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暑假到了,宝爸宝妈们目测又开启了孩子的“视力保卫战”,对电视、手机“严加管控”。
但是孩子大了,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也不现实,听说屏幕越大对眼睛越好,更不容易近视,那么灵机一动把电视换成投影仪会不会更好?
答案是,可以,但没必要。且看——
投影仪未必比电视更护眼
投影仪“屏幕大”外加“看得爽”,做到这点比电视更具性价比,使它成为年轻家庭的新宠。
但是如若冲着“护眼”这一点就急哄哄要让家里的电视“下线”,就大可不必了。
很多家长对投影仪自带滤镜,觉得比起电视,它对眼睛更温和,理由无非是:
1. 不会产生直射光,光线更柔和,对眼睛刺激小;
2. 投影仪限制蓝光,对眼睛伤害更小;
3. 屏幕尺寸大,比起看小屏幕眼睛更放松。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看第一点,光线问题
从理论上讲,投影仪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看电视时,光线直射眼睛的,而当我们观看投影仪投射在幕布上的影像时,光线是经过漫反射后进入眼睛的,这使得入眼的光线强度相对较低。这样的设计理论上可以降低视疲劳的风险。
就好比眼睛直盯着太阳,和盯着海面上的日光的区别一样,反射的光线会让眼睛更舒适一些。
但是这一理论上优势在实际应用中被削弱了。市场上的许多投影仪已经能够提供与电视屏幕相媲美的色彩饱和度和光线强度,这意味着“非直射光”的优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而对于那些色彩饱和度、光线强度不太高的投影仪,基本得拉上窗帘、关上灯观看才看得清晰。昏暗的环境下看东西也有可能增加视疲劳,而如果室内光线很充足,想看清幕布上的字和影像其实也蛮费眼。
很多投影仪都是关灯太暗,开灯没法看
再说第二点,“蓝光”问题
我们在上一期的科普也说得比较清楚,在日常生活中蓝光很常见,儿童青少年不需要“谈蓝光色变”。
大部分场景的蓝光不至于伤眼睛,而且特意消除蓝光的电子屏幕往往显示也会产生色差,反而影响视觉效果。仅仅因为担心蓝光伤害而更换电视为投影仪是没有必要的。
最后第三点,屏幕大小问题
投影仪大屏幕的优势更多是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让我们能更好融入影像世界,带来家庭影院般的享受。
但是无论是电视还是投影仪,只追求大屏幕是不够的,想减小对眼睛的伤害,关键是这两个因素——
使用电子屏幕
控制好时间和距离才不伤眼
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距离越远越好。如果很小的屏幕或字体强行拉远,反而容易觉得疲劳适得其反。所以,建议远距离使用清晰大屏,同时保证周围环境光线明亮。
根据国际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的建议,人要坐在屏幕至少填满视野 30° 的距离处,即人眼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至少是屏幕对角线长度乘以 1.6 倍,才能让大多数人观看起来感到舒服,眼睛放松。
良好的观看体验与观看角度相关
填满视野20°和30°的区别
比如,投影仪投屏在 85 寸,观看距离需要 3.52 米,100 寸需要在 4.2 米,才会让眼睛感觉放松舒适。
这种屏幕尺寸,对家里客厅的长度要求可不低呢,可以对照一下自家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
数据来源:https://www.rtings.com/tv/reviews/by-size/size-to-distance-relationship
所以并不是屏幕投得大,护眼就稳了,关键是看距离,这个距离其实是我们客厅长度决定的,这也是我们选择电视、投影仪尺寸的一个参照指标。
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时间。大量研究发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少,是后天环境中和近视相关性比较高的因素。
多看1分钟,眼睛就多负荷1分钟,最好观看20分钟就需要看远放松眼睛。百说不厌的“20-20-20”原则,请家长和孩子们烂熟于心。
总的来说,不必为了追求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把电视换成投影仪。如果是喜欢投影仪带来的沉浸式观感,也可以购买。
家里有孩子,最好选择不用关灯看的投影仪,注意关注仪器流明数、分辨率、使用距离,保证用眼的环境不要昏暗、要明亮。