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又出了个地产行业的新闻,减税。
说大,因为涉及到地产交易成本这块,给出了很大的政策力度。
说不大,是因为咱们从9月底跟踪下来,这样的力度不让人意外。
我在9月24号就提过地产的问题。
但是不少朋友还是提到:“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做地产这种夕阳行业”。
没错,地产在未来,随着人口问题更突出、购房者对买房子更理性,确实爆发力没了,整个行业也得收缩。
但不意味着我们的市场不需要地产公司。
而那个时候市场给到地产公司的估值是怎样的呢?
港股的民营龙头,经营和债务偿还能力都没问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不会倒闭),pb0.2几。
也就是说市值是账面价值的20%。
当然,懂财务的都知道,账面价值和你卖得出去、卖不出去那是2件事情。但至少这样的估值给了投资者很好的安全垫。
如果你相信最终地产行业还能剩下个谁,那这个投资的性价比就很高。
在9月底以来的这轮次中,地产是教科书一般的“困境反转”。
这就好比是回收废品的,一般人不会想着去买废品。但如果是价格够低呢,当然也有价值,否则回收废品也做不成一个产业。
如果价格特别特别低呢?
那就有大价值。
有人说困境反转,也没看见反转啊?
很多朋友理解反转,就是V字型,现实生活中除了很多人发帖子,观点V型反转,其他领域很难找到一下子就转弯的例子。
咱们开车掉头还知道要有个减速段,然后找个路口才能掉头呢,资本市场要想有“困境反转”,总要有个过程。
我们现在所处在的位置,是政策的实质拐点。
对地产行业有跟踪的朋友应该知道,过去1~2年地产行业的政策,很类似于“挤牙膏”。
这种效果并不好,我在其他平台上写,挤牙膏会导致购房者进一步期待更多的政策,反而强化了观望态度。
9月开始的这个轮次,我们明显看到了政策的力度和速度的提速。
这个和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在更大的尺度下政策加码,作为经济核心问题的地产当然就更是这样了。
如果是做地产的,政策转向到落地当然需要时间,钱不可能今天开会明天到账,但股票投资人可不需要时间,立刻就可以基于预期做判断。
所以也能看到,第一轮政策的拐点行情来到的时候,并不是谁业绩好谁涨得多。
而是那些确实马上要倒闭,但是看政策,很有可能就活下来的——更好。
要么就是直接受益,问题能直接解决的——更好。
投资是一个“预期——预期证实/证伪——再预期”的过程,困境翻转要到第二波的时候,才是真正因为政策,业绩回暖的企业表现更好。
也有朋友对地产行业是悲观的,感觉信心不足,政策作用不会明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预测,不相信这个逻辑也正常。
我个人则是把这件事情拆成2阶段去考虑。
第一个阶段,就是限购、贷款比例、利率、税收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加码,而且效果不好的话,根据目前的大形势,还会“加量”。
这个阶段老老实实做估值反弹、情绪修复就好。
第二个阶段,当然我也会去看是否行业和选择的公司真正走出来。
走出来,那就看继续进行下一步预测;走不出来,逻辑证伪,那就收手。
相比于第一个阶段的“要信早信”,第二个阶段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现在说起来为时过早,不过我认为商业地产做得好、运营和产品力做得好,更有机会。
房子建出来,他们自己员工都不愿意买,都觉得品质差的,大的行业趋势向下,基本没戏。
未来的地产,更像是制造业+服务业,金融属性会下降很多。
同样的水泥砖头沙子,你做的东西耐用、好用、成本能压低,就是优势;
同样的房子,你管就比别人管多用15年,老化得慢,就是优势。
在日本考察的经验是,好的管理公司,好的开发商,都能做几十年的生意。
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地产高峰都早就过了,但地产行业并没有消失,只是行业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地产的困境反转,和最近这段时间吵吵闹闹的重组、概念不一样,是一个有一定时间延展性的逻辑。
虽然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总说科技,科技的内部也有玩概念、也有真的景气度之分,所以科技的问题还能一概而论。玩儿概念的要熄火,而拥有长期概念的,还会继续。
之所以科技被玩儿概念,也确实因为相比地产——想象空间确实大。
上周开会,很多朋友说有点失望——咋没提消费啊??
相比科技和地产,消费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仔细想想也能知道,消费解决起来,是一个个具体消费者的个人资产负债表修复、信心回升,难度和复杂度都更高。
有限的时间,加班加点出政策,还是地产和科技这种更优先。
不过,消费总要解决,毕竟在特朗普上台后,外部环境变得复杂,就更需要消费内生性的动力来充当引擎。
相比之前涨的比较多的板块,消费本身涨幅也有限。
如果你也是喜欢埋伏的投资风格,消费这个领域埋伏,很有性价比。
至于你说是白酒、猪肉、牛奶啥的,有时间的话就找政策最可能支持的,或者之前比较惨,改善空间比较大的。
没时间的话,挑几个顺眼的也可以。
做这种政策、信息逻辑,打雷的时候在就可以了,没必要非找到那根下来的避雷针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