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沪明情深,三明不会忘记①

政务   2024-11-05 07:01   福建  

在重工业基地、小三线建设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上海人民对三明进行了无私援助。他们不仅是物资与技术的分享,更不辞辛苦、坚韧实干地建设三明,很大一部分就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从韶华到白首,把异乡变故乡,书写了两地人民携手共进的历史篇章。


三明纺织厂迁厂投产大会,作为规模最大的上海迁明“小三线”企业之一,该厂迁入员工及家属近3000人,设备行李等总运输量超过5000吨(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在三明,不经意间就能听到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穿行于三明市区,鲜明的上海元素也随处可见。沪明新村、沪明路、沪明小学、沪明幼儿园……三明和上海,两地跨越千里,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殊感情。

三钢1958工业记忆馆书写沪明情缘的展区(杨为春 摄)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10万大军支援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上海人民积极响应号召,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们不远千里而来,用最好的年华和青春热血奉献这片红色热土。1959~1962年期间,上海先后部署动迁食品、服装、建筑、小五金等10几家企业至三明落地投产;1964年之后,在福建“小三线”建设期间,上海又继续向三明搬迁了永昌五金厂、立丰染织厂、泰昌胶合板厂、国营上海第26纺织印染厂等企业。在沪闽两地的共同推动下,这些迁明企业迅速投产,为弥补三明重工业基地企业门类不足的短板、解决民用工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完善三明工业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沪入明的沪厂职工,视建设三明为己任,为三明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沪明两地在国家战略调整大背景。

支援三明的上海建设者合影(邓友华 供图)


长笛一声:跨越千里的山海援助

上海作为工业强市,在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初期就积极支持。三钢建设期间,上海抽调技术骨干,为三明建设重工业基地提供技术、人员、设备支援——三钢筹备处有上海钢铁厂员工的身影;众多生产设备也来自上海;上海钢铁一厂与二厂更是派遣了48名技术工人,涵盖炼钢、炼铁、化验等多个关键工种,他们不仅带来先进技术和经验,还通过“以工带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本地学徒,为三钢后续发展储备了人才;三明钢铁厂76无缝管轧机由上海钢管厂负责技术包干……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三钢还组织了大批技术工人前往上海接受培训,上海方面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三钢的顺利投产和持续技术革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明纺织厂旧貌(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三明城市建设,在初期就有建设“带形城市”的美好设想,沙溪河西岸是重点厂矿工业区,列东是行政中心、生活区和轻纺工业区,城关是轻工业区和生活区。尽管彼时城市规划已初具雏形,列西工业区布局也已清晰可见,但在列东与城关区域,轻纺工业的具体厂矿落位尚待明确。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只有重工业而缺了轻工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也正是当时省委、市委十分关心的问题。

昔日纺织厂的生产车间(陈丰宁 摄)

1959年夏天,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来三明视察,他对福建的经济建设十分关心,三明市委书记张维兹在向他汇报时请求上海市能支援一批轻纺工业到三明来。陈丕显说:三明的重工业已基本定型,轻工业还需要发展,可以从上海搬迁一些中小型轻工业来三明配套。当时在场的省委书记叶飞也十分赞同。因为当时上海正有支援内地经济建设的任务,支援三明建设,正好符合中央精神。1960年1月12日,中央批复福建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同意将三明人民公社改为三明市建制,仍直属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领导。7月9日,经省人民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研究同意,将上海市公私合营的一些轻工业厂迁到三明,争取在1960年底完成迁厂安置工作。这样,上海第一批迁到三明的三星糖果厂、中国金属制品厂、奇美内衣厂、永久制鞋厂、长宁印刷厂、傅振兴五金厂等几个厂和协隆玻璃厂部分骨干就在1960~1961年先后迁到了三明。

1963年,三明市食品厂妇女节留念(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三明市金属制品厂团支部合影(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中国金属制品厂1956年在上海公私合营时的合影(何建雄 供图)

长笛一声,车轮滚动 ,数以万计的上海子弟,跟随列车向南飞奔入明,由此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沪企迁明:“上海的工人阶级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来到三明后,他们没有现成的厂房和住房,要自己动手搭建厂房、安装设备,还要开荒种地,满足职工和家属的生活需要。这种情况,与上海的生产、生活条件相比,真有天壤之别。然而,迁厂来的上海职工,积极响应号召,没有向困难低头,艰苦创业,为三明的建设出力。

由上海迁明企业——三明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原三明市政府办公大楼(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政策规定,上海对迁明企业采用整体搬迁,人员随厂迁移的支援方式,并对在沪事宜进行统筹管理;三明负责项目在本地的一切工作,如勘察厂址、安置迁入职工及家属等。

三星糖果厂是从上海迁三明的第一家企业。它的迁厂历程是众多上海企业在三明艰苦创业的缩影。

三明食品厂的前身是上海三星糖果厂。上海三星糖果厂创办于1932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咖啡茶和各种糖果的老牌食品厂,拳头产品鹅牌咖啡茶闻名全国。1960年3月,上海三星糖果厂整体搬迁到三明更名为三明食品厂,填补了三明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的空白,为三明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市区东新二路(邢保兴 摄)

据当时的建设者回忆:当时三明没有几幢像样房子,道路不平,路灯不明,四周山上杂草丛生,根本不像一座城市,完全就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大工地,虽然建设者们在来之前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但三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困难,要比原来想象的大得多。

食品厂建设工地(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上海天差地别,对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食品厂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候水泉动员一家三代7口随厂全部迁入三明,厂长李孝彬同志也积极表态,全家5口人一起随厂迁往三明落户,由于领导干部和党团员起了带头表率作用,全厂100多名职工也纷纷报名一起随厂迁往三明落户。

来三明时,大家在列东(现高岩小区范围内)的主厂房基建还没有全部完工,职工宿舍、食堂等更没有建好。只好在城关暂借一幢两层的简易楼房安家,有的房间连门窗都来不及安装。

物资供应也没跟上。当时正值国家处在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因此大家的物质供应标准也相应降低了。在上海时,工人每月粮食定量是50斤,到三明后降为34斤;食油也从每月12两降到了4两;鱼肉供应少了很多,蔬菜的品种也不多。所以,职工食堂伙食很难办好,天天吃空心菜。粮食定量少,吃不饱,肚里又没有什么油水,职工们天天感到肚子饿。

面对种种困难,上海建设者们没有退缩,而是发扬上海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培养了一支能吃苦、会创业、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良的职工队伍。从全面投产到1961年年底,三明食品厂共完成工业产值400多万元,向国家上缴利润100多万元,相当于三明市投资迁厂费用60万元的1.64倍,也就是说,仅用了1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赚回来1个半多的食品厂。

1961年,职工在三明食品厂大楼前合影(陈伟明 供图)

此后,三明食品厂每年向国家上缴的利润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是三明市市属工厂中的税利大户,并成为福建省食品生产重点企业。

三标厂员工(前身为三明金属制品厂)探讨生产技术(邓友华 供图)

开拓创新:充分发扬上海工匠的钻研精神


当脚跟坚实地立于新的土地,那些从上海迁移至明的工业企业,犹如破土而出的新苗,开始蓬勃生长。它们充分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稳步向前,助力三明工业迎来蓬勃发展,为本地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明玻璃厂员工们不懈努力、探索突破的事迹,是上海建设者们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的鲜活写照。

《三明报》报道三明玻璃厂艰苦创业的事迹(邓友华 供图)

三明玻璃厂刚开始时市场开拓并不顺利。在四处走访调研过程中,大家发现周边玻璃制品市场趋于饱和,唯独药用盐水瓶各省都十分紧缺。药用盐水瓶质量要求高,既要耐酸,又要耐碱,还要耐低温、高压,生产操作技术很复杂。新中国成立前盐水瓶从国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大明玻璃厂生产,但合格率很低。这个产品许多玻璃企业都在试制,但没有成功,而对刚刚初创的三明玻璃厂来说,困难更大。技术上,从来没有生产过;配方上,资料不全;设备上,不配套,更没有化验仪器;原料上,省内的质量较差,省外进货运输周转成本高;燃料上问题更大,制作盐水瓶炉温要求高,一般要用大筒块煤,而当时的三明只有煤泥。但多数职工表示:我们就要以革命干劲和科学精神来克服困难,我们厂小志气高,心齐力量大,山沟里也要飞出凤凰来!说什么也要为全厂、全省争争气!

玻璃厂职工们就是用这股志气和劲头,与困难一个个地展开了搏斗,技术不懂,就反复学习练兵;原料不足,就设法找代用品——没有进口硼砂,就用土硼砂代替,没有碳酸钙,就用石灰粉代替,没有湖南长石粉,就用南平长石粉。燃料上,没有块煤,就用40%的普通精煤渗60%煤泥,反复试验了好几次,终于把炉温烧到1480℃以上;配方资料不全,就用三结合的办法,反复研究;没有化验设备,就用8个坩墙分别进行高硼、中硼、低硼、无硼4种配方试验……

为了制成高级药用盐水瓶,许多职工废寝忘食,日夜战斗。当时春节在即,职工纷纷表示,不试制成功,不请假回家。正是因为这样的刻苦顽强,实干、苦干,终于试制成功高级药用盐水瓶,实现了福建零的突破。玻璃厂从盐水瓶试制成功到逐步打开销路,时间短,见效快,迅速拥有了市场,也一举走在了行业前列。

食品厂的产品创新,也生动展现了上海建设者们开拓进取、无畏困难精神。

食品厂员工在讨论生产技术(邓友华 供图)

在建厂初期,食品厂面临的首要困难是许多原材料缺乏。过去在上海各种配料都有协作厂配套供应,但在三明只能靠自己生产。如饴糖,是生产糖果的主要配料,三明没有供应来源。为此,食品厂经过对配方的多次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试制出优质的饴糖,为糖果生产提供了保障。生产用水也成问题,当时三明水厂的供水管道还没有通过列东大桥过河,所以无法给食品厂供应自来水,为此食品厂专门成立了供水组,从山上用毛竹管一根接一根地把水源引到厂区的蓄水池里,供全厂生产和生活用水。1960年8月初,三明食品厂全面开工投入生产,陆续生产出鹅牌咖啡茶、大白兔奶糖等30多个品种的糖果、饼干供应市场。

1958年11月,三明商业系统副食品组(火箭组)获红旗表彰(三明市档案馆馆藏)

糖果车间的工人们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糖果的品种不断增加,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饼干车间的工人们不仅生产普通饼干,还开发了苏打饼干、面包、奶油蛋糕、乳儿糕、中秋月饼等新品种。三年困难时期,饼干车间还大量生产糠饼,帮助三明人民渡过粮食紧张、食物短缺的难关。综合车间专门生产饴糖等配料,工人们动脑筋钻研技术,把饴糖生产后的下脚料糖糟,试制成价廉物美的鲜酱油供应市场,再把生产酱油后剩下的酱渣,加工变成养猪的饲料喂猪,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由于三明夏季长,天气炎热,食品厂专门成立了冷饮车间,经过工人们反复试验,终于生产出绿豆冰棒、果汁汽水、橘子粉等饮料,满足市场需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明食品厂职工在包装广式月饼(陈伟明 供图)

各个沪厂迁明企业职工们都忘我地投入生产,遇到困难大家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把企业越办越好。



往期链接:


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一声号角响起,千军万马奔赴①

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一声号角响起,千军万马奔赴②

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致敬1958,首批三明建设者

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三明“小三线”建设峥嵘历史①

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三明“小三线”建设峥嵘历史②

文明有福·三元往事 | 三明“小三线”建设峥嵘历史③

来源:《时代三明》杂志

作者:王书 邓友华

编辑:赖常熹  责   编:陈诗宇

监制:黄舒祥  总监制:庄万强

三元之窗
由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主办,关注三元之窗,掌握最新三元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