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千万工程”经验:新质农业提升油桃苹果价值,帮农民把钱赚

文摘   2024-11-14 22:26   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 宋昕倩

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新质农业正在帮着农民把钱赚、催生美好新生活。

汾河被誉为山西的“母亲河”,黄河则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万荣县恰巧位于这两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交汇之处。如今,这片肥沃的土地之上,万荣人以对土地绵延千年的深情厚意,种植出油桃、苹果等品质一流的水果,并依托《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之一的后土祠、李家大院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民生活节节高。

11月12日,“万里山河路”网络主题宣传集体采风活动走进万荣县庙前村、周王村、闫景村,探寻万荣乡村振兴的密码,以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沿线的城乡带来的新机会、新活力。

万荣县庙前村望河台位于汾河和黄河一号公路沿线,汾河也在这里汇入黄河。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图

这三座村庄的振兴发展故事,都与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密不可分。“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而万荣已经先行一步,近年来由表及里、分层实施“和美乡村”建设,目前已建设178个村,覆盖率86%,推动农村传统与现代共融、自然与人文共生。

庙前村、周王村、闫景村就是其中的代表,具体又各有特色:庙前村保护治理一体推进,绘就生态美的“青山绿水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周王村以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为突破,着力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闫景村凝聚多方合力,用小财政撬动大民生,以“小切口”推进“大美丽”。

正是这一个个村庄的努力,让万荣县展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庙前村:让村民吃“旅游饭”

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的庙前村,因后土祠而名。

后土祠坐落在史称“脽上”的汾河边高崖之上,可远眺黄河,记录着华夏儿女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9位皇帝曾24次亲临祭祀。”万荣县后土祠景区业务部负责人谢杰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国保文物后土祠被誉为“中华祖祠”“海内祠庙之冠”,《黑神话:悟空》的秋风楼便是后土祠最为高大壮观的建筑,汉武帝曾6次亲临此间祭祀后土,并留下千古绝唱《秋风辞》。

万荣县后土祠秋风楼是《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取景地之一。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后土是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之神,其源于先民对土地的崇拜和神化。谢杰介绍称,据传早在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就在此画地为坛亲祀后土,《史书》中记载,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尧舜二帝时期,专门任命了八个家族掌管后土祭祀事宜,夏商周三朝,帝王每年都会来此祭拜,到了汉文帝时期,在此建庙,汉武帝在这儿立祠,属于皇家祠庙。

“后土祠可以说是北京天地坛的前身。”谢杰说,明成祖时期在北京修建天地坛时,曾专门派人来万荣后土祠,取了一抔土作为天地坛的奠基土。

历代以来,这里的村民们绕祠而居,后土祠对于庙前村而言,不仅承载着村落的精神文化内核,也成为了古村落发展的动力源泉。

庙前村曾是靠河吃河的农业村,因紧邻河岸,地势低洼,一度成为安全隐患的聚集地,严重威胁村民的日常生活安全,还对后土祠景区的自然环境、文物的妥善保护以及湿地的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

后来,庙前村乘着万荣县全县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千万工程”的东风,全力配合实施后土祠周边环境整治,完成105户群众搬迁,配套建设文化长廊、休闲步道、村庄游园以及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便利商超、旅游酒店、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为农文旅融合要素配套打下坚实基础。

再后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从这里穿过,更是直接将游客“送”到了村口。

依托原有的基础,庙前村迅速抓住机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生产美的“黄河上河图”,以后土祠保护性开发为引领,举办后土文化节、黄河一号旅游路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特色文旅活动,全力做好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打造多家精品民宿,让村民吃“旅游饭”、走“旅游路”、发“旅游财”。

 庙前村建起以太空舱为主题的度假酒店。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这座位于两河交汇处的古村,已相继被评为山西省级旅游振兴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当下正努力绘就生态美、生活美、产业兴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的微缩切口。

万荣县荣和镇党委书记李永强向澎湃新闻透露,当前,庙前村从事农文旅行业的人数多达1800人,人均增收1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周王村:抓链条,帮着农民赚

周王村是远近闻名的鲜食油桃基地,也是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4000亩耕地中,有3200亩种植油桃。

如今的周王油桃分为早、中、晚熟三大系列,多达20多个品种,销售档期也从每年5月持续到9月,长达5个月。

2012年,孙克强来到周王村任村支书,据他回忆,当时,村里种植油桃的面积为1000亩,但村民们的销售渠道十分有限,主要依赖于在公路边设摊销售。这种方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导致村民们的收入极不稳定。

“得做点什么,改变这一局面”,这是孙克强当时心中的念头。他想到,若能建立一个集中的交易中心,就能有效地整合资源。

2012年,孙克强多方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又发动村民自筹30万元,投资建成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的交易简易棚。紧接着,在2020年,孙克强又争取县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对简易棚进行集中改造,建成了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日均交易量约100吨的荣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周王村的民宅围墙上画有该村的特产桃子,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不仅要在数量上占上风,还需在品种中脱颖而出。思则定,定则变。周王村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工作室、专家工作站、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一室一站一中心”,为桃果产业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等在列的4名专家,和6名来自当地的“土专家”,以及6名来自当地的“土专家”,共同成为了周王村油桃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和技术支撑力量,为油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问诊把脉”。

种种努力带来了显著成效,周王村打造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果园”100余亩,使得亩收益增长3倍以上。另一方面,周王村还注重产业链条的延伸,助力农民增收。据孙克强透露,村党支部牵头建成集市场收购、冷链储藏、快递物流于一体的桃果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近就业185名,帮着村民把钱赚。2023年,周王村集体经济收入增至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9863元。

闫景村:“小苹果”串联“大产业”

当目光转向位于高村乡的闫景村,种植主要对象变为了苹果。

闫景村是一个有着浓厚乡土文化氛围的村落,自清代以来,这里的商业就十分繁荣,有“小北京”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也是4A级景区李家大院所在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闫景村选择立足培育苹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成未来果园、科创基地、晟光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三新”果园1100亩,带动全村种植苹果3889亩,年产值6800余万元。

“这是瑞阳,果面呈鲜红色;这是瑞雪,果实黄绿色,绿色会偏重,阳面会略微泛红。”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能轻松分辨出未来果园内的水果的品种。他踏足农业领域已有15年之久。“我是半路出家,在专家与果农间当中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分辨了”,张鑫笑着说。

闫景村种植的苹果。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万荣县未来果园正位于闫景村,紧邻209 国道,是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重点工程。张鑫介绍,未来果园规划面积1000亩,目前已建成 450 亩,通过各个品类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点栽培,希望能突破现有果园产量瓶颈,破解水果产业发展难题,打造现代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特优果业示范园区。

“未来”二字体现在何处?张鑫介绍,未来果园安装了农情监测、农业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增设水肥一体化、土壤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雨雪传感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等设施,配套光纤、网线等,通过技术手段,主动管理的方式,相较于传统果园具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澎湃新闻了解到,在新品种种植上,未来果园引进苹果、梨、杏、猕猴桃、樱桃、葡萄、桃等 7 大品类 210 多个品种,希望能在这片试验田能选出适合万荣县种植的品种。而在新技术应用上,未来果园实行合作模式,选择与郑州果树所、山西农科院、西北农大、山东农大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既为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又让未来果园实现与先进技术的同频共振。

当前,“小苹果”还在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闫景村党支部书记李瑾称,依托李家大院景区,闫景村正积极探索“特优农业+乡村旅游”模式,推出果园观光、劳动教育、农事研学、水果采摘等农业旅游项目,以满足游客不同体验需求。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因其合院式、徽派、哥特式建筑风格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特色,被人熟知。据公开介绍,据介绍,明末年间,李氏先人迁居于此,后弃农经商,贩卖土布起家。鼎盛时,李家商号遍布西北、华北十余省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农而商、由商而工的跨越。其数代修建的大院,作为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成为研究晋南古民居建筑营造理念、民俗审美及清代至民国时期晋商乡土生活的实物例证。

当下,闫景村依托李家大院景区,正在延伸农文旅融合产业链条。李瑾称,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全村发展民宿、餐饮、晋商旅拍等业态73家,带动旅游从业人员150余人,人均年增收5万元左右。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600元。

闫景村的村民阅读室时尚又整洁,让人很难相信这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村庄的公共设施。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今年6月13日,闫景村入选山西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澎湃新闻注意到,闫景村现目前已配备“i沃乡村”数字平台,村民们能够轻松通过小程序提交疑问与需求,而村委会则会根据这些留言及时作出回应与安排,一个“智慧”村庄的初步框架正在这里悄然构建。

乡村是中国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单元之一,在万荣,农业生产正逐步与先进技术实现融合,如此之下催生出的新型农业形态,正引领着乡村生活的变革,改变的是生产方式,而不变的是千年来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执着。

乡村是中国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单元之一,在万荣,农业生产正稳步迈向与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进程催生出了崭新的农业形态,而农耕民族千百年来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执着追求,却历久弥新,未曾改变。






责任编辑:原雅楠

北方局
澎湃新闻政务中心运营,关注京津冀一体化,服务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