属,动不动就自己掏钱给礼部的员工们发福利。
平时没事儿上街溜达,但凡碰到乞丐,他就大把大把地给钱,十分慷慨。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十分之低的,李廷机虽然是礼部尚书,但每个月的俸禄只有六十石左右,对素来爱当大善人的他来说根本不够用。
钱不够用也就算了,李廷机爱施舍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导致京师里的乞丐们每天都跑到李廷机家门口蹲点,只要李廷机一出门,纷纷围过来要钱,李廷机没办法,工资不够施舍,他就卖房子卖地周济穷人。
后来有人统计李廷机退休之后的资产,算来算去只算出十几两银子,堂堂朝廷二品大员,混了一辈子居然只剩下这么点钱,不得不说,和光腚的海瑞海大人有得一拼。
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李廷机由于在礼部工作业绩十分优异,终于被调入内阁中任职,但不进内阁不知道,一进内阁吓一跳,他翻阅京师任职的官员名册,一看直接傻眼了。
中央九部的全部官员加起来,只有三十一个人。
这意味着,大家长久以来,其实都是在超负荷的工作,一个人当十个人用。
大家忙活各自的工作就已经精疲力尽,实在无暇他顾,但政事是不等人的,成百上千的折子从地方源源不断地送上来,皇帝不看,只能大批的滞留在内阁里。
李廷机虽然在内阁任职,但他并没有替皇帝批阅奏折的权力,所以就算是他有替皇帝排忧解难的心,也只能每天望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干瞪眼。

(内阁)
百姓们的问题送到官府,得不到解决,导致民怨沸腾。
地方部门的折子送到中央,还是得不到解决,地方官员们对朝廷也很有怨言。
京师的官员们屡屡上疏没有回应,更是气急败坏,对皇帝旷工和内阁办事不力十分愤怒。
大臣们一来骂万历皇帝消极怠工,二来骂内阁的阁臣们酒囊饭袋,面对这种情况不能拿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
万历皇帝厚脸皮,对大臣们近似辱骂的进谏已经无所谓了,但李廷机却觉得十分冤枉。
不是我酒囊饭袋,而是我根本找不到皇帝在哪儿,找不到皇帝,我怎么解决问题?
找不到皇帝的不止李廷机一人,大臣们的怨气,怒气无处发泄,内阁就成了替罪羊,什么难听的话全都指向内阁,这让李廷机十分受不了。
朝臣们的谩骂终日不绝,李廷机实在顶不住,于是决定,辞职不干,回家养老。
但他知道按万历的效率,处理自己的辞呈必然得折腾上个三五个月,于是他决定,把在京师的府邸卖掉,换成银两周济穷人,自己则搬到了一座破庙中居住,以表示自己辞职的决心。
一份辞呈交上去,没有回应,那就写五份,五份辞呈没有回应,那就写十份,十份辞呈没有回应,那就写二十份。
以此类推,我们的李廷机同志可怜巴巴地在破庙里一住就是五年,写了整整一百二十三份辞呈,却仍然没有得到皇帝一言半语的回应。

(破庙)
辞职没辞了也就算了,老百姓一看朝廷里的大官身体力行,居然搬到了破庙里来居住,纷纷称赞,结果“庙祝阁老”的美名不胫而走。
大家口口相传,认为李廷机这样的大臣是个清官,好官,而这样的官员咱们一定要拥戴他,让他一直做官,做到退休为止。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李廷机终于崩溃了。
于是,一件在大明王朝历史上前无来者,后无古人的事情发生了——李廷机自己把自己给解雇了。
他顶着擅离职守的罪名,在没有得到皇帝准许的情况下,丢官弃爵,连夜跑回了福建老家。
李廷机就这样在福建老家安度了四年晚年,直到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才去世。
但更加神奇的是,万历皇帝并未追究李廷机玩忽职守,不告而别的罪过,反而还追谥了“文节”的头衔。
李廷机死了,大明王朝却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官员们开始变得没有耐心,纷纷开始带薪混日子,大明江河日下,死气沉沉,谁也不知道帝国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和结局。
至于万历皇帝本人,就更没什么好说的。
他日复一日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睡觉,本着“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生活态度,等待着一个,又一个的黑夜和黎明。(来源:历史其实挺有趣)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水煮历史
水煮百年(www.shz100.com):打捞麻辣鲜活的历史细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