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22日介绍,今年,广西南宁、柳州、桂林3市纳入国家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今年3市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已获得专项借款额度803亿元。接下来,广西将继续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
广西改造城中村,改变脏乱差现状
今年,南宁、柳州、桂林3市的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在5年内可形成一千亿元的直接投资,将有效地改变城中村脏乱差现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督促指导有关城市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效应,推动城中村改造各项工作提速增效。
南宁市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城中村试点城市,今年共实施8个项目,涉及5个城区(开发区),共征拆房屋建筑面积1760万平方米,征收土地1.88万亩,改造总户数3.74万户,惠及人口10.6万人。
这8个项目位于沿江沿湖沿地铁线或紧邻高校公园,区位优势明显,片区内人口聚集度高,周边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资源较完善。截至目前,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79亿元,完成签约房屋6976户222.54万平方米,征地4440.88亩,安置房开工建设5938套,提取专项借款114亿元。今年6月,南宁市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举办的全国培训班上作了经验发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
资料图:林洁琪 摄
确保城中村改造不动则已,动则必快,动则必成
改造城中村首先是要具备改造条件。包括要具备经济条件,能够实现资金平衡,确保不增加政府新的负债;要具备法制条件,土地性质要清晰,房屋权属要明确,征收制度要健全。要具备社会条件,就是城市人民政府要与城中村居民达成广泛共识。
其次是做好保障。包括制度保障,要明确征收标准和程序,明确违法违章建筑的认定标准和处置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村民权益和安置保障,要充分保障好村民的知情权,改造方案、征收补偿方案、征拆过渡方案等都要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产业搬迁保障,要对城中村现有产业进行有序疏解,妥善做好转移。
还要高标准打造,包括要改善居住环境。统筹完善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并做好社会治理工作,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既要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生态景观,也要促进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让居民生活改善、历史文脉传承协同共进,留得住乡愁记忆。要推动可持续发展。将“眼前账”和“长远账”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多主体参与城中村改造,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确保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就业的保障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稳定发展,实现可持续运营。要做好项目策划。项目包装更加注重产业导入和培育孵化,将居住、产业、商业等多元素融入项目中,丰富项目组成,避免出现大量住宅空置,防止出现新的城中村。
图为“口袋公园”为民众提供休闲去处。陈冠言 摄
广西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还收购了存量商品住房
2023年,国家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是具体实施的第一年。广西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440套,截至7月底,已开工2958套。同时,根据国家最新政策,我区启动了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目前全区各市正在开展房源征集和收购洽谈等具体工作。
广西住建厅指导各市抓紧研究出台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为项目建设以及后续的分配、入住、回购提供要素支持。目前全区各地都在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未来,广西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上要摸清需求。组织全区各地做好工薪收入等群体住房需求摸底调查,特别是深入摸清在乡镇工作的教师、医生、护士、民警等群体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建立轮候库,将符合条件的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根据初步的摸底情况,全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求在10万套以上。
此外,根据各地实际,将满足“户型合适、价格合适、位置合适”要求的房源纳入储备库,并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各地积极争取国家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加快推进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确保尽快形成实物供给,目前南宁、桂林、玉林、百色、贺州等城市推进较快。
广西住建厅还要引导各地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优先选址在地铁站等公共交通便利区域,并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做好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